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近年来出版的诸多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人们很容易就会碰到“都市文化”这个关键词。在某种意义上讲,学术期刊对“都市文化研究”的推重与提倡,直接透露了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首先,它体现的是学术期刊对当代世界变革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如果要问什么对当今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与最全面,可以说它一定是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在当代,众多问题的总根源可以说都是由城市化进程而直接引发的。尽管对这种当代现实的敏感首先源于一部分学者的自觉,但正是借助于各种学术期刊对此问题的肯定与扶持,才使之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公共话语空间。 其次,它充分表达了学术期刊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敏感与热情。对此可从为什么是都市文化而不是城市文化研究加以说明。按照一般的理解,城市化进程主要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都市化三种模式,而且这个过程至少已经进行了200年之久。但在当代世界中,借助于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以及发达的现代交通与信息技术,当代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的一个最新特点即它是紧紧围绕着“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而展开的。这使当代城市文化研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研究重心不再是一般的城镇与中小城市文化,而是那些对当代世界具有举足轻重之影响的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 再次,它还体现了中国学术期刊对都市文化研究的中国本土话语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中,我们是看不到“都市文化研究”这一名目的,而就目前的现状看,中西学术的差异十分明显。在西方,对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研究主要由城市社会学来承担。在中国,由于社会学研究长期以来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或小城镇,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社会学等知识谱系与理论工具的传播与应用,使都市文化研究成为一个急需加以填补的理论空白。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学学科的学术渊源正是由此而来。这也可以解释,中国都市文化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学科中,而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在有关刊物的文学、美学、文艺学栏目中推出的。 综合学术期刊上相关的都市文化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发现其在中国是如何发生与发展的,而且也可以深入地了解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独特本质。就其具体的现状与进程而言,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首先是文学批评方向,如蒋述卓、李凤亮等学者的“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审美意识培养”、“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培养”等研究,认为城市文学应该成为都市人诗意栖居的精神方式,并提出通过建立“城市诗学”,从积极的角度肯定都市文学、都市艺术的生产对都市人审美意识、精神人格的塑造作用等。其次是在文艺学、美学方向上,如高小康、刘士林等学者将“文化研究”进一步凝聚在“文艺与当代城市生活方式研究”上,开辟了从城市生活方式角度阐释文学与文化的新思路,并从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比较、文学批评被文化批评取代、文化消费与城市精神再生产、城市文化研究的中国语境、都市文化与审美生态等角度,推动了文化研究在对象上的具体化与在学理上的深入。再次是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如孙逊、潘建国等学者从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近代小说与晚清上海书局等独特角度入手,在城市生活背景与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典小说,为中国古典小说与文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学术空间。 而随着这些前期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都市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自2005年以来,孙逊发表了《都市文化研究: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光明日报》2005年9月13日),首次对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性质进行理论定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12月初在上海召开的“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这是国内外首次对都市文化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理论框架与范畴体系、价值理念等基本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它们对于把都市文化研究建设为具有严密的科学范畴体系、内在理论结构及知识生产规范的世界性前沿学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此可将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特殊性归纳为: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正在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其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现代化运动中,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及其成果构成了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而晚近十年开始的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中国文学研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其现实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原载:光明日报/2006年/2月/9日/第009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