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现代学术制度确立以来,一方面文学研究和现实生活变化关系日趋密切,例如文学研究格局深受后现代和全球化的影响,因为它们改变了人们认知文学经典的态度,也变革了文学经典发生社会作用和审美功能的方式;另一方面文学研究演变成专业性学术生产——经由学科框架,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文学研究基地,90年代后期以来中文系“外国文学”学科上升为可以申请博士点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而学科制度的这种变化,给文学研究带来了巨大冲击,也让文学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此,在首都师范大学211工程项目的支持下,该校文学院比较文学系2007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戴河首都师范大学培训中心举行了“文学经典化问题:文学研究与人文学科制度2007年国际学术论坛”。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林精华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吴元迈研究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和文学院副院长黄天树教授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来自美国、俄国、日本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以及《中国教育报》和《文艺报》等50余位国内外代表(含22名博士生导师、4名国外著名教授),围绕后现代的知识观和全球化如何影响文学经典的理论界定、不同国家的文学经典所遭遇到的问题、文学学科疆域变动等中心议题,对下列具体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第一、如何重建文学经典化的理论和追问文学经典化生成机制、怎样理解文学经典在后现代所遭遇的问题等,成为本次论坛首先讨论的问题。吴元迈研究员的大会报告《文学经典化品格及其阐释》,高屋建瓴地描述了文学作品成为经典过程的一般性规律——从通俗走向经典,中外无数经典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规律,而且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总是受其基本结构制约的。英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张中载教授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改编文学经典的各种现象,生动地说明了西方文学史上文学经典改编的历史传统,以及这种传统在后现代的变化规律。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著名教授达杰亚娜·温涅季科多娃所发表的报告《阅读经典与我们自己》,别开生面地探讨阅读和研究经典文学作品是寻求经典的当代意义问题。日本立教大学藤井淑祯教授以《小说的意思是单数还是复数》为题,对深刻影响日本学术界的卡莫德关于经典化的理论表述了自己的认同和批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高建平研究员发表的《文学与美学的起源及其前景》,分析了文学经典被建构起来的美学根源,每一时代经典各有其特定的生成规律,以及经典构成的多层面等问题。清华大学外文系余石屹副教授向论坛提交了《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及文学的经典性》,根据身体意象在斯奈德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构成经典的多方面因素问题。 第二、本次论坛讨论的主体话题是关于英美、法国、阿拉伯、日本、俄国和中国等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文学经典问题。 在对区域性的文学经典讨论中,讨论曾深刻影响我国审美观念建构的俄国文学经典化问题声势最为浩大: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的报告《肖洛霍夫的边缘化问题》,讨论了苏俄文学经典作家的“中心”与“边缘”地位变化问题;林精华教授的报告《文化思潮之于俄国文学经典生成的作用:以普希金为例》,根据大量史料梳理了普希金成为俄国民族诗人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普希金的意义不断被诠释,从而被放大的事实;南开大学王志耕教授以俄国文化中的圣愚现象为例,讨论边缘文化在后世经典化过程中的宗教传统和政治之作用;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张冰教授以俄国文学史上的具体经典作品为个案,对俄国文学经典化的特殊机制进行了重新审视;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夏忠宪教授关注苏联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方式及其如何影响人们对经典的认识和评价等问题;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曾思艺教授从诗歌魅力出发,对俄国著名诗人的经典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北京大学张冰教授依据翻译蒂尼亚诺夫名篇《文学事实》的切身体验,对“经典”与“正典”这两个关键词做出了有效的区分。 此外,对日本文学经典化问题的探讨也形成一个热点:日本龙谷大学佐佐木教授以《经典的形成与‘暗示’的争斗》为题,探讨了夏目漱石的理论与创作及其文本被经典化的可能性。译介和研究村上春树的著名学者和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林少华教授的报告《语言之于经典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根据翻译经验,生动地描述了作家语言的独特魅力对于村上能被经典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李正荣教授认为空海被“经典化”的过程是语言、宗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都师范大学周以量副教授从文本内、外两个层面讨论了《源氏物语》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首都师范大学的冯新华则对介川龙之介在日本的经典地位进行了描述。 仅次于日本经典问题的,是关于中国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教授的《市场化时代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认证》,从出版、市场和评奖等维度,探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认证机制问题。而中南大学孟泽教授经由对王国维文学观的剖解,对文学经典化的前提问题,即“文学”概念,予以深刻追问。湛江师范学院王钦峰教授则分析了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化场域,如何在外来文学经典变异过程中发挥着制导作用。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钟厚涛梳理了《诗三百》是如何被经学化的过程,日本龙谷大学于丽博士通过分析“异者叙述中的二声构造”叙述手法,有效地探求了鲁迅小说所受夏目漱石的影响。 还有一批颇有造诣的专业学者向论坛提供了各自领域的经典化问题的报告: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仲跻昆教授向大会提交的《阿拉伯文学经典化问题》,讨论了《一千零一夜》等作品经典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其内在意蕴;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史忠义研究员提交的《朗松的历史精神和科学精神与当下性》,分析了朗松的文学史观之构成,以及对我们经典研究和整个文学进程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陶家俊教授的《后殖民、后殖民之后的维多利亚文学研究:论后殖民文学研究范式》,讨论了维多利亚文学研究如何改写了后殖民文学研究的二元对立范式,以及这种范式对重新研究维多利亚文学和其他文学经典的参考意义。 第三,本论坛的特色所在是讨论外国文学作品如何在中国经典化,而中国的一些重要文学(文化)经典又如何成功进入域外的问题。其中对外来文本的经典化过程的讨论,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吴泽霖教授对许多俄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作了宏观概论之外,最主要是具体作家和作品的个案分析:首都师范大学易晓明教授对英国著名作家伍尔夫获得的中国效应、中国人民大学谢江南副教授对萧伯纳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宋达副教授对同性恋作家王尔德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经典化过程、首都师范大学日语系王成教授对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猫》在中国获 得经典地位的走向等问题,分别根据大量史料并运用翻译理论给予有力的说明。相应地,中国经典作家作品在异域的流传也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王柯平研究员发表的英文演讲“The Canonizational Process of A Taoist Classic”,对《老子》在西语世界传播、翻译、经典化等进程进行了深刻的辨析;首都师范大学王柏华副教授描述了中国古代悼亡诗被美国诗人重写的过程和方式,探讨了经典的跨文化重写的策略及意义;首都师范大学李冰梅教授考察了韦利的《论语》英译及其在欧美的广泛传播问题。 第四,本论坛争论得最为激烈的话题乃学科制度与经典化问题,具体包括斯坦福大学Thomas Rendall教授的报告“The Decline of the Literary Canon in North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urricula”,分析文学经典在北美大学课程教育中比重降低和文学经典教学方法改革的现象,认为这样的变化使得学生知识发生了重大偏差。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教授,根据《俄狄甫斯王》内容及其影响的复杂性,提出只有发挥文学经典的人文教育效用,才能有效地走出当下经典研究与阅读的困境,把经典和流行区分开来。广西师范大学《东方丛刊》主编麦永雄教授,借助德勒兹诗学中“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的三联概念,反思了比较文学学科在文学经典化和学科解辖域化问题上的特殊境况。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对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性质、历史、使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世界文学研究在我国未来构建西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尹振球教授辨析了在文学研究的学科制度影响下文学经典在异域文化中常出现的“虚位”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梁坤副教授对其主编的文学经典批评教材之宗旨和意义进行了说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李平教授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与教学、四川大学刘圣鹏副教授对比较文学研究和经典化问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庄美芝副教授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教学问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总之,本论坛大大小小五十余场发言,不仅给代表们带来了多方面的学术启迪,为学界更好地认识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提供了交流平台,而且体现了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实力,也反映了学术界渴望跨学科和跨语种交流的趋势。 原载:《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0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