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新功夫剧《少林寺传奇》的七个特征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孟繁树 参加讨论

    最近十几天享受了一次电视剧的盛宴,集中欣赏了都晓导演的三部148集大型电视剧《少林寺传奇》。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研究机会。该剧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振奋、激动。当下,我们对电视剧的认识、掌握和制作还没有达到这种艺术本身的巨大潜力和张力,如果没有这部剧,我们对这种类型电视剧的认识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新感受。我认为,《少林寺传奇》对中国的功夫电视剧有超越和开拓,创造了新的里程碑。但是如何给它定性,或者说它究竟是哪一种类型的电视剧?都晓把它定位为真功夫电视剧,我认为是可以的。它的内核、本体的东西属于功夫电视剧系列。《少林寺传奇》对功夫电视剧的样式、内涵、文化底蕴等方面,都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本文试将结合功夫电视剧的7个典型特征,来分析该剧的创作得失。
    首先,最有功夫的武林高手用他们本身的功夫进行艺术创造,这是真功夫的第一个含义,该剧选了18个武术冠军担当重要角色。这一点和武侠剧拉开了距离。虽然武侠电视剧任何演员都能演,但单纯靠现代科技辅助的表演并不是真功夫。
    其次,真功夫所表现的生活、营造的生活氛围应该是贴近真实、贴近现实生活的。武侠剧的最大特点是江湖,它写的是江湖的事。江湖是武侠们生活的背景,而现实生活当中有没有江湖呢?实际上,江湖是不存在的,武侠中的江湖是艺术家虚构出来的。关于江湖的电视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艺的一种颠覆。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武侠怎么源于生活,怎么高于生活?武侠是把人们带到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而“功夫”则要把人们重新拉回来,回到现实中。这就是我们对功夫剧肯定的依据。
    第三,要对武侠电视剧有所超越,最主要的是文化的韵味要扎实深厚,该剧是一种大文化和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这种大文化是儒释道的结合,儒释道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但仅有儒释道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跟传统文化的结合。《少林寺传奇》中,从方丈到和尚,他们用佛家的语言表述,但这些形象主要的文化内涵不在佛,是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正义、公平、善良、忍让、进取、拼搏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同时他们又跟少林的文化进行了结合,其文化含量自然就比一般的功夫剧、历史剧更加深厚。
    第四,要有现代意识,用一种先进的理念对儒释道和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关照。剧中最典型的例子表现在朱三太子跟康熙的斗争上。关于康熙皇帝如何剿灭、追杀朱三太子,外界有一些“传闻”。如果我们对“传闻”亦步亦趋,那么剧作的现代意识就得不到体现。而在剧中,康熙主动去联系朱三太子,追求的是一种和解,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安宁、祥和、太平。这种观念在过去此类题材的电视剧中很难寻找。
    第五,要有鲜活的人物形象。《少林寺传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非常成功。其中,二师兄、三师兄,包括第一部的大师兄,还有最后的小和尚,都栩栩如生。而成功塑造这些形象的最主要手段和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真功夫,这些演员的功夫很到家;另一个是几个主要形象人格力量的发掘和刻画。如果仅仅停留在身为佛门弟子的层面上,很多人不一定对他们这么感兴趣。所以说,借助“大文化”,让人物形象超越了少林寺,超越了佛门弟子,进入文化最深层的地方,那就是人格的力量、人性的升华。
    第六,这部戏的编导对艺术的理解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剧作表现了作者的艺术想象力,艺术构思的精巧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电视剧要塑造人物,而塑造人物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审美非常重要的支点就是得讲一个好故事。这个故事要是讲不好,一点戏都没有,功夫再好也不行。该剧表现了编导的艺术想象力,艺术构思非常精巧。第一部颇具开创性,打响了;第二部跟第一部难分伯仲,第三部更成熟,艺术性更强。剧中的情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波诡云谲,环环相扣,合理吸收了一些悬疑剧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最后,该剧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我认为主要是度的问题。先看武打的程度。该剧的武打无所不用其极,所有的地方都在打。有的打观众乐意接受,但有一些打观众是怀疑的。比如第二部在皇宫里的打,7个和尚是武林高手,但再高似乎也很难抵御野战军(御林军)。然而,剧中7个和尚却略高一筹。还是应设计合理的打斗场景,在力量的极限内做一些适当夸张。我们看到第三部的打也很多,但这种局面就比较少了,看来导演自觉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除了希望好人把坏人打败的心理因素,观众回味作品时毕竟也有一种理智,有对现实的评价。此外,剧中少林弟子无意中参与了宫廷斗争,卷入政治斗争旋涡,此乃这三部戏的内容相似点,尤其是前两部。但需要注意,政治斗争复杂,政治力量非常强大,让少林寺和尚在第一部、第二部都能发挥影响当时中国政局的作用,我认为过于夸张。
    都晓导演还要继续前行,我希望他今后能再竖一个里程碑,好好总结经验和教训,让观众既佩服《少林寺传奇》团队的创造,又感受到艺术创作上的真实。
    原载:《文艺报》2011年05月2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