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对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更愿意将这一命题看作是一个“表征”一个关于现实的“症候”.这样.就有可能拉开一段距离.思考这一命题同现实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把这一命题看作是一个“表征”.首先是因为它包含着足够的暧昧性。首先是“日常生活”这一概念.究竟指称的是谁的日常生活.怎样的日常生活.似乎并不清晰。己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一概念的暧昧性.并进行了有益的反思.这里不再赘述。①其次.“审美”这一概念同样也充满了暧昧性。“日常生活”怎么就“审美化”了?“审美化”的“日常生活”所指称的是何种生活状态?在我们对当代语境中的“审美”概念作出有效反思之前.我们根木就无法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的具体内涵。 因此.我的问题是:当代语境中“审美”概念具有怎样的内涵?它同传统的“审美”概念在何种程度上具有联系?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在当代语境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作一个理论上的迂回.看一看在西方传统思想中“审美”概念具有怎样的内涵。这里.我们试图以对康德的反思来回答这一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康德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更因为康德的思考确立了“审美”概念内涵的基本结构。 这里.我们不拟概述康德对美的四个契机的分析和对崇高、艺术的分析.而是着眼于我们的问题.探询康德思想中“审美”概念的内在结构。在我看来.这一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审美的感性层次。在美的分析一开始.康德就指出.“为了分辨某物是美的还是不美的.我们不是把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而是通过想像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而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 ①。审美明确地和人的感性快感联系在一起,这一快感具有自身的特性,既不同于感官的快适,也不同于对善的愉悦,而是既显示出人本身存在的某种特异的方式,也显示出审美本身所而对的独特的领域。因此,关注快感,关注感性,着眼于其普遍可传达性,为之寻找先验的原理,成了康德美学的基本理论旨趣。 其次,是审美的先验层次。审美判断虽然总是表现为单个判断,但又必须能够普遍传达,这就要求审美必须具有自己的先验原理,由此保证审美的普遍必然性。在康德对美的第四个契机的分析中,康德把这一先验基础归结为“共通感”,“而这种情感的这种普遍可传达性却是以一个共通感为前提的:那么这种共通感就将能够有理由被假定下来,就是说,既然如此,就无须立足于心理学的观察之上,而可以把这种共通感作为我们知识的普遍可传达性的必要条件来假定,这种普遍可传达性是在任何逻辑和任何并非怀疑论的认识原则中都必须预设的”②。这一先验性首先保证了审美的普遍传达性,使之能够以个体化的形式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特征,从而超越了中一个个体的主观感受,显现出某种人类共通性。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