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罗蒂在哲学史叙述中描述的“语言学转向”,正为其他学科以及公共领域中的“图像转向”自然承接。随着现代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感受和认知外部世界的媒介、方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以至虚拟影像等等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在这种文化中.形象、声音和景观有助于生产出日常生活的构架.它支配着闲暇时间,塑造着种种政治观点和社会行为.提供了人们构造自己身份的种种素材。”[1]相对于媒介文化无处不在的存在和无孔不入的渗透.传统印刷媒介所凭依的“语言逻各斯”中心地位遭到了消费社会中视觉文化媒介的排挤而逐渐边缘化。图像己经日益成为人们感受、认识生活的一种既定方式.甚至成为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构型。丹尼佛·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而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又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提供了新的范式与视野.文学作品的传播、流通、接受对视觉传媒具有极大的依赖性。本文试图在如前所述的视觉文化转型的理论背景下.探讨文学的载体由语言文本向图像转向从而在文学性方面体现的危机与变迁。 一、小说的影视改编 影视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是当前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是很早用“视觉文化”来进行电影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早年出版的《电影美学》中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近一百年以来.自从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媒介进入流通、消费的传播领域.文学便不失时机地搭上了这趟通向感官愉悦的直通车。莎士比亚、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等大家名著曾被广泛地搬上银幕.黑泽明、科波拉、斯皮尔伯格等人的经典作品都来自对原著的改编。就中国当代影坛来看.王朔、琼瑶、古龙、池莉、金庸、苏童、海岩等作家是被反复挖掘的影像资源。通过小说与电影、电视的捆绑式发行与营销从而在一夜之间暴得文坛大名与市场暴利.这己经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市场规则。对此海岩确认作家的创作在技术上会受到影视的影响,他说:“我们现在处于视觉的时代,而不是阅读的时代,看影视的人远远多于阅读的人,看影视的人再去阅读,其要求的阅读方式、阅读心理会被改造,对结构对人物对画而感会有要求,在影像时代,从事文本创作时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欣赏、接受的习惯变化,所以作家在描写方式上很自然会改变,这是由和人物和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时代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决定的。”[2]电影与小说在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等等方面可以互相借鉴,也出现了成功的范例,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出版了,但影响仅仅在学术圈,八十年代黄蜀芹把它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引起了轰动,大家这才去看小说,造就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名著”。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