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爱情电影,集体爱无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邵岭 参加讨论
情人节档期之后,《隐婚男女》、《单身男女》登陆清明档,在一些影院逗留至今尚未下线;《最爱》、《肩上蝶》、《不再让你孤单》日前又先后发布预告片,有望在五月上映。算上去年秋天开始陆续上映的《庐山恋2010》、《爱出色》、《跟我的前妻谈恋爱》、《爱情维修站》、《将爱情进行到底》等,曾经淡出国内电影市场的爱情电影,正在前赴后继地重新回归大银幕。
    但是,如果你看过早年的《马路天使》及后来的《庐山恋》,《小街》,《小花》,又或者难忘《新不了情》,《秋天的童话》,《甜蜜蜜》,再或者寄情于《罗马假日》,《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甚至,上面这些你全都没有看过,只是因为空气中都是情侣的味道而想与一场爱情不期而遇,那恐怕会对最近这一批国产爱情电影失望。这些以爱情之名高调登场的电影,却被不少观众评价为“看完之后让人非常不想谈恋爱”。爱情成了一个符号,闪烁在漂亮的演员、华丽的布景和炫目的摄影之后,沦为市场热门标签的附属和陪衬。而总体上惨淡的票房,也成为观众对于没有“爱情”的爱情电影的最好回应。
    爱情电影,似乎正在集体步入“爱无力”。
    《叶问》导演叶伟信执导的新《倩女幽魂》上映,网上立刻口水滔天。相比于旧版用一个人鬼争斗的老套故事讲述了一场冲破一切的爱情悲剧,新版更像是借着爱情喜剧的热潮给观众来了次猛鬼乐园般的视觉刺激。
    爱情一向是人类艺术最古老的主题之一,如今的中国导演也总是奉行着戏不够,爱来凑的准则,把爱情变成了屡试不爽的胡椒面,可以在任何类型的戏里占据一席之地。。即使是全是男人的战争片,也要生生安排一些“长发的点缀”,弄出些三角恋,敌我恋的戏码来“丰满”一下剧情。国产电影似乎越来越拿不出像样的爱情片来了。曾几何时,即使是如《柳堡的故事》、《刘三姐》这样带着那么多时代元素的老电影,我们依然会因此而憧憬爱情。相反当今天电影里的爱情已经沦为喜剧,惊悚,玄幻等市场热门类型片的附属和点缀,那些所谓的爱情电影也越来越缺少让人感动的力量,因为我们不断地在被与爱情无关的媚俗打断着。
    口碑欠缺,票房惨淡——国产爱情面临的尴尬境地让电影人开始深刻地检讨:缺导演?缺演员?缺剧本?缺投资?但他们不愿说明的是,真正该怪罪的或许就是这个资本为王,短线收益的浮躁的文化市场?还是浮躁于其中的某些中国电影人?
    关键词:俗套
    有人说《隐婚男女》不如改名叫《如何讨好女老板》
    曾经有位网友在评价美国电影《和萨莫的500天》时这样写道:这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从头到尾都没有太强烈的戏剧冲突,但这恰恰造就了影片非凡的亲和力。爱情是一种感觉,爱情电影想要拍好,就是要找对这种感觉,而不是仅仅流于程式。反观近期的国产爱情电影,恰恰是用程式化取代了对爱情本身的细腻刻画,难免陷入俗套,无法打动人心。
    在种种程式中,首当其冲的是三角恋——这似乎已经成为国产爱情电影制造冲突的一大法宝。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影评人毕成功如此归纳爱情电影的三种主要爱情模式:死磕到底的一对一恋爱,纠缠不清的三角恋和重新组合的四角恋。但眼下我们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却往往只有三角恋一种模式。新《倩女幽魂》上映后,网友们将其与张国荣版的《倩女幽魂》相对比,比较一致的评价就是“旧版是脱俗的浪漫,新版是烂俗的三角恋”。而对于由陈奕迅和刘若英主演的电影《隐婚男女》,有先前看过话剧版的网友恨恨地表示:“本来一直在期待这个台湾味儿或香港味儿的电影版,没想到除了崔民国、张静宜这两个名字,和隐婚这个主题还保留,整个一个面目全非。本来是一场甜蜜的误会,现在小三成了主角,不如改名叫《如何讨好女老板》或者《隐婚后我和女老板那点事》”。
    关键词:架空
    换个角度来看,对演员的依赖,实际上说明了对电影本身的信心不足。在急功近利的国产电影圈,爱情电影已然成为门槛最低的一个类别。当大导演们纷纷在上下五千年中埋头掘金,无法获得大笔投资的新导演只能用爱情片来练手;而急于圈钱的制作公司也没有耐心支持和等待好剧本的出现。当年岸西为创作《甜蜜蜜》剧本作了细致的准备,接触了很多从到香港的内地人,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才得以将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与时代变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一个爱情故事记录了香港的时代印记,也表现了外来移民的艰难生活。换到如今,怕是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耐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影公司企宣向记者抱怨:“我们每天都接到很多爱情剧本,真的是没新意,架空于现实生活,只是弄几个段子随便拼凑一下,我们想投资都没地方投。”
    其实,缺乏好的剧本和认真拍摄的心态,已经成为困扰整个国产电影界的难题;不动人的也不仅仅是爱情电影,只不过爱情电影对于“以情动人”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爱情电影的种种缺失,浓缩的是当前国产电影高速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正如一位电影公司负责人所言:中国电影正处于拐点,解决了温饱问题,却还没有进入创作繁荣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小成本影片的突破口,国产影片能否率先突围就更加令人期待。毕竟,对于很多仍然期待在大银幕上看到动人国产爱情故事的影迷来说,他们得到的回报不该是那部爱情电影的片名:独自等待。
    关键词:时尚
    人物设定脱离现实,一味追求精英化和时尚化,和观众有疏离感,是目前不少国产爱情电影的另一大通病。数一数近期几部爱情电影中的主人公:《庐山恋2010》,富二代;《爱出色》,时尚杂志编辑;《我的美女老板》,公司掌门人;《单身男女》,金融才俊和建筑天才……如此千篇一律除了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之外,更重要的是,任何一部爱情电影都必然是一种爱情观的展示,而当爱情成了一场有钱人才能玩的游戏,豪宅名车华服代替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所谓爱情故事,就像一座建在沙上的城市摇摇欲坠,更遑论在情感上引起观众共鸣了。有观众在看了《单身男女》之后发表感想:“电影结尾,吴彦祖送高圆圆的戒指比古天乐的大,难道是导演有意为之?钻石越大代表爱情越真?”“我怎么一点看不出来高圆圆对其中任何一个男人的爱呢?吴彦祖在她失意的时候给她鼓励支持,可转眼她就被古天乐勾搭走了,完全把人家忘在九霄云外。你到底有没有原则啊?房子车子再加点小浪漫就是爱情了吗?”
    对此,北京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提醒说:“不要一窝蜂,不要一看到剩女热就狂拍,看到时尚圈有受众就一股脑上。多用心才是硬道理。”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国产电影圈直接将爱情电影与时尚喜剧电影划上等号。自从一部《非常完美》以小成本创下过亿元票房之后,爱情+时尚+轻喜剧,就成为电影人眼中投资小、风险低、赢利大的商业电影类型。
    其实,这种认识本身并没有问题。纵观好莱坞,从《七年之痒》、《罗马假日》、《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诺丁山》到《假结婚》,爱情喜剧早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商业类型片。电影的造梦特征在这些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但这种梦幻感并非物质的炫耀——虽然也有对时尚生活方式的铺陈,重点却是刻画主人公追寻真爱的过程,满足了每个人心中对纯洁爱情的向往。相比之下,处于起步阶段的同类国产电影却是本末倒置,造的不是爱情的梦,而是金钱的梦。
    拿《时尚女魔头》和《爱出色》来作比较:同样是在时尚杂志社,同样有一个女上司和一个菜鸟编辑,但《时尚女魔头》中的安迪在经历了成功的诱惑和名人的追求所带来的迷失和彷徨之后,最终重新认识自己,回到了平凡却深爱她的男友身边,和爱人一起追寻真实的梦想。而在《爱出色》里,我们只看到画油画、办派对、送玫瑰、王老虎抢亲等泡妞必杀技接二连三地上演,没有爱情的婉转曲折,只有被华服美钻挑逗起的无穷欲望。
    关键词:类型
    有人总结过,爱情片发展至今,已基本固定为两个模式:一种是更加浪漫化、纯粹化,以单一的爱情故事贯穿全片,真挚感人,比如《情书》、《新不了情》、《星语星愿》等,将百转千回的爱与眷恋浓墨重彩;另一种则是与其他类型元素结合,在剧中人寻爱之旅的背后,是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家庭关系命题,比如《甜蜜蜜》和《秋天的童话》。当年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女人百分百》,也是契合了彼时美国的社会文化潮流:女性开始在职场受到重用,让很多习惯了管理者角色的男性愤愤不平。
    然而,当爱情电影被视为攫取票房的摇钱树时,便只剩下商业元素的堆砌,而全无生活的底蕴。有观众这样评价:从《爱情麻辣烫》到《爱情呼叫转移》再到后来的《非常完美》、《隐婚男女》,爱情电影涉及的元素越来越丰富,却越来越缺少打动人心的力量。有影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些电影人看来,作为商业片的爱情电影不需要生活底蕴,只需要对时尚的判别能力。因为相比于爱情,更吸引眼球的是时尚生活方式的展示:“比如观众看《杜拉拉升职记》,谁会关心里面的爱情故事?人们更多地是在看那些走马灯般的时尚品牌并因此而获得快感。”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目前的国内电影圈甚至有这样的说法:拍好爱情电影的关键,在于导演必须从骨子里具有都市感和时尚感。不过,从《爱出色》和《我知女人心》来看,即便是多年的美国生活经历,也不足以成为制造一部成功爱情电影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演员
    如果没有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西雅图夜未眠》的魅力会不会大打折扣?当船头尺和茶煲在纽约的秋天咫尺天涯,你发出的一声叹息里,难道没有对周润发和钟楚红的迷恋?一位电影公司的老总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近期国产影片少有动人爱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国内缺少真正有说服力的演员。“爱情片的力量在演员,要很有观众缘。这种观众缘一来是清新甜美的气质,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就让人有想亲近的愿望;二是良好的公众形象,公众形象不好的演员在银幕上谈情说爱,会特别伤害观众的感情。”
    事实上,在好莱坞,爱情片是很多明星——特别是女明星脱颖而出的重要土壤,而她们也反过来成为爱情片的票房保证。梅格·瑞恩直到四十多岁仍然被视作美国甜心;瑞茜·威瑟斯彭在《律政俏佳人》系列后接棒成为新一任美国甜心,蝉联好莱坞最高片酬两届冠军;德鲁·巴里摩尔和凯特·哈德森都得到过这个头衔;近两年来安妮·海瑟薇和凯瑟琳·海格尔则预示着新梯队的出现,前者更被《福克斯》评为2010最具回报价值的女演员第一名。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想要打造高品质的爱情电影,也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甜心。问题在于,在好莱坞,甜心往往产生于新人当中,而非由已经成名的大明星转型而来。然而眼下国产电影所处的环境是所有人都盯着大明星,借助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已然是最短平快的方式;新人和新人担纲的电影大多被残酷的市场自动过滤,少有机会出头,也就没有人有勇气、有心思去起用新人。既要大明星,又要小清新,似乎成为商业化的国产爱情电影无法解决的矛盾。
    原载:《文汇报》2011-04-3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