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正在展开,争论集中在对消费性的大众审美文化的评价上。我认为.消费性的大众审美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具有大众性、民主性,适应了现代社会大众的消遣娱乐需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消费性和低俗性,可能消解人们的自我意识,从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在不同的时期,大众审美文化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有所变化。在现代性发生的初期,它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特别是它的消解前现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更为突出。在现代性成熟以后,更应该注意它的麻痹思想从而与现代主流意识形态合谋的方面。本雅明与阿多诺之间的争论,正是由于对消费性的大众审美文化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各有侧重的结果。而当前的争论,也有同样的原因。我认为,大众文化本身具有两面性,这是无可怀疑的。因此,与其争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是与非,不如换一个角度,即在注意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关注和开展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发挥审美娱乐功能,美化日常生活,使艺术渗透到人的感性之中,使世俗的日常生活更多一些快乐。、但是,这归根结底是审美为日常生活服务,在提升了感性生活的同时,也使审美降格,因为审美的超越性不可避免地被牺牲而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则发挥审美的批判功能,从超越性的高度对日常生活的世俗性、消费性给以批判,从而恢复人的自我意识,肯定人的神性、精神性、自由性这是审美现代性的两翼,不能片面地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谈到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必须先谈谈日常生活的哲学批判。自从现代社会确立以来,哲学就开始了现代性批判的工作)但是,一开始人们往往只注意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而忽略了对更基本的日常生活领域的批判。其实,正是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才是人们存在的根基,也是异化的根源。因此,现代哲学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开始了对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的批判,包括对意识形态和文化控制的批判。日常生活批判是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学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海德格尔等都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匈牙利的阿格妮丝·赫勒则专门致力于日常生活批判的哲学研究。她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它属于“自在的”类本质的对象化领域,而没有进人诸如科学、艺术、哲学等“自为的”类本质活动领域。日常生活领域划分为对象世界、习惯世界和语言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具有重复、规则性、符号系统、经济化、情景性等共同特征,受到如实用主义、可能性原则、模仿、类比、单一性事例的粗略处理等同质图式的支配,因而日常生活本身就具有抑制创造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的趋势,一种抵御改变的惰性。改变这种日常生活的异化,实现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必须改变日常生活的结构,其途径是通过自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在必要的时候终止日常生活的图式化,而进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从而使个人由自发向自由自觉飞升。①可以看出,阿格妮丝·赫勒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非自由自觉的自在的存在的领域,并站在自由自觉的自为存在的立场上来进行日常生活批判。这种日常生活的哲学批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奠定了基础,因为它们是站在同一高度来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的。不同的是,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不是理论的批判,而是对日常生活的直接超越,是以审美体验对日常生活体验的否定。因此,这种批判较之哲学批判更直接、更真切,它还原了一个非异化的自由生活,也还原了人的本真存在。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建立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开始了现代性的进程。现代性是一个“祛魅”的过程,而这就意味着世俗的此在取代了彼岸的超越,这在西方是“上帝死了”,在中国是“圣人死了”。这种脱神入俗或脱圣人俗的过程,既是历史的进步,拥有巨大的合理性;同时也是人的异化,产生了严重的生存困境、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世俗社会,一方面是理性的发展对人的压抑,产生了理性异化;另一方面是感性的膨胀对人的扭曲,产生了感性异化。在日常生活领域,主要是感性异化,后现代社会的感性异化更为严重,甚至取代理性异化成为异化的主要形式。日常生活领域的感性异化创造了一个散文化的世界,它不同于宗教时代或礼教时代的神圣世界,也不同于启蒙时代的英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世俗的幸福,服从快乐原则,投身于物质享乐和文化消费的浪潮。于是,身体性排挤了精神性,物质生活的富裕,造就了精神生活的贫乏。在这个时代中,苦难日渐减少,悲剧不复出现,而崇高也在消失,一切归于平庸。人们不再关心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前途,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津津有味地过着小日子。启蒙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消失了,变成了有知识的小市民—岗位知识分子,人类的良心失落,批判的声音消失。大众文化成为这种散文化生存的安慰剂,成为解决人的精神饥渴的快餐。这种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却掩藏着一种深刻的生存危机。这就是生存的意义失落,只为感觉而生活;人的神性、超越性失落,只剩下单一的世俗性、现实性,成为“单面的人”。总而言之,是人的本质异化,人的自由失落。这种现代生存的困境似乎是人的宿命,因为你无法脱离也无法反抗浩瀚无际的日常生活,从而也无法摆脱感性异化。但确乎如此吗?未必。如果生存只有现实的维度,那么我们无可选择,只有甘于命运的摆布。幸运的是,生存还有超越的维度,这源于人的自由追求。虽然人类沉迷于日常生活之中,但无论是物质的享乐还是大众文化的消费,都不能根本上满足人的精神自由要求,这种感性异化必然导致自我否定,产生了超越、批判日常生活的要求,于是就有哲学的反思、宗教的信仰和审美的超越。审美是一种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它虽然可以降格而与日常生活融合,成为大 众审美文化,形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但是它本质上是超越现实、批判现实的。于是,我们就拥有了超越日常生活的手段——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日常生活的审美批 判就是阿多诺所说的“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也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对现实的 “离去”和对“诗意地安居”的回归。展开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就是以平庸、世俗的日常生活为审美对象,发挥审美特别是艺术的超越性和批判功能,打破日常生活的虚假的合理性,揭示其无意义,从而恢复人的自我意识,在滚滚红尘中保留人的神性和自由品格。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借助大众审美文化实现的,而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则是借助精英审美文化实现的。精英审美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主要是通过现代“纯艺术”实现的,一方面,现代“纯艺术”没有与日常生活合流,没有认同市场原则和消费性而降低自己的审美品格,它保存着审美的自由性、超越性,因此能批判日常生活的异化。精英审美文化目前虽然受到大众审美文化的挤压,从主流文化中退出,但它不会消亡,只要有日常生活的异化存在,只要有人的自由要求存在,它就不会消亡。现代“纯艺术”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它创造了一个与日常生活疏离的世界,在这个自由的世界里,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被“陌生化”了,在审美的光照之下露出了异化的真相。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使人们能够重新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摆脱世俗的价值的桎梏,获得精神的解放。现代主义艺术就是对日常生活的异化的揭示和批判,像荒诞派戏剧展示了现实生存的荒谬、虚假和无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物质对人的挤压、希望的虚妄等等。中国虽然没有形成发达的现代社会,但是,日常生活的异化也日渐发展。在人们迷失于这种平庸的日常生活的时候,需要有人发出呐喊、敲响警钟,需要现代艺术的审美批判。这正是阿格妮丝·赫勒所说的“终止日常生活的图式化”的途径,以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也许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在现代性未获得充分发展的时候,展开对现代性的审美批判不合时宜、过于奢侈我以为不然因为审美不是现实的附庸,它要超越现实而维护人的自由。当前的市场经济和现代性发展,固然给人们带来f物质的实惠,但也付出了精神平庸化的代价消费性大众文化的流行,使人们成为低俗价值的俘虏。当我们看到青年一代沉迷于追星、电脑游戏,蹦迪、泡吧、时装秀时,在承认其某种合理性的同时,难道不感觉到缺少了什么吗?他们缺少了更高的精神追求,缺少了对生存的自我意识。这就需要审关的批判,这正是审美现代性对社会现代性的超越。这种批判带有超前性.它不否认“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某种合理性,同时也坚持对日常生活的异化的抵制。有一种论调认为,精英审美文化和纯艺术己经消亡,大众文化统治一切,因此不需要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其实,人们之所以需要审美批判,是因为平庸的日常生活不能给人以真正的幸福,人毕竟具有精神性,不满足于现实,即使吃饱穿暖、有玩有乐也难免空虚、无聊和苦恼,这是人的宿命。因此,在现代生存条件下,反而更需要纯艺术、需要精英审美文化,需要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展开了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如各种先锋派艺术对现实的冲击,还有“新写实”文学对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的否定性体验。这些现代艺术不认同日常生活,而是对抗、批判日常生活,在人类精神普遍陷落的灰暗世界中,闪耀着一线光明,保留了希望的火种。这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当极其珍惜、爱护。只不过这种批判的声音还比较弱小,它淹没在大众文化的喧嚣之中了。在大众文化膨胀的今天,我们不应当单纯地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喝彩,虽然它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是这毕竟已经由市场自发地完成了。作为学者,在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更应当大力提倡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在大众文化的挤压之下,给精英审美文化开拓一片空间,特别要发展现代主义艺术,不使其衰落、湮灭。 开展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要求美学思想的变革。传统的美学是肯定的美学、理性的美学。如康德、席勒、黑格尔等都把审美作为达到理性的手段、中介,而审美对现实的超越性、批判性被掩盖了。这种肯定的、理性的美学不适应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况,这表现为不适应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也表现为不适应日常生活审美批判的需要。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导致审美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要求承认审美的身体性和娱乐性。传统理性美学忽视了这一点,仅承认审美的精神性,因此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王德胜等人提出的“新的美学原则”正是注意到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趋势,强调了审美与感性生活的切合性,因而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新的美学原则”并非全部,审美并没有丧失自己的超越性、批判性。而传统的美学思想受到理性主义的局限,也掩蔽了审美对现实的批判性。现代美学扬弃了理性化的美学,把审美看作是超理性的生存和生存体验,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否定。中国当代美学正在向现代转型,突出其批判性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现代中国美学就可能成为指导日常生活审美批判的理论。 有一种观点认为,审美批判理论是外国资源,因此不能成为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之不妥当在于,审美批判是针对现代生存而发,而现代生存方式具有普世性,不独西方为然。中国目前已经开始确立现代性,现代社会的弊病已经显露,虽然没有发展到西方那样的程度,但性质是一样的。因此,开展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是有现实基础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美学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它的研究对象不再是纯艺术,而是大众文化;审美不再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了,而仅仅是一种时尚。如此,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不仅没有必要,简直是逆潮流而动。这种观点之不妥当在于,在现代条件卜,纯艺术没有消亡,而且有发展的空间,大众文化不能取代它。还有,在现代条件下,审美的超越品格也没有丧失,没有沦为时尚,它仍然具有精神的内涵。这一点,前面已经作了说明。因此,美学没有沦为时尚之学,日常生活辩护之学,而仍然是自由之学、超越之学。 注释: ①参阅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原载:《文艺争鸣》2005年0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