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跨学科:电影研究的特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张英进 参加讨论

    张英进,先后任教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任美国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富布莱特基金会中国研究员,现任加刺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学系教授。中文著作包括《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2006)、《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2006)、《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2007)、《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2008)。
    电影的诞生至今不过100多年,但这个"艺术-技术-产业-市场"的综合体制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电影研究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当然也就不足为奇。
    从学术角度来说,电影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后形成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影研究一直努力扩大自己的学科范围,构建自己的学科特点,其结果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的学科,而是一个开放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电影研究的跨学科性质表现在学科本身的发展历史,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近几十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跨学科的互动倾向上。
    首先,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电影研究在欧美学术界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影渐渐进入欧美的大学课堂,其最早的形式是附属的选修课程,在英文系、戏剧系、历史系或综合人文学院开设,所关注的内容是传记式的电影史料(人物、作品、产业),或者电影与其他邻近学科(文学、戏剧、历史)的关系。电影研究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要到60年代,其主要理论来源于所谓的欧洲大陆理论,即后来占学术主流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对电影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创造了一套以影像、情节为分析对象的电影理论,如缝合理论(suture,即观影者的主体性形成)、叙事理论(整合俄国的形式主义)等。与这些理论同步发展的是欧美大学电影研究所的建立和电影博士的培养。当70年代第一批电影博士进入学界时,电影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并迅速扩展电影理论的视野,从传统的经验主义对文本细读、产业数据(生产、发行、放映、接受)的重视,到电影与意识形态、政治、历史、社会的语境互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大大推动了电影研究的学科发展。到了80年代,电影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形成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又对更新进发展的文化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比如通过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凝视理论分析大众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等)。90年代以来,新电影史从文化理论的角度重返早期电影,探讨电影与都市现代性、视觉文化、科技生活的重叠关系,更深刻地揭示了电影对现代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鉴于电影学科在欧美大学跨学科的发展,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学科在体制建构上可以同时分属于文学、艺术甚至传播学院。
    其次,只要考察一下电影理论框架下的内容,我们就更能了解电影研究的跨学科性质。除了所谓的经典理论(即结构主义以前对电影的论述,包括巴赞、克拉考尔等),电影理论所包含的符号学、形式主义、精神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性别研究以及近来的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跨国主义、全球化批评,这些分支几乎都不是电影研究学科的独创。当然,作者论(auteur)和缝合理论可以算作电影研究的首创,但它们并不是电影理论的主流。从这点来看,波德威尔(David Bordwell)在《后理论》中对电影研究中的两大"超理论"(主体理论和文化理论)的批评正说明了电影研究本身没有独一无二的理论系统,而他所推崇的介于理论与文本之间的经验研究更说明了电影的跨学科性质,因为这种经验方法所依靠的是学者对文本和资料的直接掌握和分析,其与传统的文学和历史研究相去不远。其实,新电影史正是在传统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影产业、制度等进行了更为理论的分析,使电影研究与相关学科(城市历史、科技历史、视觉现代性)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严格说来,波德威尔所擅长的以电影文本为基础的批评(作品分析、叙事研究、风格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吸收了结构主义思潮前后的文学研究传统。
    最后,我们可以参照电影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显然,在以文学为主导的人文学科中,电影研究长期不受重视,其真正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当时一批美国学者暑期到北京讲学,带来了最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成果,中国与世界开始接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者对西方电影理论的接受是有选择的,其中巴赞的现实主义理论独受青睐,而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80年代的理论热促使中国学者重新面对电影本体论。有些学者因此提出"丢掉戏剧拐杖",废除"谢晋电影模式"等相对激进的主张,试图重建一个美学体系。当然,其后界定的电影学其实是电影美学,属于美学的一个分支,并非独一无二的学科。从电影批评来说,90年代以来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不是电影美学,而是重点各异的文化研究,尤其是用后殖民理论分析在国际电影节屡屡获奖的中国的民俗电影(或所谓的"张艺谋模式")。21世纪以来,电影产业研究在中国逐渐形成,大量援用传播学、媒体研究的方法,分析国产大片在跨国市场的运作,以及对中国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贡献。在中国学术界,虽然10多年来电影研究的学科地位得到了巩固,电影博士点不断产生,但电影研究仍然保持其跨学科的性质。
    从以上三方面考量,我觉得电影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而这一学科特性在历史上不但没有削弱电影研究的繁荣,反而推动了电影研究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使其成为大学体制和人文学界中发展迅速的学科。因其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在强调电影的艺术特征时,不必抛弃文学、历史、戏剧、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一研究方法。相反,我们应该重视电影研究中长期受到忽视的课题,如表演、音乐、明星、观众等,这样才能从新的角度挖掘电影跨学科的综合艺术的特性,整合电影与艺术、传播、媒体的相关体系,更快地发展跨学科的电影研究。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