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专名,用来指称20世纪后半期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一种特别现象,即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整个社会从整体上呈现出审美化的外观。 后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前现代社会的生活艺术化和现代社会的艺术生活化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普遍现象,后两者都是一种特殊现象。 在前现代社会,只有极少数的贵族阶级可以享受生活的艺术化;在现代社会,同样只有极少数前卫艺术家将现成品视为艺术作品,将艺术生活化;但在后现代社会,审美化是一种普遍的大众现象,是消费社会的一种基本特征。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出现,被一些思想家认为是人类彻底解放的必要条件。这种乐观主义的态度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将人类从物质资源的争斗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可以分享的审美世界。物质消费必然是独占的,一个苹果被一个人吃了,就不能再被第二个人吃;审美欣赏可以是共享的,一幅以苹果为题材的静物画,大家都可以欣赏。 其次,审美欣赏不仅可以做到共享而且容忍多样。人们会因为在政治、宗教、道德等方面的不同主张而大动干戈,但不会因为审美趣味上的差异而拳脚相加。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些思想家欢呼审美化时代的来临。 但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不是所有的思想家都持乐观态度。一些思想家发现,在网络世界中,网民们的确获得了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民主和自由,在那里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甚至可以忽略种族、文化、国家、地区、年龄、性别、真假、贵贱等一系列的社会差别。但是,不是所有的网站都能访问,不是所有的言论都能流通,这就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控制;不是所有人都有钱买计算机利用网络资源,不是所有人都有钱建立自己的网站,这就是资本的控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使用电脑,没有任何人能够在不遵守技术规定的情况下享受网络资源,这就是技术的控制;不是所有人都懂英语,因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就体现了文化的限制。这些控制或限制被巧妙地隐藏在表面的自由背后,从而使被控制者失去对控制的意识。 对于上述赞同者和反对者的看法,我认为他们都陷入了一个同样的更根本的迷误,我把它称之为美学迷误。无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美的外观。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赞成者从中看到了解放,反对者从中看到了控制。然而,我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跟美无关,至少跟美学意义上的美无关。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一个共同的迷误,就是把日常生活审美化中体现出来的美当作了美学意义上的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体现出来的美是一种“平均美”。美学意义上的美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越对我们的审美感受力构成挑战的事物就越具有审美价值。 美学史上,许多美学家都在这两种美之间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在康德那里,前者表现为社交艺术,后者表现为自然物和天才的艺术作品。在阿多诺那里,前者表现为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是同一性的表现,后者表现为艺术家充满生命力的创造,是非同一性的保留。尽管这种区分成了后现代美学家和艺术家攻击的主要目标,但我认为今天已经到了将美学意义上的美从后现代的相对性中拯救出来的时候了。不过,这并不表明我要回到阿多诺和康德,用通俗与高雅之间的区分去巩固大众与精英、身体与心灵、客体与主体、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一系列区分,而是要用这种区分去维持人之为人的存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用智力去理解和控制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用生命去感受和体验世界的能力却在不断衰退。智力的理解要求普遍性,生命的感受追求特殊性。智力控制的能力和范围,与生命感受的能力和范围,很难以成正比例的方式发展。当人类进化到只剩下智力理解能力的时候,人类就最终异化成了非人,异化成了信息终端。 要维持人之为人的存在,就需要强化人的生命感受力,抵制人类向信息终端的迅速迈进。强化人的生命感受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审美教育,用美学意义上的美去激发和提升我们的生命感受力。因此,当我们今天强调美学意义上的美所具有的非同一性的时候,它的意义就已经超出了服务经济建设和提高公民素质的范围,而具有维持人之为人的存在的高度。由于维持人之为人的存在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超越了在后现代美学中被放大了的文化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将这种美学构想称之为跨文化美学或跨人类美学。 原载:《光明日报》2008-01-2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