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一个国家是 一条航行在大海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 船头的瞭望者。
——普利策
对纪录片的忧思与感动
陈光忠(原中国新闻社副社长,资深纪录片编导) 耐得寂寞的纪录片人遇到了寂寞的评论真空 当今,我们影视的这个江湖,在表面红火与喧闹、浮躁与忽悠的掩盖下,悄然飘浮着泡沫与沉渣。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娱乐大众变味为愚弄大众。 其原因之一,是影视评论的道德高地已经失守,在“拜金热”的氛围中,评论者变声乃至失语;评论界已经处于弱势群体的尴尬地位了。 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国情民情,难道我们的影视事业,只讲市场不讲责任;只讲“娱乐至死”,不讲寓教于乐?难道也成了“梦工厂”? 如果无视这股不正之风的蔓延,将会把我们的影视发展引入歧途。 众所周知,影视评论同影视创作的关系,是提升影视质量的“一鸟双翼”。可是当下的影视评论成了沉重的翅膀,甚至是折断的翅膀了。 放眼纪录片领域又如何?并非“风景这边独好”。 因为,影视的评论大环境,已经被浮泛、虚假、肤浅和铜臭污染得一片浑浊。远离炒作、远离恶俗、远离名利场的纪录片也难以独善其身,难以成为一块绿洲。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中国一代又一代纪录片人,从战火纷飞的昨天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出生入死、不畏艰辛为向世界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耐得寂寞,苦苦耕耘。他们在银幕荧屏上呈现出不同样式、不同手法、不同风格的创新之作,如《走近毛泽东》《故宫》《筑梦2008》《人民至上》《决战太原》等,他们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敬业“农民工”。 纪录片人是执著而朴实的。在走红地毯上难见他们的身影;他们与“娱记”或“狗仔队”的“爆料”无缘;他们不会赢来帅哥美女的尖叫;他们只会无怨无悔地为真实记录时代而默默地跋涉。 然而,纪录片创作面对瓶颈的问题之一,是听不到更多的不同声音的评论。耐得寂寞的纪录片人遇到了寂寞的评论真空。 优秀的纪录片也并非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无懈可击。纪录片人之间,缺少直率的交流与交锋,容易不自觉地失去“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清醒和冷静、谦和与宽容。造成主观的自我感觉良好或颇为固执的自恋情结。 我顿然想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质匮乏时期,上海黄浦滩畔的一批纪录片“粉丝”。他们是上海文化宫的业余影评者,非常热情而认真地评点有关纪录片(包括“新闻简报”)存在的问题。他们确实如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对作品发表有个性和真知灼见的评论。 可是,为什么今天影视批评却成了“稀有金属”?纪录片的评论也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在“沉默的大多数”的背后,包含着评论者与纪录片人同样有着的疑惑、苦涩和无奈的难言之隐。 也许,是不大的纪录片“圈子”,抬头不见低头见,拍好一部纪录片是如此艰辛,还是相互呵护少挑剔吧! 也许,作品已经权威部门拍板认可,何必讲不同意见,不自量力去摸老虎屁股? 其实,对纪录片的评论是对作品负责、对观众负责、对历史负责,也是对市场负责,是一种理性思考和学术探索,是审美认识、人文关怀、哲理思辨和文化建设,对纪录片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事实上,在有些重大题材的视角和表现上,仍受“为尊者讳”的约束。对历史人物同历史真相的关系上,缺失个性的凸现和事实尖锐性的揭示。在有关文献性纪录片中,时有对战争历史镜头的错用和滥用。在一些多集专题片的叙事逻辑上,章节和故事的陈述以及总体的节奏把握上,也有重复与冗长的不足。 在报道改革开放成果的题材处理上,过于淡化真实的矛盾与困难,成了“政绩工程”的亮点,“官本位”的幽灵若隐若现。 纪录片的灵魂是真实,是事实胜雄辩的可信性、可看性和可思性。忽视“内容为王”而仅仅靠讲故事制胜,难以抵消内容的单薄和思想的贫乏而带来的平庸。讲好纪录片的故事,固然重要,但它是一种表述方式,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没有坚实的思想内容作基石,天花乱坠的故事性也难以征服人心。 在多元并存的时代,纪录片毫无疑问也必须多样与多彩。我们要科学而务实地吸纳和消化西方的有关纪录片理念和实践。但是,我们不能失去民族的底气和元气,不能简单地切割中国纪录片的传统而妄自菲薄;全球化意识不等于对西方百般依附。我们不是“西化”而是“洋为中用”的“化西”,要看清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兼容性和互补性;千万不能脱离国情用西方的时尚或把有关理念奉为神灵作为信条,掩饰纪录片思维和导向的迷惘和生命感受的贫弱。削足适履地穿上人家的“套鞋”将行之不远;无根的浇灌,纪录片生命之树是枯萎的。精神的矮化是比文化与经济落后还悲惨的落后。 所谓剧情片或故事纪录片并非是当今“纪录片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并非新鲜出炉的东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就有《黄宝妹》以及《顾客的烦恼》之类的“艺术性纪录片”或“纪录情节剧”了。 我们许多纪录片或专题片在使用资料时,都打上“情景再现”或“故事片”,让人一目了然什么是非虚构的内容,什么是虚构的画面。真人、真事、真话的诚实性和震撼力,是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基石。真实的力量,是有强大的情感感染力和直达灵魂深处的思想穿透力的。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此。 鲁迅弃医从文,与看到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纪录片有关。纪录片人就是要直面人生,直面世界,充满澎湃的激情,求真与求美;永远精神蓬勃而耻于冷漠和麻木。求真是人格与学术的尊严。 曾经真诚而勇敢地敲响“电影的锣鼓”的著名影评家、电影美学家钟惦棐是关注中国纪录片的。他在《纪录电影的美学基础小议》一文中写到:“事实胜雄辩,寓褒贬于镜头,未必不能出现纪录影片的司马迁。” 时代和人民对纪录片充满期待与厚爱。今天,我们迫切地呼唤,急切地需要已经长期“缺席”的影视纪录片领域的评论工作积极地开展起来。听不到不同声音,对纪录片创新的思路和眼光将是一种遮蔽和闭塞。 让你我他共同敲响纪录片铿锵的锣鼓吧! 缺失反映时代高度、社会深度和人心热度的作品 我们每个人最能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大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感受到生命的幸福与遗憾,公正与不平,尊严与卑微,情感的沸度与冰点,梦碎与圆梦,惶惑与淡定,这些贴近生活,触动心灵,切肤之痛的感觉和感动,正是老百姓最渴求、最喜欢在银幕荧屏上看到的真实的中国的真实纪录片的故事。 我赞赏柏杨所写的“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大实话。纪录片人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的纪录片题材的开掘、发现和表现,就显得不够广阔和深入。 与时俱进的社会和谐、民主与宽松,将会逐渐松解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让镜头的焦点对准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遇上重大题材时,纪录片人既感光荣也感沉重。生怕碰到所谓“敏感”的“高压线”,顾虑有悖于因袭的“潜规则”,因此都不得不施展打“擦边球”、走“平衡木”的本领,这无疑是纪录片人心中之酸痛,或多或少地磨损了个性的创意和棱角,削弱了作品的力度和深度。比如:对腐败是社会之癌这个问题,党中央三令五申反腐倡廉,老百姓也是最痛恨和关注这些现象。 我们在题材的选择和表现上,对现实生活是贴近还是疏离?值得我们思考…… 在崛起的现代化中国的过程中,需要清醒和理性,需要盛世实言。今天,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排除国内外重重阻力和压力的生死突围。用心诚实地传播真实的中国,争夺国际话语权,不仅是我们的理念,更是纪录片人责无旁贷的使命。诚实是纪录片人的基本人格,也是纪录片应有的品格。诚实就是要讲真话、吐真情、摆真事。坚持用心诚实地传播真实的中国,就会掀开“犹抱琵琶半遮脸”的面纱,就会冲决报喜不报忧的恶习,就会把不该尘封的事实亮相在阳光下。纪录片传播真实的中国,需要激情、理性、良知和智慧。 正因如此,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未富先炫,未强先骄。一个真实的中国是充满希望又充满艰险的。直面全球化的真实中国,是不怕“揭短”不避挫折的真实记录和反映。一个勇于自省的民族和国家,才是充满自信和无比坚强的。 真实的中国是纪录片题材的开掘上取之不尽的创新的富矿。真诚与真实的力量,会使假面具原形毕露,瞒与骗的东西难以持久。中国纪录片人将与爱同行、与风雨同行、与时代同行。 今天我说了这些多余的真话。我的心是诚实的,血,总是热的;思考,依然是透明的…… 原载:中国艺术报2011-08-0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