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历经时间考验,社会接受度、关注度高,成为影视界倚重的取巧利器。但是当前翻拍文学名著毁多誉少,抵制声浪高涨,凸显了消费语境下重拍文学名著的困境。 文学名著的传播 从印刷演进至电子的传播革命,导致形象崛起,文字衰落。虽然每年出版图书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伴随“图像时代”的到来,能够将一本书从头至尾读完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对纯粹纸本阅读的疏离之势,使得文学名著影视版甚至具有了“经典代读”的功用。以至于公众谈起四大文学名著时,多是其影视形象。1986版的《西游记》在每年的寒暑假期必播,仍然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媒体助推的“国学热”方兴未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经典名著不断被印刷、改编,以不同形式加以推广和普及。近年来,文化软实力被提至国家战略层面,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成为建构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切口,重新回归公众视野,其中中国古典文学占了很大比重,并引发社会关注。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大众文化思潮的裹挟下,就出现了消费经典的浪潮,解构与重构经典成为时尚。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不可避免地被快餐化、通俗化、大众化。从文学名著的社会传播效果来看,影视化已经成为文学经典当代传承的重要方式,以文学经典为改编对象的影视剧、《百家讲坛》等为代表的解读文史经典的电视栏目则首当其冲。《西游记》(1986)、《红楼梦》(1987)、《三国演义》(1995)、《水浒传》(1998)等四大文学名著相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影视化传播,总体上获得了多数认同,并经过屡次重播积累了广泛的观众基础,成为一代观众共同的情感体验和时代文化记忆。进入新世纪,社会文化与人们的审美观念已有很大的变迁,重新阐释经典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我国每年影视剧集的产量过剩,甚至过半无处播放,资源和渠道竞争白热化程度持续走高,制片方看重文学经典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号召力,以其全新视觉冲击,力争赢得观众和市场。2010年到2011年,《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部名著翻拍剧陆续播出,尽管收视可观,但是观众并不买账。 翻拍名著的困境 当前翻拍名著毁多誉少,收视飘红与拍砖共存,遭遇文化理解与认同的障碍。 1.文化守成者的指责 虽然经典的评定标准不一,但是作品的经典地位一旦确立,便会对此后的接受与传播产生深刻影响。对待经典的态度反映了时代精神与社会心理的特殊性,往往能够折射特定社会的文化心态及其价值观。20世纪90年代初期,无厘头等众多被贴上“后现代文化”标签的思潮,在文化守成者看来是离经叛道的。在对众多戏说、大话经典的作品批判中,《大话西游》是个例外。1994年底上映后,《大话西游》借助盗版力量和大学生群体间的口碑传播等非常规传播渠道,历经两年的低迷期,彻底颠覆师徒四人的形象才最终获得观众认同。“大话文艺很典型地表征了文化经典和文化权威在我们这个消费主义时代的命运。”世易时移,大众通俗文化势不可挡,经典大众化、通俗化、快餐化在所难免。文化守成主义者持有的敬畏、尊奉、维护立场,在当前消费语境下显得格格不入。此次第二轮的四大名著翻拍声称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创新,但是创新手段乏陈,部分细节的理解过多掺杂时下流行元素,不可避免地遭致文化守成者的指责,批评其亵渎经典、玩弄经典。 2.主流媒体批评立场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影视化传播的社会反响不同,第二轮的翻拍不仅在网络上遭遇吐口水,作为主流媒体也秉持批评的立场。一些文章指出“名著难当重拍之苦”,认为重拍“变形走样”、“不着边际”,胡乱颠覆、无情解构,难以具备担当性与审美超越性。明确“名著改编不应误读现代意识与大众审美情趣”,期望影视剧翻拍,实现经典名著的重塑,“既想乘上商业的快车,又想不落入商业的平庸,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声音固然为名著重拍有鞭策之功,但是作为“意见领袖”,主流媒体没有从国内正在摸索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作理解之批判,也未能深入追问制片人敢于迎难而上、迎骂而上的复杂社会背景。其审慎甚至批评的立场,对于其他媒体的价值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深刻地影响了民众对名著重拍的判断。 3.首因效应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本都是留有空白的“召唤结构”,其意义的生成尤为强调读者的能动性。但是首因效应的存在,使后来者做到相当甚至超越前人的阐释并被广泛认可,难度陡增。在相对单纯的传播语境中,第一波的翻拍已经成为集体文化记忆,影像人物形象被观众广泛接受,构成新的权威,对其改变很容易招致责难。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与接受心理,导致观众潜意识地倾向于以老剧标准审视新剧,而不是以原著为准审视新旧翻拍剧。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新版在声像、特效等方面有所提高,更加精确传达作品意图,这些客观事实却容易被忽视。在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因为取材于历史,想象创作的空间稍逊,新旧版的翻拍争议相对较弱,总体评价各有优长,甚至对原著的部分颠覆更符合大众的理解与接收心理而获得肯定,基本达到了多元化阐释。文学性和魔幻性强的《红楼梦》和《西游记》再创作空间广阔,争议较大。考虑到从文字到影像的符号转换,翻拍剧本身无法做到忠实原著,但是在原著基本精神和情感基调基础上创新是必要的。况且电视本质上是一个娱乐媒介,追求“愉悦快乐”原则是首要的。虽说新版翻拍剧备受非议,但是观众也享受了拍砖发泄的快感。惯性思维占了上风,多数观众思量之后更易于得出“新不如旧”的评价。 4.电视文化创新贫乏与商业利益的追逐 当前学界和观众对翻拍剧的批评,并不是批评翻拍行为本身,而是批评这些翻拍剧与当前的大众审美与期待相抵牾,种种非议凸显了影视剧创新的贫乏与无奈。最为诟病的新版《红楼梦》过多旁白,“空得原著的表象而神韵尽失”。新旧版本《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差异相对较小,争议不大,但是导致观众对新版印象并不深刻。当前的媒介生态中,电视媒体仍然占主导地位,也是全中国大多观众接受信息和娱乐消遣的首选接触媒介。《西游记》中充满后现代意味的台词背离了普通大众的审美旨趣,被调侃之余,难免被指雷人。其社会传播效果与《大话西游》迥异,关键在于电视和电影的媒介差异。二者虽然都是影像媒介,但是由于接收群体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后现代式解构的电影很容易获得大学生群体的共鸣,而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超前或者前卫的审美则很难得到认同。名著不断被翻拍、重拍,显示了自身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但是准备不足,仓促上马,企图通过炒作实现未拍先热,制造各种噱头,设置悬念,反映了影视剧创作悖离剧本核心,文化价值取向上过于追逐观众眼球的商业思维。在产能过剩的影视剧市场,名著因为其特殊性,翻拍剧很容易获得电视台播放机会,这种稳赚不赔预期,加上娱乐至上的消费文化思潮影响,弱化了对原著内涵精神的把握。 翻拍的空间 影视化传播是文学经典的传播路径之一,并不妨碍其他传播样态的存在。对于未曾阅读或者对文学名著兴趣不大的观众来说,这些翻拍剧很可能被当做一部普通的影视剧来对待,观赏只为消遣愉悦之满足。对于看过、听说过或者对文学名著兴趣稍浓的观众而言,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与原著做比较,去思考,也是其积极意义的体现。 复原与意解是改编名著经典的两种基本方式,但是面对经典内涵丰厚的文化资源,无法回避当代语境中的消费文化,其中涉及如何权衡尊重与变异、重构与消费之间的“度”,从而达成经典名著的“当代共鸣”。夏衍曾提到改编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难点在于对名著整体性把握上如何做到当代性与独特性的阐释。对于文学经典难度尤甚,“愈是伟大的文学名著,根据它所拍摄的电影每每使人失望,或者说很难满足它的每一个读者”。但是伴随媒介多元化趋势,人们阅读方式发生重大变迁,影像消费渐趋主导。“正因如此,他们不读经典但看经典,他们不求领悟经典但求消费经典。大众的消费需求成为经典重构的温床。” 当前文化消费注重当下满足,追求及时行乐。“消费文化使用的是影像、记号和符号商品,它们体现了梦想、欲望与离奇幻想”。利用经典名著进行影视再创作,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回报,也已构成了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名著重拍,应该持有宽容的态度,毕竟其目标是为了迎合和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从中获取经济效益。“重新解读是名著承传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原作的侵害并不存在,因为原著还在,其他的解读方式仍然会继续出现。”至于翻拍社会效应如何,取决于观众的接受度和时间的考验。人为阻拦重拍经典名著,从长远眼光来看并不利于经典名著的传播和影视业的发展。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经典名著重构的文化建设意义。电视剧《赵氏孤儿案》的热播,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名著改编的另一路径。赵氏孤儿在多部史书中有不同记载,并被演绎为不同的版本。它并不仅仅是一部文人著作,但流传甚广的要数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因此改编的空间较大。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也并不非忠实于某一版本,而是糅合多种因素突出“忠义”的主题,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未来的翻拍作品必须自觉规避消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可以世俗、通俗化地再阐释,但不能以庸俗甚至恶俗的姿态攀附经典名著。 原载:《文艺报》2013年12月09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