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明星神话是如何诞生的——《华语电影明星》译后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西飏 参加讨论
  我虽一直写小说,但多年来常常参与影视相关的事情,而且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UCSD)所做的硕士论文也是华语电影和城市文化,所以总觉得对电影挺熟悉。但这本集中研究中国电影明星的论文集仍让我耳目一新,翻译过程中颇觉获益匪浅,视野亦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因为这不仅仅是从具体作品的分析,或对某个导演的研究简单地转移到讨论演员及其塑造的角色之间的关系,而是把影星作为文本来探讨,这样的文本由影星的一生及其所有的作品集合而成,两者相互作用和渗透,可谓是后工业时代的奇观,而这些缤纷异彩的偶像身上无不蕴涵了不同地域和阶段错综复杂的文化符码。
    可以说因为有了理查德·戴尔——他的前瞻性思想回响在本书的各个章节之中——电影研究才有了影星研究这一新方向,影星本身也成了自成一体的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在流行文化甚嚣尘上的时代,每一个明星都是一个传奇或神话。但任何明星都不是腾云驾雾的天外来客,也不是纯粹由工业流水线打磨出来的产品。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去追溯神话最初生成时的背景和缘由,以及生产神话的系统如何去操控和协调观众的接受,还有演进中的媒介所起的作用。而那些最终脱颖而出的超级明星们,他们在被生产出来的过程中,永远伴随着顺应、屈服和逆反、出走,而且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使得影星现象本身更为复杂,其演变和效果也往往超出了预计。
    本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华语电影最重要的影星们。通过对具体明星的研究,本书的作者们提供了具有穿透力的见解。比如阮玲玉的“非职业表演”令她入戏太深并最终走向悲剧;黎莉莉的“活泼、健美”形象紧密联系于如今人们已很陌生的民国时期的某个阶段;凌波的“孤儿身世”则是战后东南亚地区华人离散的写照;张国荣的“自我性欲”渗透于他的作品也为他的自杀提供了解释,等等。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林青霞怎样从前期的一个玉女偶像,变成了中性的性别反串的典型;而代表了香港新一代人的“电视小生”周润发后来如何又在文艺片中出现;十分矛盾的明星则是银幕上的杀手和银幕下反暴力的李连杰……另外,对几位社会主义时期著名演员的研究也是我印象最深的部分。赵丹的影星经历无疑是最具悲剧意义的,他将自我想象成一个殉难者的形象,并不断融入到角色中,可最后他自己也成了自我的殉难者,至死迷惘不解。有关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章节,则强调了电影对梅兰芳后阶段艺术生涯的重要性,作为影星的大师,他塑造的大批受难女性角色是新的政治制度下一种婉转的表达方式。总之,几乎每篇文章都揭示了隐藏在每个影星现象深处的某些重要事实或玄机。
    这本研究影星的著作的翻译,前后延续了半年多的时间。这正是我在UCSD的最后两个学期,同时进行的是我的硕士论文的修改和最后的答辩,顺利完成后我把在圣地亚哥3年的所有书籍物品装上车晃晃悠悠地驶回洛杉矶;再之后是找房子、装修和搬家,落定下来继续翻译最后几篇文章。直到将书的目录整理完,此时已入深秋,朝院子里望去,枫树垂下的枝桠上满是绚丽的红色。
    3年间,我每周往返于洛杉矶和圣地亚哥的拉霍亚(La Jolla)。曾经短暂地有过搞研究、当学者的宏愿,但很快明白这很不现实。离开拉霍亚时,当别人问起我将来的打算时,我只好说,也许是重新在汉语小说中复活吧。在UCSD的3年,我始终得到我的导师张英进和师母苏静波的鼓励和照顾。为这本书的翻译,张老师还帮我申请了两个学期的研究基金。因为是学术翻译,我起初十分没把握,但张老师告诉我他最后会一字一句地审读,这才让我有了胆量。这本译著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在UCSD 3年的一个纪念,同时很高兴的是能在将这样一部有价值的集子传递给国内同行们的过程中出一份力。
    原载:《中国艺术报》 2011-07-1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