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医者仁心》:难得的现实主义追求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戴清 参加讨论

    电视剧《医者仁心》在2010年末贺岁的喧嚣声中悄然登场。然而,它最终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真正的震撼,这是由创作者直面生活的真诚思考所引发的。这部作品所提供的健康、纯粹的艺术观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艺术作用于人心的力量从来都无法依赖铺天盖地的宣传,更不可能经由视听感官的冲击就可改变文化贫血症的内在虚弱。
    新世纪以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明显存在“私人重、公共轻”的倾向,即表现爱情婚姻等私生活领域的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兴盛一时,而表现公共领域重大社会事件活动的电视剧却分量较轻。《医者仁心》的出现,对此令人堪忧的创作现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纠偏。该剧在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作品所达到的精神思索的高度上都有着重要的标杆意义。当下中国,正值改革的深化与攻坚阶段,教育改革、医疗改革、房地产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尤以看病难、看病贵对普通百姓生活生命的影响最大,关注它、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直面社会症结的真诚和勇气,更需要现实主义的艺术把握与精神灼照。同时,该剧通过表现医生群体所折射出的对当代知识分子心灵的开掘与追问都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意义。从以上两方面看,该剧作为现实主义的精品力作是当之无愧的。
    《医者仁心》塑造了钟立行、江一丹、武明训、严如意、丁院长、丁海、罗雪樱等一批熠熠生辉的医生形象。他们的年龄阅历不同,生活中各有各的难题。如老一辈的医疗处长严如意是院长前妻,却因脾气大、性格强势而与丈夫分手离异,这一外表强悍、内心脆弱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不幸身患绝症却勇于承担责任、总是宽容待人的丁院长——仁华医院的老当家人形象也十分丰满。他坐在轮椅上向全院医生所说的一番话披肝沥胆、直击人的心底,“我们是医患关系中懂的一方,懂的就要包容不懂的……无论你多高的地位,多么知名,最终都要平等地面对死亡。看透了生死的人生,还有什么名利不能放下,还有什么得失非得计较……”这既是一个濒死的老领导的肺腑之言,更是一个医者、仁者关于职业意识、生命责任与终极关怀的深沉思考。
    心脏外科主任钟立行是医者仁心精神的集中体现。他高超的医术、坦荡的胸襟、对正义和理想的坚守都让这个知识分子形象带有太多的思想与审美启示。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知识分子为人际关系、利益冲突而不胜烦恼、扭曲自身,他坦言“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就会有很多小动作、小心眼”,“但不能你的事业就是事业,别人的事业就全是阴谋”。正是这样一种洒脱、超越的意识让他能够包容嫉妒心、功名心极强的王冬。但是,这个宽容的好大夫却决不是敷衍苟且的老好人。他深知不讲原则,全无是非,最终造就的决不是一个宽容的氛围,而是一个黑白不分的泥潭。剧中护士长刘敏的悲剧其实正是这种黑白不分的环境所引发的人性堕落。
    钟立行可以不计较王冬侵占自己的成果,但却不能原谅武明训、严如意对王冬(后出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姑息包庇,虽然前者看起来是对他个人利益的直接损害,而后者似乎事不关己,完全可以高高挂起。当下社会尽管道德滑坡,但人们对损人利己的行为总是具备起码的判断力,也会有更强的抵制力与分辨力;但对于那些以集体之名作出的违背公平、正义的事情却往往缺乏挑战多数的勇气。正像剧中表现的,当钟立行把医院管理混乱的事实向调查组坦诚相告时,锐意改革、惜才爱才的武明训院长却咆哮起来:“你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医院该怎么办?你这是在出卖我……我真是看错你了”。由此,全剧的矛盾设置就根本突破了囿限于伦理道德层面的善恶二元对立,而走向对体制症结的反思,走向对群体利益和正义原则交锋的深刻拷问。这已触及了当下体制的深层症结,也是作品现实主义追求的重要体现。
    正面表现医生职业生活的创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短篇电视剧《希波克拉底誓言》,其中对医生精神追求和现实抉择的表现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其后在《永不放弃》《爱在生死边缘》《急救生活》《无限生机》中不断表现着医生的救死扶伤与人间大爱。然而,停留在简单伦理判断的认识层次让这类创作始终无法超越流行情节剧的精神蕴涵。同时,不难发现,医疗题材电视剧还常常把这种善恶对比引向极致,使医疗剧自然地演变为涉案剧,比如《罪证》(1999)就竭力塑造了一位犯罪的名医——为了掩盖丈夫私生活丑闻、为了保护自己家庭的名誉而不惜杀人;较近的《柳叶刀》(2009)也在好医生、坏大夫、谋杀、情杀中纠缠不已。这些带有太强刑侦、悬疑色彩的电视剧在把医院变为犯罪现场、把医生犯罪变为叙事动力的同时,也遗憾地丧失了正面表现医生职业生活、真诚面对医患关系的现实主义关怀。从这个角度看,《医者仁心》在精神内涵的追求上是扎实而深厚的,它从根本上突破了以伦理化的艺术表达代替深刻的体制反思与人性追问的创作症结,更超越了回避社会问题、简化生活矛盾的创作窠臼。
    近年来的电视荧屏上,活跃着市民、农民、家庭主妇、警察、谍报人员、战争英雄等各类人物形象,但惟独缺少鲜活有力的知识分子形象。新世纪之初的《书香门第》这部本来给人以极大期待、理应推出知识分子群像的作品,却因创作者回避社会现实,把两代“书香门第”的世事变迁演绎成了一个三角乃至四角“乱”爱的平庸故事。荧屏上知识分子形象的缺位、失真与现实主义追求的疲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精神状况总是与文化传统、时代政治紧密纠结着。《医者仁心》的出现,特别是它的现实主义追求,它对兼具职业精神与理想情怀的知识分子群像的有力塑造,都昭示了当代荧屏艺术克服以上创作症结、富于创新的勇气与追求。
    原载:《文艺报》2011年01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