漫步繁华的台北西门町步行街,各种巨幅电影广告映入眼帘:《阿凡达》、《2012》、《暮光之城》……欧美大片广告让人目不暇接,路边不断出现奥黛丽·赫本、阿童木主题的涂鸦,唯独不见台湾电影的踪迹。随意走进一家电影院,排片表上也找不到一部台湾电影。从去年9月赴台至今年1月离台,笔者在台湾半年时间,最后只看了一部《阿凡达》,这让专程来寻觅台湾电影的我十分失望。台湾电影曾有过20年的“黄金时代”。金门的陈小姐说:“早期也是有很多好电影,像我爸妈年轻的那个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电影也是非常红的,像《梁祝》就超级红。可是后来外国电影越来越多地进入台湾之后,本土的电影圈就逐渐萎缩了,因为场面、资金实在很难比得上好莱坞。”的确,上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台湾电影市场基本被好莱坞占领,台湾电影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境况中,台湾电影人对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各种尝试都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常常挂在台湾导演嘴边的话就是:“拍电影无法维持生存。”如今《海角七号》的热度已经散去,《艋舺》、《一页台北》的出现又带来了新的希望,台湾电影又将何去何从? 台湾人为什么不看台湾电影 和台湾人聊天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谈起电视剧来头头是道的人很多,问起台湾电影,他们却会说:“其实我很少看台湾电影。”为什么不看台湾电影?笔者询问了几位台湾观众,他们各自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台北的王先生说:“台湾电影比较像电视连续剧,大部分都拍得很不精致,所以我不太喜欢看。”陈小姐说:“大部分台湾电影我都不会特别想要看。拍摄的手法还有题材我都不喜欢。感觉台湾很多电影都拍得太艺术化了,要不然就是实验性比较强,让人看不懂。步调慢慢的,色调灰灰的,内容很意识形态化,一般民众比较难接受吧。台湾电影不卖座,所以一些导演干脆就拍小投资的电影,可是这样一来,进戏院看的人就更少了。”台南的林先生为台湾电影总结了三大症结:“第一,沉闷,喜欢拍得好像很深沉、很有艺术性,内心独白戏特多,却因为失去了节奏感,让观众觉得无聊;第二,没有像香港那样健全的电影氛围,所以,拍片资金来源总是不够,往往只能靠相关机构补贴,但补助金是看票房决定补多少,一开始拍片就没花大钱,自然吸引不到观众;再说电影事业不能老是靠相关机构补贴,要有企业愿意多投资才是;第三,对小说原著任意改编、拼贴,不但少了真实感,也让观众觉得乱搞、不庄重。” 2008年,《海角七号》大获成功,成为台湾60年来最卖座的本土电影,一时间台湾社会甚至出现了“没看《海角七号》,社会压力好大!”的流行语,各大网络论坛上也充斥着《海角七号》的讨论帖。台湾观众对这部电影普遍认可。陈小姐说:“我觉得《海角七号》真的在商业方面还蛮成功的。其实一开始这部影片还是靠年轻人之间私下口头介绍,大家觉得很难得看到这么好看的本土电影,是股‘清流’,所以都会跟朋友推荐,后来才变成在台面上大红特红。”台南的林先生说:“《海角七号》因为节奏感快,没有冷场,又有剧情,还与台湾殖民史结合,带给观众看电影最重要的心情释放,无论是喜是悲都没关系,只要有感觉、不是无聊,就是成功。” “后海角时代”的台湾电影 《海角七号》后,台湾电影掀起了一股热潮,出现了《不能没有你》、《脸》、《囧男孩》、《一页台北》、《艋舺》等佳作,但并没有形成气候。王先生说:“《海角七号》之后台湾电影也没有振兴,大环境上正在拍片的人还是太少了。”我在台湾近半年的时间里也亲身感受到台湾电影的萧条。虽然《海角七号》的拍摄地垦丁依然游人如织,一度因此而热销的小米酒“马拉桑”却已风光不再。《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台湾主流媒体上也几乎看不见台湾电影的新闻。 尽管如此,台湾电影人近年来受到《海角七号》启发,还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陈小姐说:“电影人想如何拍出一些能够向外人展示台湾特色的电影,这个方向应该是不错的。”《海角七号》也让台湾电影渐渐开始懂得了包装与营销。过去台湾电影的宣传是比较低调的,也并不刻意打造明星阵营。去年朱延平导演的《刺陵》则邀请了林志玲、周杰伦等大牌明星出演,上映前在各大电视台大力宣传。今年年初上映的《艋舺》也加强了宣传攻势,人们可以在各大百货公司以及电视、广播中得到它的相关讯息。台北的赖小姐说:“市场营销对于电影来说本来就很重要啊!现在当局又发了很多奖金、辅导金支持台湾电影,台湾还有一些‘环境体’,比如诚品书店、博物馆,为新锐导演提供各种条件。” 《海角七号》也引发了观众的思考。许多人发现原来台湾电影不只有艺术片路线。电影是应该坚持原有的小众、文艺路线呢,还是大步向高票房迈进?台湾电影能否走出一条既卖座又叫好的阳关大道?台湾很多明星都是靠电视剧走红的,以偶像剧和乡土剧为大宗,红了以后,广告、代言才会多,所以很多演员都是以这两类剧为主。演电影对于明星来说有时是吃力不讨好的,就像是理想与现实的战斗,因此专演电影的明星不多。电影要卖座,其实就是要大众化、走通俗路线,也要靠明星包装和市场营销。台中的陈小姐说:“我觉得台湾民众其实也比较没有看本土电影的习惯,看美国的比较多。《海角七号》以后,就是《艋舺》这种观看族群较广的、有明星号召力的电影,似乎比较容易在台湾卖钱。” 两岸共赢电影未来不是梦 近年来内地的商业片发展较快,在台期间,笔者常常看到各大影院的排片表上有各种大陆影片。去年台北华语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大陆与香港合拍电影占了一大半,《赤壁(下)》高居榜首,《叶问》、《白银帝国》、《风声》、《梅兰芳》、《新宿事件》纷纷上榜。大陆电影市场蒸蒸日上,无疑擦亮了台湾电影工作者的眼睛。在两岸“三通”之后,大陆的电影制作又多了一个资源。如今,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合作的电影已经成为一股强劲有力的潮流。近期即将上映的电影《龙凤店》便是一个典型,导演钟澍佳来自香港,主演徐熙媛和任贤齐来自台湾,大陆的霍思燕、黄晓明、周立波、潘长江等都参加了演出,拍摄地点选在浙江横店。钟澍佳谈起他的选角经历,毫不犹豫地说:“都是中国人嘛!管他是大陆还是香港或台湾人,只要能演好电影就是我要的好演员。” 大陆的电影市场对于台湾电影人有巨大的吸引力,许多台湾影星常年在大陆拍戏,台湾导演也纷纷表示出与大陆合作拍电影的强烈意愿。台湾电影人提起大陆电影往往带着一种羡慕之情,两岸合作电影也成为了他们的迫切需求。台湾导演侯孝贤、焦雄屏、钮承泽等都曾公开表示过这种意愿。台北市民王先生说:“电影光在台湾发展是赚不到钱的。大陆的市场太大了,人才都流向大陆了。” 我们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如何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如何风靡大江南北。在台湾,看大陆电影也很容易。除了影院之外,网络也是电影传播的重要工具。金门的陈小姐说:“其实在台湾已经常常看得到大陆的电影了。再说两岸影视的交流,还有更厉害的PPS呢!” 6月29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给两岸电影的未来又增添了亮色。台南的林先生说:“ECFA可以让台湾电影进入大陆,比过去当然要好,以后大陆观众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台湾电影了。今后大陆电影剧组若要来台湾拍片也方便多了,对台湾电影也是一大利好。”台北的庄先生说:“两岸电影交流在拍摄地点和人才资源上会有更多选择,市场也会有改变。我觉得只要是平等、互惠,对大家都是不错的。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08月16日第07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