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撰写这本书时,从来未曾想到它有一天会被译成中文。作为一部历史概述,本书是为德国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即其他领域出于比较研究的目的,希望对中国丰富的文学理论与美学传统多一些了解的同仁所写,而非汉学专家。毕竟中国文学与哲学在德国仍是相当陌生的领域。虽然中国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成为法兰克福书展的特别主宾国,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并不一定带来人们对主宾国的进一步认识,看来无知、误解及误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仅从这个原因出发,为德国读者撰写此类书籍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现在,这本书真的要以中文出版了,笔者当然甚为欣喜,但同时也心怀惴惴。拙著其实仅只涉及到问题的皮毛,自然无法与中国同行众多此类著作比肩;另外,书中尚存诸多遗漏和不准确之处,有的观点或已过时,因为近年来,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又有了迅猛的发展。所以,若有中国学者对作品提出批评,笔者十分乐于讨教。 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那就是在中国出版这样一本书究竟能有什么作用?唯一让人感兴趣的或许在于,它为中国的某些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外部视角。每位试图接近过去或其他文化文本的作者,都会受其所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精神以及由其自身文化特质决定的“经验视域”及“期待视野”(伽达默尔)的制约,从而导致认知上的“盲点”,笔者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但反过来看,接触并认识这种对本民族文化课题不同的观察方式,也许对中国学者而言又十分有意思。如果本书能够帮助照亮中国在此类研究中的某些“盲点”,并以这种方式推动中国学者与西方同仁富有成效的交流,那么它在中国的出版也就确实具有了合理性。尽管这可能只是一点微小的贡献,但如果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达成交流,作为作者,我仍将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此,特别感谢本书的译者向开先生,他在将全书翻译成文辞优美的中文的同时,还本着严谨的态度发现了德语版中的一些(印刷及内容方面的)错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中文译本实际上在原版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至少不再有那么多的错误。刘慧儒博士在有关本书内容的诸多问题上多次给予帮助,并仔细校阅了中文译本,这里也要对他表示感谢。对于书中依然存在的疏漏均由作者本人负责。 (作者卜松山(Karl Heinz Pohl)为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教授。本书德文本系顾彬教授主持的十卷本中国文学史第五卷,中译本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付梓时未收入中译本序,该序今特予本报刊发。) 原载:文汇报2011-06-2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