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视觉文化的转向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周宪 参加讨论

    从“语言主因”到“图像主因”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写于1936年的一篇文章《讲故事的人》中慨叹道:“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己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一一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讲故事这门艺术己是日薄西山。要碰到一个能很精彩地讲一则故事的人是难而又难了。”①他认为,讲故事是人们的一种古老的交流经验的方式,在过去有两种人善于讲故事,一是远行的水手,一是本地农夫。如今他们讲故事的社会文化条件己经不复存在。听众也己不复存在,因为那种一边听故事、一边纺线织布的情景己经消失了。同一年,本雅明又写了另一篇重要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如果我们把两篇文章对照阅读,就会注意到本雅明敏锐地感觉到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出现了极其重要的变化,即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己经取代了传统社会那种“讲故事”的传统。在后一篇论文中,本雅明似乎告别了对“讲故事”传统日渐衰落的惋惜和怀旧情怀,对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时代新艺术的到来大声喝彩:“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两方面的进程导致了传统的大动荡——作为人性的现代危机和革新的对立面的传统的大动荡,它们都与现代社会的群众运动密切相联,其最大的代理人就是电影。”②
     这里所描述的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表征,代替了以说故事甚至阅读书籍的话语文化趋势,不只是电影本身的力量或胜利,更重要的是,电影以图像或影像来传递信息、解释世界或感悟事件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者用一种文化研究的术语来说.视觉理解和解释变成我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或“主因”。讲故事作为一种最传统的交往方式.依赖于人与人面对面的言语行为.是一种在场的交流;而印刷文化则促成了交往方式的变革.用文字代替了面对面的直接言语交往.导致了一种新的不在场的交流形态的出现。在比较的意义上说.当代文化是视觉性占据主因地位的文化.图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更加普泛化.更具显赫地位。从传播形态的转变角度看.如果我们把口传文化和印刷文化都粗略地算作话语的文化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将以电影为代表的图像文化视作一种图像的文化或视觉文化。从这个转变的逻辑上看.有一个从语言中心的文化向图像中心的文化的深刻转变。用海德格尔著名的表述来说.这就是所谓的“世界图像时代”;“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这一规定清楚地揭示了当代文化的某些重要特征。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学术研究》2004年0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