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活的分家是一个“现代事件”,是现代性分化的一个必然后果。重新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显然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它是克服现代性局限和审美纯粹化局限的一种正当的努力。 ●从历史角度说,也许我们可以把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艺术在经历了与日常生活实践分家的现代 性遭遇之后,再次返归日常生活的发展动向。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是一个单纯的美学问题,而是一个文化社会学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生活伦理问题。 一 一般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消费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某种表征。换言之,时至今日,日常生活才被审美化了,好像过去不曾有过。 这个判断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其值得深省的一面。 的确,作为一个话题,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发展,随着后现代文化以及各种“后……思潮”的征兆日趋明显,才被引进中国学术界并提上了理论的议事日程。从西方的文化来说,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类文化活动领域的分化,是现代性的产物。韦伯认为,审美作为一个独立的价值领域完全是现代的事,是宗教衰落之后文化世俗化的结果。所以他说:宗教伦理与审美感性形式之间的紧张关系到了现代终于断裂,审美不再拘泥于道德判断,而是将趣味(鉴赏力)判断当做主旨,这便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审美领域的自立。后来,哈贝马斯进一步发展了韦伯命题,他断言现代性就是18世纪以来真、善、美三个不同价值领域的相对区分和自治,形成了现代三大结构:认知—工具理性结构、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照此理解,今天意义上的审美或艺术不过是18世纪以来西方启蒙运动的产物而已,它们并非古已有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判断:艺术与生活的分家是一个“现代事件”,是现代性分化的一个必然后果。在18世纪之前,艺术并没有像现代那样和生活实践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当然也没有今天这样成熟的、封闭的各种专门的艺术体制和艺术公共领域,诸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音乐厅、出版社、图书馆、歌剧院、电影院等。换言之,前现代的实际状况是艺术与生活本是“一家”。 这就涉及到前面我们所说的“值得深省的一面”,即是说,在现代性分化出现之前,日常生活是包容艺术的,审美活动并不是现代美学所说的“日常意识的中断”,“无功利的趣味判断”或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它就融汇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感性的、愉悦的和内涵复杂的体验和实践中。那种把沉浸在虚构小说中、迷人音乐中、逼真画面中的隔离性体验称之为审美体验,这不过是现代性美学家的人为的规定而已。随着现代主义的衰微,随着站在局外(即鲍曼所说的后现代立场)来反思现代性,我们看到,重新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显然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它是克服现代性局限和审美纯粹化局限的一种正当的努力。当然,今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传统社会艺术与生活不分家的状况,今天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等诸多现代性的发展,合力地建构了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 从西方的情况来看,由于对日常生活本身看法不一,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判断。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日常生活具有平庸、惰性和保守性等特征,而艺术及其审美活动才带有创造性、个性化和自由等特征,所以艺术与生活本质上是截然对立的。无论是波德莱尔还是王尔德,无论是尼采、海德格尔、福柯还是韦伯、阿多诺或马尔库塞,都把审美作为拯救人在日常生活沉沦的良方。沿着这一思路,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结论在所难免,因为艺术的审美精神与日常生活的平庸特性完全是水火不容的。但问题在于,这种理路多半陷于审美乌托邦,很难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列费弗尔、德·塞托等法国思想家一方面改变了轻蔑日常生活的传统做派,另一方面又发展出一些激进的理论主张来改变日常生活,种种尝试虽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只限于某种短暂的游戏和消极的抵抗。所以说,日常生活与审美在现有的各种理论方案中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当学者们忙于寻找审美改造生活的种种规划和方案时,生活实践本身却表现出种种审美化的迹象或端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日常生活越来越带有审美化趋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今日常生活审美化最直观的事实是所谓的表层审美化,也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物质性的各个层面,从衣食起居到城市规划,审美的要求和维度已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其中。生活质量的提升必然伴随一个深刻的审美过程,今天的相当一部分民众已经享受到了这一审美化带来的益处,消费并体验着审美化的成果。深层的审美化有不同理解,有人把当代虚拟现实的虚拟性看作是审美化的深层维度,我则认为审美的基本精神向社会生活的广泛介入就是深层的审美化,显然这个规划远未完成。从历史角度说,也许我们可以把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艺术在经历了与日常生活实践分家的现代性遭遇之后,再次返归日常生活的发展动向。 三 今天,抵制、批判和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说法常常表现得很有说服力,这些说法不外乎援引如下一些看似可信的理由。首先,今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消费社会市场经济的产物或商品交换逻辑的体现,本质上与审美精神或特性背道而驰。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加以理解。必须承认,消费社会中市场化和商品化为审美活动走出小圈子分工格局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推进艺术民主化和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了相当积极的角色。当然,它带来的许多问题也不可小觑。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各种艺术活动和产品越出了艺术家工作室和展览空间的封闭性限制,而进入越来越多的民众生活,进而导致了审美观念在新的语境中的民主化和广泛传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复杂的问题不予关注,诸如资本和技术的影响,全球化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强势国家及其文化的影响,商品化带来的拜物教倾向等。 抵制、批判和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第二个常见的理由是,在一个曾存在社会分层和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社会中,日常生活审美化只有利于拥有特权的少数人,因此它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不公正。这个看法表面的平等主义伦理学值得肯定,但我们需要的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实状况的客观分析。这里要作的一个简单比较是,究竟是让艺术只限于艺术家的活动或艺术界,还是让艺术更广泛地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两方案相较,孰优孰劣不言自明。其实,不管学者精英们如何为艺术与生活分界的合法性摇旗呐喊,艺术进入生活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我想说的是,尽管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许还只是一部分人士优先享受的生活惠泽,但随着这个阶层的壮大,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历史进程中来。有胜于无,多胜于少,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当然,在艺术进入日常生活实践的各个层面时,艺术家究竟该如何选择,是屈从市场压力和公众趣味,还是努力引领健康向上的审美风尚,的确也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第三个抵制、批判和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由,是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抹杀了艺术和审美的个性自由,通过机械复制和大批量生产,培养了人们审美趣味和体验的标准化、平均化或模式化,因此背离了审美的基本精神。这个理论曾经是许多德国思想家的基本理念。无可否认,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确有别于充满了“韵味”的手工艺时代的艺术品,但回到手工艺时代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注意到,从现代主义设计到后现代主义设计,其间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转向,比如今天的设计越来越强调人性化、小批量或分众,强调产品的多元化等等。经过冷峻、机械和非人性的现代主义阶段之后,这些新的设计和审美理念已经成为艺术界和设计界的共识。注意到这一点,就不会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简单地等同于平均化、标准化和模式化的强制。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另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公众的审美修养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而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也显现出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样态。 至此,我想说,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许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美学问题,而是一个文化社会学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生活伦理问题。拘泥于传统美学的理路,难免对它持消极甚至否定的立场。实际上,只要我们站在日常生活实践的现实主体而非书斋学界的思辨主体的立场上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原载:《光明日报》2007-12-1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