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是对事物整体的迅速把握,以最简单的白描呈现最主要的轮廓与结构,这也正好符合笔者撰写本文时的心理。2013年中国电影的动向与国产类型片的发育是分不开的。年产故事片638部,较2012年虽减少107部,但票房增长54.32%,总票房达到217.69亿,这些数据背后是产业的进一步成熟。特别应该看到,在国内电影市场进一步扩张之后,电影观众群落的构成比例也逐渐向内地城镇倾斜,这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国产类型片比进口影片得到了更多关注和偏好。这里多说一句,目前国内电影新观众的审美趣味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复杂课题。简单说来,所谓新观众,一方面是刚刚开始走进影院的内地城镇观众,一方面是年轻人,这两个维度相交织而又不完全重叠。在选择影片时,他们的共同点是迷茫,因为不确定知道自己要什么。 与观众群落变化相呼应的,是国产类型片的创作生产在这一年里有了更多的自觉。喜剧、青春、言情、动作、魔幻、惊悚等类型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更关键的是,至少在形式上,那些市场表现突出的类型片都在努力符合类型片的良性标准,这其中,有学习借鉴者,有照猫画虎者,也有画虎类犬者,可谓形形色色。但至少在力图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方面,它们都很坚定。至于讲得究竟如何,以及为什么还不够好,则是第二步的问题。本文将从作品的美学形态和大众审美趣味两者变迁的角度捕捉中国电影前行的轨迹和方向。 文化深度与娱乐诉求的矛盾凸显 2013年末最吸引眼球的电影圈事件,在笔者看来,不是《私人订制》等少量贺岁片的票房高低,而是冯小刚通过访谈、微博等途径发出的一连串激动到令人不解的声音。除开那些与影评人的意气之争外,冯小刚所说的一种“困惑”更加耐人寻味:随便拍数月的影片一周票房过5亿(且还在增加),认真拍数年的影片(显然指《一九四二》)却无人喝彩。 冯小刚这两部贺岁档作品的际遇可看作一个标志,但所标志的意义则一言难尽。其一似乎是影片深度的进一步消解,于是文艺片和艺术片在2013年里继续遇冷。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年初曾引起影评界热议甚至论战,年末时已少人提及。其二似乎是与他同代著名电影人2013年成为其休整年,正积累能量冲向2014的舞台中央。2013出场的几位中,冯小刚的《私人订制》在形式和创意上均无新意,徐克的《神都龙王》老态龙钟而又强打精神,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则要借助日本电子游戏的桥段来完成视觉高潮。 与之相对应的,是几位年轻创作者令人瞩目的成绩:继上个贺岁档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创下华语片最高票房后,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等都赢得了高票房和高关注度,媒体和大众于是浮想联翩:期待新一批电影人能早日成熟成为中国电影的主力军。 尽管这种想象距离现实很远,但也确实反映出人们对中国电影新形态的期待。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期待,当我们仔细打量新人新作时,又不能相信他们真有如此实力和准备。这些新人新作共有的特点,一是追求时尚,标榜青春,于是都市景观和娱乐冲动往往成为影片刻意呈现的内容;二是追求所谓国际范儿,但皮相上的国际范儿和精神里的国际化相差之大,好比国产达·芬奇家具和宜家家居;三是价值观混乱,或没有认真思考过价值观的问题,尽管那些浅薄、无知、自私被冠以真诚之名,也依然不能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行为规则,这也是招致指责最多的部分。主创者的自恋感伤情绪远远多过对外部世界的用心观察和思考,于是导致在形式方面明信片或时尚摄影风格多过电影化的思维,叙事时煽动情感为主而情节细密程度远远不足。观看这些影片如同旁观未成年人在玩一场华丽到任性的游戏,满是虚幻而无力的喧闹。其中,商业大片《富春山居图》挟明星阵容、卡通造型、游乐场特效等要素无比怪异地横空出世,该片可谓这场喧闹的极端信号。而徐峥则是个难得的例外,他很清楚自己的作品与杰出的距离,并且能从产业市场的角度来解释自己创造的票房成绩。遗憾的是,像他这样懂得反思的年轻创作者太少,更有无数亢奋的制片商在2013蜂拥而至,企图炮制各种囧。 回到冯小刚的困惑,他本人在电影节和票房上分别斩获很多,但他耿耿于怀的,也正是为什么不能二者兼得?冯小刚和票房新贵们作为中国主流商业电影创作者都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实现作品的文化成色与商业成功的完美结合?这个问题当然存在许久了,在中国电影的现实里,文化深度与娱乐诉求近年来渐行渐远,而在2013年,随着国产类型片的市场空前井喷和类型片品质遭受空前质疑,那种近乎二元对立的格局更加严重,成就了冯小刚的困惑,也凸显了中国主流电影运作中的焦虑,因为成功的主流电影必然是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赢得观众的心,是贺拉斯所谓“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似乎有所提升的对艺术片的关注度 好在市场规律正在逐渐发挥出击破泡沫的能力。2013年,一度被夸大的档期效应现出原形。情人节、国庆、双十一、贺岁等档期要么不再有批量影片扎堆,要么扎堆后泥牛入海。浏览网络上对档期片各种“神吐槽”就会明白,观众并非对档期无感,而只是对档期内苍白的影片无感甚至反感。特别是情人节和双十一两档,网友们以一句“不作死就不会死”尽显对一些言情片矫揉造作、纠结郁闷的批评。反过来看,这些看似刻薄的批评其实仍然出自对档期优质影片的期待,如果被制作方误解为“档期已死”,那就真是另一种悲哀了。 2013年,艺术片在市场上所占份额仍然小得令人唏嘘,但却成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更多关注。 如果说以往大众对艺术片的反应是“没听说过”,这一年里至少进化到了“虽没去看,但听说过”。《万箭穿心》以平民题材、写实手法和精彩表演成为其中佼佼者,《她们的名字叫红》呈现出国内艺术电影作者具备的本土化与全球化双向视角,《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唐皇游地府》的先锋意识和超现实手法更令人对国产艺术片的伸展空间有更多想象。相比起许多文艺片的不伦不类,艺术片自觉的独立身份(而非投靠权力与金钱)、思想坚持(而非人云亦云)与发出声音的努力(而非顾影自怜),都令人刮目相看。视野放宽一点看,迟到的《无人区》虽不符合艺术片的严格定义,但却也有意无意共享了国产艺术片的边缘命运和公众认知。也是在这一年里,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关于建立艺术院线的探讨和呼吁声音也逐渐多起来,并且有了起步的迹象。 港台电影的短板 考虑到香港电影北上的势头和影响,这里也有必要探讨港片过去一年里的表现。美国学者波德威尔曾概括上世纪港片风格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沿用此语来看今年的港片,不妨说“仍然过火,强作癫狂”。《盲探》《风暴》《扫毒》《四大名捕2》等片力图在原有港片基础上突破和升级,但由于与社会现实、历史传统、当代人心态等都不能相契合,单凭影星表演和奇观堆砌都无法弥合叙事上的裂隙。相对而言,《狂舞派》《激战》和《毒战》分别靠类型新探索和现实新观察有所收获。窃以为港片的未来,不学、不思、不变则穷,勤学、深思、善变则活。 台湾作品的引进一直很少,年中的《逆光飞翔》和年末的《千锤百炼》让观众对台湾电影人的努力和水准有少许印象,“金马”50年的一些讯息也吸引业内人士和影迷的一定关注。尽管近两年台湾电影的创作势头和人才涌现令人瞩目,但李安措辞委婉的建议可能仍然是台湾电影人需要倾听的,以笔者的理解,就是在华语电影的理念下,实现专业产业的输出。事实上,台湾电影在精致度和完成度这两个标准上、以及在本土化和原创性两个方面,都正足以济大陆电影之短。另一方面,台湾艺术片创作曾出现的极端面目和本土文化至上的迷思,也正可作为大陆电影高速扩张进程中的别样参照。 重回电影美学的思考和实践 如果要做一个比喻,与中国电影——以及含义更为深广的华语电影——相关的各方力量在合力箍一只庞大的桶,每一片木板都不能是短板,每一条铁框都少不得。当没有箍好时,甚至要重箍,而不能将就。然则中国电影这巨桶的理念何在?笔者看来,在工业和后工业的大时代背景下,还是要重回电影美学的思考和实践。年末听说圈内一个段子,据说某投资人把《一代宗师》当作视听语言的反面例子来鄙视,同时对《小时代》赞美有加。“沉郁苍凉”竟然输给“沉鱼落雁”,美学失范、迷失、沉沦至此,才是2013年中国电影最值得警醒的事情。 中国电影行业以为类型片与美学无关,太轻易地抛开本体探讨和美学规范,殊不知类型片恰恰最需要以电影经典美学为根本。另一方面,不仅许多创作者,不少影评人和研究者也不甚重视看似老旧的美学问题,他们急着跨入历史、文化、心理的维度。这并不错,只不过在中国电影当下的思维乱局中,学术的前卫姿态未免有些失焦了。 市场的泡沫固然危险,但从中国电影的体量来看(逐年扩大),特别是从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商品的属性看(需求很大),并不多么可怕。但电影圈各种迷思狂欢形成的泡沫,窃以为在中国电影未来前行路上才更危险。 中国电影的问题从更阔大的文化史坐标看,是整个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及建构的组成部分。在思想、伦理、美学的问题上,更是此三者演进变迁进程的显现。以当下的情势看,中国电影界中尚无可以引领思想风气之先、擎中国当代文化进军大旗的人物。这都是时势使然。 原载:《文艺报》2014年01月0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