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试释形成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性文化的生态地理环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傅查川鸿 参加讨论

    新疆文化是多民族文化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对流交叉而逐渐形成的灿烂多姿的一种区域性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流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这一文化体系的外部形态以及这种形态的内在机制的认识,仍没有最后解决。只有怀着科学的态度和情怀,进一步探讨这些人文性的学术问题,才能更好地阐释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使得其有所发展。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在于新疆各民族独特的生态环境,这就是不同于中原的新疆所特有的地理气候因素、经济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形成了了新疆各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形成了新疆各民族特殊的价值观,形成了新疆各民族特殊的社会心态。
    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而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影响尤为重要。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地理环境的独特性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的决定性因素。按照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文化形态首先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而作为社会人的性格与行为,又是受文化形态的影响的。因此,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首先必须从西域各少数民族所处的独特地理形态和存在空间中寻求答案。
    以整个中华文化为背景,对包括西域在内的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进行细致入微的比较研究,我们就可发现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这种文化发源于高山或沙漠、绿洲或大河。这从《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等汉文史籍的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北史·西域传》中这样写道:“乌孙国,居赤谷城,在龟兹西北,……其国数为蠕蠕所侵,西徒、葱岭山中。”可见西域较早的乌孙民族,主要生活在天山南北的游牧山区。在《后汉书·鲜卑传》中写道:“鲜卑者,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而后,部份匈奴、鲜卑族西徙西域而融入乌孙、康居族。新疆各民族的发源与发展,与高山大漠和迁徙居住物大河结下了不不解之缘,从阿勒泰到天山南北辽阔的大漠草原,几千年来一直是西域各民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先后活动在这一领域的古代民族有:塞种、大月氏、乌孙、康居、匈奴、鲜卑、柔然、铁勒、突厥、高车、蒙古、契丹等,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牧业文明。从一些遗留在山岩的岩画中,可以看到西域民族文化的发源,与高山大漠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有特质的文化创造。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根基是西域文化,西域各民族的生态空间,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的天山南北,有两条广阔狭长的荒漠草原绿洲地带,而这里或是风沙狂暴,或是烈日炎炎,终年气候干燥,冷暖多变。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西域人不得不退居到河流两岸和水草丰美的地带,寻求新的生存环境,因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的毅力与意志,以及无比强大的征服力,也奠定了西域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质,如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导致了生活方式的流动性,缺乏生产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造成生产力发展低下,由此产生的政治统治的松散和无秩序性,以及精神生活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状态。所以,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区域的生态空间和地理气候条件,长期以来造就了他们强烈的自强精神和突出的自我意识。
    从民族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是由于西域民族文化的价值趋向所决定的,因为各民族都具有张扬个性的心理,这明显地表现为对物质财富的攫取、对先进文明的攫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这就是由于物质、文明的极度缺乏而产生的对物质、对文明追求的强烈欲望。为了满足这种欲望,除去生产,就是依赖战争的掠夺。没有哪个文化区域能像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区域发生如此众多的民族战争,经受火与剑的洗礼,出现多次的种族大融和与裂变,消失与壮大,并不断问鼎中原。
    新疆特殊的生态环境、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是新疆少数民族精神、性格和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战争和商业的介入,新疆少数文化又与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对流交叉,造就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特殊的价值体系,界定了新疆多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归纳起来看,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各民族间的不断征战和大迁徙,不同部族的分裂、消失和融汇,以及中原文化的多向渗入,使新疆民族文化斑谰多彩,纷繁复杂。仅以元明以后在新疆民族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穆斯林文化而言,真正的伊斯兰教精神传入新疆,并成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主流时,已经随着中原文化的大举西入而融进了汉人儒家传统思想的因子。另外,随着历史的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的宗教观也在发展和变化,从萨满教到佛教,甚至到伊斯兰教,都有过接受。所以说,在新疆各民族的民俗中,仍有多教信仰的影响。
    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开放性
    由于生态环境所决定的以游牧为主的经济生活,由于实用的价值趋向所决定的不确定性经济方式,由于粗犷、豪爽、正直的民族性格,所决定的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心理因素,使得其它文化先进文化得以被新疆各民族所容纳。尤其是农业文化对游牧文化的不断冲击,促使新疆人正视先进文明,并随时选择适于自身发展的因子。
    三、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断续性
    由于游牧民族追逐水草,经常移动,居住不能稳定,对自然的斗争和生产的经验,很难进行总结,这就造成了游牧民族文化的断续性。或者说,由于历史发展的多变性、政治统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其跳跃性,与中原文化的差异较大。
    从当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恒常性发展来看,遗憾总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遗憾蕴含着生机,蕴含着变革,蕴含着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并差异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