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由2011年贺岁片引发的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张冠宇 参加讨论

    回望2011年贺岁档放映的中国电影,在好莱坞大片缺席的情况下,票房收入已从上年的全面失守中杀出重围。由此折射出中国电影在本土化、多样化、商业化,原创性、技术性及导演个性品质彰显等方面,都有较明显提升。中国贺岁大片似乎第一次以如此强势阵容呈现在观众面前。
    面对这份成绩单,固然有理由让人陶醉,但若以作为中国电影合适标本的贺岁大片进行剖析,却无法掩盖中国电影存在的趋向性问题,也无法遮蔽人们对中国电影现状的认识。
    人文关怀孱弱 现实题材缺失
    无论世界还是中国,举凡电影史上留名的佳品,大都是体现人文关怀、反映现实主体精神的力作。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电影就是将文学通过现代声像的技术手段高度戏剧化了的“人学”,所不同的是,电影是一种更为感官化、直觉化、大众化的艺术,因而更须考虑“以人为本”的使命和引导受众的责任。因为电影的特性已经规定了电影的使命:不能脱离人文关怀;应当注重连接现实。然而,综观相继登场的《大笑江湖》《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新少林寺》和《武林外传》等大片,总括中国电影现状,恰恰表现出人文关怀的孱弱和现实题材的缺失:
    《大笑江湖》和《武林外传》,无异于胡编乱造,剪辑混乱,风格杂陈,笑料俗套的乱炖;《赵氏孤儿》在导演颇为纠结的人性化另类解读的“二元”思维指导下,使剧本产生了先天缺欠,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有悖于历史的逻辑;《让子弹飞》充满荒诞与狂野,其影响、力度、票房、个性化气质虽都令人刮目相看,但为了“站着也能把钱挣了”,粗野的台词、血腥的场面、恶俗的搞笑,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新少林寺》借助一对噬杀成性的军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推演“魔可成佛”的“教义”。这看上去很美,实际却是对人性的无厘头演绎及对佛家慈悲精神的妄断与亵渎;《非诚勿扰2》倒算是目前“编”技较好的一部影片,借助冯小刚于插科打诨中融入的别样智慧,王朔在嬉笑怒骂时挥洒的另类深刻,形象反映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人们的心理变化,还调制出了适于大众品尝的电影口感。但该片虽然在心理与精神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存于心底的普遍情绪,却也非现实主体生活和主流精神的表达。
    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文学状况相类似,作为承载道德和教化作用的电影,已经从以往的宏大叙事逐渐转变为碎片化的解构主义,谢晋“模式”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和审美理念的被全面剔除,不仅没有使创作理念更加扎实、更趋完善,反而致使一些编导演热衷于闭门造车、脱离现实的努力,甚至更乐于从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来分拆和重构主题。
    当然不能要求所有的电影工作者都倾力于现实题材,但作为整体的无意识,某种倾向就会立现端倪。横看,好莱坞大片几乎无一例外地传递着美国精神和人文价值观,就连《阿凡达》这样技术性极强的电影也始终自觉执守奉行,而在全球瞩目的奥斯卡评奖中,最终却输于直接关注现实的《拆弹部队》;纵望我国上世纪30年代有左翼精神,40年代有抗战情怀,50年代有社会主义建设精神,60年代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70年代有革命英雄主义及红色情怀,80年代有改革开放豪情,90年代后也不乏人文精神对现实的观照。然而过了新千年,当我们在经济上逐渐走向强国地位时,精神对现实的观照反倒出现空档,而戏说历史、拆解经典、嘲笑崇高、讥讽道德、放弃责任、恶俗搞笑的片子却屡见不鲜。应当看到,每一次电影的放映,都是一次观念的输出,都关乎社会道德意识的确认,国民素质的培养,主流价值观的提升,甚至是国家文化安全与美学工程的构建。如果文艺工作者缺乏“文以载道”、“寓教于乐”的自觉,又怎能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并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实现电影强国之梦呢?
    放眼近些年的电影市场,像《唐山大地震》体现对人的心灵及生存际遇关怀与关注的电影凤毛麟角,像《建国大业》再现历史的主旋律片子亦屈指可数,而全面取宠或曲意奉迎的山寨文化流行,戏说、谐仿、恶搞乃至低俗闹剧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由于“娱乐至上”、“搞笑有理”的导演理念盛行,因此产生了票房“好看”却未必精神“看好”的怪现象。这既是编导者追求票房媚俗逐利产生的结果,也是社会心理需求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征兆。
    鉴此,如何引领社会走向昌明,引导人们向往文明,确应成为艺术家肩负的社会担当,而决非空话。正如鲁迅所说:文艺家不是“大众的戏子”,而是“引路的先觉”,“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与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因此,只有面向神性,才更有人性,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艺术家假如丧失“精神向上,人性向善,艺术向美”的自觉与自律,在面临道德感、价值观剧烈冲击之际进退失据,以至推拒现实,逃避责任,承担不起对社会、对时代的反思,那将是可悲的。只有避免庸俗化、空心化以及单纯“技术化”倾向,中国电影才能捡拾回应有的尊重与信誉,并能真正扩大可持续的市场需求。
    景观崇拜过甚 明星用度透支
    由于缺乏讲好故事的过硬本领,又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因而肆意铺陈视听景观,几乎成为导演的不二选择。反思2011贺岁档影片,不难发现两个共同卖点,一是制造景观视听,一是过度使用明星。
    一方面,无论电影本身,还是贴片广告,都刻意追求所谓的影像奇观,于是,银幕上光怪陆离,影院中沉雷滚滚,很有“春晚”那些扯着脖子赚掌声的小品味道,但由于缺乏格调和情怀,历史与人物往往降格为道具,思想与内涵变成悬空之物,视听便沦为纯粹的“空心化”消费。
    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票房,高额投入,致使明星大腕使用透支。此况略加清点,便可一目了然:2011贺岁档大片中居然出现了3个葛优,2个刘德华,2个黄晓明,2个范冰冰,2个姚晨以及2个廖凡的“扎堆”局面。
    选用演技好,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既讨巧又保险,但这也真实地折射出中国电影界竞争白热化、人才断档的尴尬局面。这样过度消费明星,又怎能避免中国电影的同质化和观众的审美疲劳。
    我们并不否认中国电影正面临票房为王、技术狂欢的时代,但张艺谋虽然也热衷铺陈景观,却敢于推星的做法未必不值得借鉴,如果仅以明星多寡,景观大小,炒作强弱来衡量一部电影的优劣,这对中国电影来说未必是好事。
    以票房称雄 取宠意在逐利
    从流行文化占据消费主导地位的社会现实看,我们当然不能以远离大众审美需求,放弃文化的消费市场为代价来构建小众艺术的宫殿,也不能为某些编导的孤芳自赏寻找借口,但是,即便我们承认电影具有商品属性,也决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商品,因为电影的终极评判标准首先是艺术,是文化,是情怀,然后才是商品,所以我们才应将坚守艺术品位,提升精神理念作为中国电影的美学品格。
    如果电影人既不脚踏实地,也不仰望天空,而把商业利润作为自觉追求,片子拍得越来越缺乏格调,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这样只能导致出现电影票房暂时攀升,信誉和口碑却不断下滑的悖论。仔细分析2011贺岁档的票房收入,有多少出自观众真正的喜爱?有多少只图看个热闹与究竟?有多少源于仅作饭后谈资?
    回望2011贺岁片,票房收入虽略高一筹,但是论口碑,论诚意,论信誉,有些是差强人意,乏善可陈;即便论票房,在好看的成绩单下面,恐怕也是“几家欢乐多家愁”。例如由于资金所限造成的宣传不到位,排不上档期的那些中小成本电影,不是被无情地“淹没”,就是可怜到只能配当“枯叶”,造成电影资源的极大浪费;若论及利润,50余部影片争抢贺岁档饕餮盛宴的结果必定是僧多粥少,盘满钵满者已然屈指可数,所获利润怕也难与地产业或高价拍卖的单件艺术品匹敌;若论观影人数,倘被高票价一除,有哪部能堪比《周恩来》(在2元票价的年代,创造了2.7亿元的票房),《少林寺》(在票价以“毛”计数的时代,票房过亿),虽然时代不同了,但相比之下存在的差距,还是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贺岁档期间出现的“挪票房”事件则有力地说明:盛行“票房GDP主义”只能催生电影圈里的浮躁心态。
    鉴此,冲破“全民皆票房”的迷宫,一方面,要求电影人在打造艺术精品的诚意上须持守自觉、自律意识;需要观众练就雾里看花的本领;另一方面,则须建立起独立于电影发行商的有真知灼见的评论队伍,引导大众在大片之外,观赏那些确有艺术水准、艺术品质和口碑的佳片。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培育相对稳定的观众群,调动惟恐血本无归院线的积极性,也更有利于我国电影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软肋在剧本 原创仍乏力
    纵观中国电影的质量与品相,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好剧本问题和如何讲好故事的问题,事实证明:那种只强调“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的说法是片面的,有害无益的。
    正如编剧王兴东所说:“剧作家掌握着电影产业的第一把钥匙,剧本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是电影的根,是源,是本。虽然我们知道,导演是重要的,演员是主要的,投资是必要的,发行是需要的,但是,编剧是首要的。”
    原创性写作,是作家感受生活、呈现生命力的本源体现,是他们体味现实、表达生存意愿、传递精神状态的手段。而电影,除了要具有文学性、社会性、哲学性、娱乐性以外,还要担负对观众心灵的抚慰、灵魂的净化、精神的皈依之责任。因此,影片制作者应首先重视剧本,打磨好剧本,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改造发挥。否则,缺少文化、缺少诚意、缺乏情怀、缺乏修为的导演,只能做“一锤子买卖”,也只能离大师之路越来越远。
    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的电影现状和观众的欣赏习惯而言,要紧的是编剧先写好故事,然后再由导演去讲好故事,有了准确的文化判断力和扎实的艺术底蕴,再去做3D或ND也不迟,或许,这才是对抗即将全面“兵临城下”好莱坞影片的明智之举。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2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