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解放大西南》是电视剧《解放》的下篇。由王朝柱独立编剧和由王朝柱参与编剧的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为主的重大题材电视剧,从《长征》到《延安颂》《八路军》再到《解放》,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形成了一道特别引人的风景线。现在,《解放大西南》的播出又给它画上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句号。 《解放大西南》和《解放》一样,都具有在宏大的民族命运感和英雄叙事中揭示历史本质的真正史诗品格。在历史精神的开掘上,如果说《解放》是通过全景式再现解放战争前三年的历史进程,真实反映从中原突围到粉碎蒋介石重点进攻、从进军大别山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形象而又雄辩地揭示出谁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和愿望、谁代表了历史前进的要求谁就能赢得历史赢得胜利,历史前进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那么,《解放大西南》则通过进军西南的全景式再现,通过对解放军“声北击东”到“大迂回和大包围”、从解放贵阳解放重庆到川西决战和滇南战役西昌战役的精彩呈现,在继续彰显这一共同精神主旨的同时,又意味深长地揭示出当一个政党一个政权腐朽到了遭受广大人民普遍唾弃的时候,它走向败亡的历史加速度就会超过人们的想象,没有人能挽救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该剧在历史文化上的一个新贡献。 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历史上的重要事变往往会出现两次,但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在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两次全局争夺中的四川乃至大西南的争夺和决战就是如此:三国时期刘备图川,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死后诸葛亮建设西南,并六出歧山争夺中原,虽然蜀国最后被司马氏所灭,但他们毕竟成就了一番彪炳史册的伟业,连最后的失败也有着指向崇高的悲剧色彩。而一千七百年后蒋介石的四川决战则是另一回事。本来他在1946年发动全面内战,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把战争强加到全国人民头上,宁沪杭战役失败后他又妄图在四川进行“大陆最后的决战”,并幻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重新夺回全国政权,但是不到两个月,他在西南的90万大军就灰飞烟灭,那一个比一个更快的望风而逃式的大溃败,简直就像一场滑稽剧!电视剧《解放大西南》非常真实而又精彩地再现在刘邓大军和贺龙、陈赓大军的军事进攻及强大政治攻势下,蒋介石的军队如何闻风丧胆、兵败如山倒,包括蒋介石亲手创建的第一军抵抗不到两天就投降,在卢汉、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王缵绪、罗广文、陈克非、裴昌会、李振、杨汉烈、赵子立等重要将领纷纷宣布率部起义后,蒋氏在大陆的两位主将宋希濂在逃命中被俘、胡宗南最后只身登机仓惶逃台,全剧这类剧情发展越到后来越带有某种喜剧意味。看完全剧,关于政党兴亡政权兴亡的历史思考久久盘旋在观众的脑海之中,人们会由此联想到很多很多。 了解历史又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电视剧《解放大西南》的引人情节中间还有一个更加耐人寻味的历史发现:就是决战大西南中人民解放军最后追歼胡宗南兵团和宋希濂兵团的进军路线,竟然与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几乎就是同一条路线!所不同之处在于,当时的走向是由南向北,那么这次是由北向南;当时是蒋介石大军追击工农红军,这次是人民解放军追歼蒋介石军队;当时是以工农红军胜利突围北上抗日为结局,这次是以蒋介石军队完全被全歼作为结局。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中国历史格局却翻了一个身。此时此情,我不由得想起了赫拉克利特的话:“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又想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的,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太多了,优秀重大题材电视剧就是知兴替的一面镜子。 因为大量的历史内容是第一次在影视剧中披露,《解放大西南》有着很强的揭秘性,叙事更加流畅,故事也更加引人。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卢奇饰演邓小平、张再新饰演刘伯承,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马晓伟饰演蒋介石,在揭示人物内心变化的深入和流畅方面又做出了新的努力,超越了在《解放》中的表演,可喜可贺。 原载:《文艺报》10年12月24日第八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