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国影视剧创作生产蓬勃发展,以2010年为例,电视剧产量逾1.4万集,电影故事片产量526部,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三。然而,透过产量的增长,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电视剧由于质量不过关,直接从“厂房”进入“库房”,电影方面,尽管2010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片达到17部,但是,包括部分大片在内,多数国产影片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符合市场需要、能够带给观众思想和审美启迪的精品还远远不够。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趋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科学引导影视剧创作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宏观政策战略性、方向性的引导,以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影视资源生产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外,同样需要微观实体创造性地解决市场和需求的匹配问题。 影视剧创作生产如何才能更好地得到受众的认可?实践证明,必须树立面向受众的精品导向。这里要落实几个层面的引导:第一层面是导向引导,是面向受众,而不是迎合受众。导向正确是影视剧的生命和灵魂,创作生产影视剧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但不能简单地为了满足而满足,必须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实现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第二个层面是创新引导,是着力创新,而不是同质滥制。一部真正“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影视精品,必然在题材、类型、结构、表达或者其他方面贡献了自己独特的东西。 影视剧创作生产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市场的价值?实践证明,必须打造面向市场的优质主体。影视剧是广电行业中市场化程度很高的领域,只有准确把握市场动向,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才能适销对路,赢得市场。目前,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虽然市场化程度高,但是产业集中度都比较低,多的是“小舢板”一般的作坊式公司,缺乏中国电影集团那样类似“航空母舰”、能够规模化生产的企业,特别是不少广电播出机构下属的影视制作机构,甚至还没有跨出最基础的第一步——建立合格的市场主体。合格的市场主体,首先必须面向市场,这里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主要面向内部市场转为面向外部市场,二是从过去主要面向区域市场转为面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只有在更大的市场中开拓创新,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循环。其次,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起清晰的产权结构、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合理的业务体系,形成能够与市场资源和资本市场有机对接的开放式、包容式平台,而不是“翻牌公司”。比如江苏电视台着力打造的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就是以影视内容创作生产为主业,面向大市场、跨领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如曾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除了制片人由江苏台派出外,其他包括编、导、演主创团队在内的各类要素,都是由旗下幸福蓝海集团从市场上有机整合而来,源于市场,最终引爆市场,该剧不仅获得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奖项,并成功销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幸福蓝海集团充分发挥了运作主体的题材把控能力、资源聚合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同时,必须引导影视剧创作生产与播映顺畅对接,让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实现产品价值的良性循环。对于广电机构下属的影视制作机构而言,在“制播分离”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制播互补”,通过内部市场化机制,打通制播平台,实现互相撬动,如去年江苏卫视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人活一张脸》,就是由旗下影视集团创作生产的。《人活一张脸》、《养父》这两部分别由台内外制作机构定制生产的电视剧, 因为艺术地表达了爱、责任和追求幸福的主题,所以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表现,《人活一张脸》成为2009年省级卫视收视第一剧,《养父》自播出以后一直是今年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冠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文化精品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最终应该由人民群众来评判”。面向受众、面向市场、面向平台,本质上都是面向人民群众。实践证明,通过树立面向受众的精品导向、打造面向市场的优质主体,从而创作生产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正是中国影视文化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03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