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是一部用激越风格讲述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湘籍建党群英们,在90年前那个激荡年代的激情人生的电影。 那是一个风雷激荡的年代。《湘江北去》所覆盖的时间,是1918年夏天到1921年7月,正是毛泽东、蔡和森们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党的“一大”召开的三年。“五四”前后的这三年,被公认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为新旧激荡、狂飙突进的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开启了民智,打开了禁锢的闸门;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的未来树立了暴力革命的范式;一战虽赢犹败、日本步步紧逼的现实深深地刺激了进步思想界;普通国民的暮气沉沉、死气沉沉又令人绝望:凡此种种,无不加速了各种思潮的激荡。影片从多方面表现了这种思想激荡:新旧思潮的激荡,如陈独秀与辜鸿铭;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激荡,如陈独秀、李大钊与胡适;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激荡,如毛泽东与萧子升;暴力革命学说与教育救国论的激荡,如毛泽东、彭璜与陶斯咏;也表现了理性的革命与激进的盲动之间的激荡,如毛泽东与彭璜。当然这一时期种种思潮的激荡,虽然奔腾澎湃于神州大地,主要还是处于论辩的阶段,笔战的状态。但随着论辩的深入,群体的分化,现实的前行,一个伟大的政党终于诞生,思想的激荡终究要转化为行动的展开,武器的批判终究要为批判的武器所取代。应该说,影片对“五四”前后时代脉搏的把握是十分准确的。 那是一群激情四溢的青年。“济济新民会,风云一代英”,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彭璜、萧子升、陶斯咏为骨干的新民学会,聚集了一代潇湘群英。他们中流击水,傲立潮头;他们星光熠熠,活力四射,时间的流逝遮不住他们卓然的风采。影片中,他们打铁、雨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们北上筹备赴法勤工俭学,“隆然高炕,大被同眠”;他们回湘开展驱张运动、湖南自治运动,搞得风生水起,震动全国;他们写文章,办刊物,发传单,呼应全国的思想潮流;他们由追求“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而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光照千秋的一笔。而毛泽东,无疑又是群英之首。他既是鼓动家又是实干家,上可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探讨世界大势,下可深入矿山、乡村了解国情。他在《体育之研究》上倡导的体操图式让李大钊都操练不止;他在《湘江评论》上的创刊词振聋发聩。他懂得何者当因,何者当革,张弛有度,开合自如;他于不疑者疑,于当取者取,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影片通过典型的人物传记式影像语言,将青年毛泽东的横溢才华、领袖气质、魅力人格比较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部风格激越的作品。激越,来自于对激荡岁月和激情人生的准确把握,也来自于对电影的浪漫主义和诗学的追求。许多人都感到,这是一部动感十足、青春洋溢的电影。除了杨昌济的炉边谈话、杨开慧的雪中守望、毛泽东面对何叔衡关于母亲的深情忆述等少数几个片段外,影片大多数时候都处于高频率的、持续的运动之中。片中的青年人似乎无时不在奔跑之中,不在情绪的亢奋之中。也许,与同类题材影视作品比,这部影片少了一点从容,少了一点沉静。但从总体上看,慷慨激昂的情绪与那个狂飙突进、壮怀激烈的年代,与那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是十分合拍的。 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07月12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