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帧”与“格”的秘密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每秒24格”、“一个静态帧画面”……在电影视听艺术广泛普及的今天,我们常常能听到上述说法。然而,究竟什么是格,什么是帧?
    尽管在电影史学界存在争论,但是大部分观点认为,电影是西方的舶来品。英文中表示格(或者帧)只有一个单词:frame。因此,“格”与“帧”的含义是相同的,都用来表示电影或电视每秒种播放了多少幅画面。
    1895年,在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出黑白影片《火车进站》后,电影艺术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将画面连续播放,利用残留在人脑中的视觉影像,使连续的画面看似动起来以达到“欺骗”人眼的效果,这就是电影的原理。卓别林的黑白电影播放速度为16画格每秒,比电影的正常播放速度更快,这也是卓别林的电影看起来节奏较快、同时演员动作仿佛机器快放一般搞笑的秘密所在。
    电影的放映是将画面投射到整个银幕上,电视的播放则是扫描。由于电影胶片与电视的记录方式不同,因此电视每秒获得的图像数量与电影并不完全相同。电视扫描也有不同的制式,常见的分为N制与PAL制两种。N制的频率为每秒30帧,而PAL制的频率为每秒25帧。我国采用PAL制制式,这也是我们常听人说电视每秒25帧的原因。
    动画作为电影的一部分,其播放原理与电影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每格画面都是由制作人员绘制得来——3D技术出现后,每格画面已经可以由计算机渲染出来了。尽管如此,动画的制作周期普遍比电影要长。这也是动画相较于电影更加需要完备的工业化体系以及制作工艺更为复杂的原因。
    原载:《文艺报》2011年01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