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票房狂欢:年轻一代的文化幼稚病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顾骏 参加讨论

    强烈的“同龄认同”造成“80和90后”群体的内在悖谬:他们以有“个性”自诩,又明显缺乏自信,否则需要什么“认同”?其典型表现是“偶像情结”和“粉丝心态”这一枚硬币的两面。
    电影作为工业化时代的文艺形式,需要“票房大卖”,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让商业,特别是唯利是图除了票房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在意的文化商人主导甚至支配中国电影,只怕最后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一个有“产业”而没“文化”的电影行业不会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铭记”的成就。
    2015年暑期档,被各路媒体推崇为“中国电影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个档期”,理由是在《捉妖记》《煎饼侠》和《大圣归来》的带领下,7月中国电影票房冲到了54.9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内地影史单月票房纪录,仅这3部影片的票房就超过33亿元,“一扫今年上半年国产片的颓势”。在一片叫好声中,依稀能听到一些“严肃”影评对热卖影片不足之处的评论,但大多以“瑕不掩瑜”轻轻带过,显然也认为影片的票房之“瑜”足以掩盖影片本身之“瑕”。如此纯粹以票房论英雄的观点成为主流,难免让人怀疑未来真有人写内地电影史,即便承认这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但其理由是“票房创纪录”之难得,还是把票房大卖当电影史里程碑之荒唐?电影除了卖钱,可还有自身的价值和品味?
    一、“唯票房论”下影评的终结
    把票房当作评价电影的首要标准,如同彻底解放了影评人,从此写影评不用顾及其他,电影剧本好不好,有没有内涵,导演创造力如何,表现是否有创意,演员演技如何,是否只靠粉丝或者颜值,电影语言丰富否,镜头表达得当否,如此等等,一概不用考虑,只要奔院线而去,核查票房数据,“硬指标”下影片高下立判,“奥斯卡奖”得主径直走红地毯就是,何须什么评委会?不过,世间万物有一利必有一弊,发明如此省事省时的办法,恐怕影评家是在为自己的行当做“掘墓人”:当影评成为“傻瓜相机”一样不用动脑子也能干的事情时,以后影评是否还能存在也就成为无需回答的问题。
    即便以后不劳影评家再讨论影片质量本身,但这几部影片何以大卖,还是可以讨论的。是因为档期安排巧妙,别的电影被打入冷宫,而观众偏偏这段时间不看电影就没法过,所以某几部电影自然热卖?还是因为电影宣传做得好,不管电影本身好不好,都能热卖?“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是酒不香,吆喝吆喝还是有效果的。如果允许不择手段抓票房,那办法肯定会比问题多。在不分级的内地电影市场上,仅仅放松审核尺度,相信单凭“苍老师”的粉丝们就能把票房做到天上去,今天一些影片“车震不够马震补”,玩的不就是这一出?当电视行业牢骚满腹,指责“收视率乃万恶之源”的时候,电影界却推崇“唯票房论”,这影视不同步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
    二、票房大卖原来只是人口现象
    明眼人都知道,这几部热卖影片的真正成功之处无非投今日内地电影市场主流消费者之所好,观众的素质决定了电影的水平,观众的口味决定了电影的品味,观众的生存方式决定了电影的生产模式。所以,从《泰囧》以来的“现象级电影”辈出的盛况,不是电影现象,更不是艺术现象,甚至也不是经济现象,而纯粹只是人口现象:二战之后美国出生的“婴儿炸弹”决定了牛仔裤和可口可乐的兴起,同样,中国“80和90后”这两代人,催生了当下内地电影市场的火爆,助长了电影生产模式及其“唯票房论”。
    所谓“80和90后”不是一个公元纪元概念,生在20世纪80或90年代不会让人具有某些天赋异禀,好像人类刚刚发生了一场基因突变似的。让“80和90后”同以前世代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社会的几大变化,而今日电影的“票房大卖”恰恰就同这些变化及其衍生效应有关。
    决定“80和90后”的第一个社会变化就是作为国策的计划生育。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独生子女一代”,其主体就是“80和90后”,如今他们成了电影票房的主力军。今年7月,全国影院的观影人次约1.6亿人次,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大圣归来》《煎饼侠》和《捉妖记》 的观影人群年龄结构相似,大多为21-30岁之间,正是“80和90后”所在的年龄段。
    作为“独生子女一代”,“80和90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兄弟姐妹过渡,只能同作为成人的父母直接相处,但无论从智力还是心理上,这种接触不仅困难,还令人不自在。为此,年幼的孩子自然倾向于在同伴中寻求认可和认同。以前的世代,都没有“80和90后”那样强烈的“同龄认同”倾向,今日充斥大小银幕的“小鲜肉”与此有关,《大圣归来》 主要靠同龄观众“自来水”传播而赢得票房也与此有关。
    强烈的“同龄认同”造成这个群体的内在悖谬:他们以有“个性”自诩,又明显缺乏自信,否则需要什么“认同”?其典型表现是“偶像情结”和“粉丝心态”这一枚硬币的两面。“80和90后”既以拥有自己不同于以前世代的偶像———主要是同龄人偶像为标榜———用来显示自己的个性,但在同龄群体中又狂热追捧共同的偶像,甘愿成为其麾下毫无个性的“粉丝”。而偶像的选择标准之肤浅,没有内涵,也没有原则,“颜值”成为最高价值,有没有演技无所谓,“追随”成为最高原则,是否抄袭都无关紧要。
    “80和90后”这一特点为商家所利用,催生了近年来持续高涨的“粉丝经济”。眼下多少电影不用创意,不用演技,只要偶像归位,粉丝就会齐刷刷地掏钱买单?明星制虽然是电影行业的发明,但电影无论如何总是艺术门类的一种,演艺始终是星光点点的内置燃料,而在当下中国内地电影包括这些热卖影片中,最突兀的恰恰是粉丝对偶像如影随形的盲目追逐。从电视选秀到电影用秀,比较一下“老戏骨”与“小鲜肉”,演艺圈的空心化还需要论证吗?不会念白,没有做工,甚至连表情都缺乏的“演员”迎接着一拨拨粉丝招朋呼友结伴而来的朝拜。如此票房大卖,卖的是粉丝,卖的是无个性,还会有电影特别是作为艺术的电影吗?只有印钞机。
    “80和90后”缺乏系统性认知结构的特点在热卖影片中也有充分体现。《大圣归来》中,不说少年唐僧“江流儿”的偶像竟然是叛逆造反的孙悟空,真不知高僧的慧根去哪里了,就是孙悟空本身成名也在于西天取经得成正果,否则谁知道这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如此时空乃至因果颠倒,在缺乏思维系统性的“80和90后”那里丝毫不成问题,因为缺乏系统的逻辑训练,他们更习惯于毫无逻辑的“穿越”。不受任何物理学规律制约的“穿越”正成为中国内地网络小说家和影视导演救场的灵丹妙药,不但可以掩盖他们的逻辑混乱,还能促进同样逻辑混乱的“80和90后”买单。“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在哪里也没有在随处可见的“穿越”中得到更好证明。
    《煎饼侠》除了模仿传统京剧插科打诨时抓哏和穿帮,让真人在剧中讲真话,玩了一把传统与今日的“穿越”之外,大量使用段子的形式,推进故事情节,只因为段子恰恰是最适合“80和90后”“碎片化”思维之消化能力的精神食物。若非深知这一点,并针对“80和90后”所好,度身定做,如今怎么会有那许多不同文艺形式的从业者纷纷向段子手致敬?
    三、阶层固化造就“屌丝情怀”
    年轻人普遍获得进大学深造的机会,这当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只是情绪饱满地进了大学,临到毕业时才发现,当初让“80和90后”忍受题海煎熬的“成龙成凤”指望,早已因为大学扩招、文凭贬值而成为空中楼阁。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已占到每年新增劳动力的50%,毕业生的起薪甚至低于出苦力的农民工,另一方面社会阶层固化,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出身更不用说山沟沟里的穷孩子,即便赢在了“学习的起跑线”上,照样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到如今的创业板上市,不仅同为创业者,身价差了一万倍,门槛更是高了不知多少。城市楼房的天价与王思聪手握父亲给的五亿元“上当费”,让所有草根青年为之气短。最恶俗的网络热词“屌丝”盛行不衰,《煎饼侠》的走红就借助了团队原来制作的《屌丝男士》所积累的人气,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80和90后”虽有不甘但已无奈的心态。
    缺失了抗争和奋斗的志向和心力,构成草根大学生主体的“80和90后”,开始大规模回归高中和大学时期浸淫其中的心灵鸡汤,“屌丝逆袭”一时成为票房法宝。《煎饼侠》的励志故事,在格局狭窄这一点上,同《小时代》没有区别。而《捉妖记》中对人妖之分的暧昧,也同“80和90后”缺乏身份自信,既不认同“高大上”的人,也不认同“矮矬穷”的妖,彷徨徘徊中,只能在凶人萌妖之间玩“模糊策略”。尽管如此,心有不甘的“80和90后”依然祈求天降“恩主”江流儿,释放自己,再激发自己从武功全废的孙悟空那样无能无力的状态中奋起。
    “80和90后”的“屌丝”状态和情节令人同情,电影从诞生起就被称为“鸦片的长河”,在“眼见为虚”的电影院里舒缓排解一下,对他们是人文关怀,对社会则可以起到促进生产、维护稳定的作用,毕竟他们明天还要上班。关键是如此小格局的制作一统中国电影,难免让没有类似情结的人士窝火憋屈,所以才有年长世代对所谓“电影进步”及其票房创纪录不以为然。当然,如果宗旨就为追求票房,那只能盯死了“80和90后”,不但因为他们是院线电影的消费主体,而且确实最容易打发:做给“屌丝”看的电影本来就是电影中的“屌丝”,何需花费那么多的智力和财力?
    四、产业大好背后的文化危机
    中国社会的另一个重大变化只能是互联网的诞生。对于具有强烈的同龄认同,且思维和生活都高度碎片化的独生子女一代,互联网无限扩大了他们同龄交往的范围。互联网社交让“80和90后”如鱼得水,更让瞄准“80和90后”这一特点的《大圣归来》如鱼得水:所谓“票房逆生长”不正是“80和90后”不断刷屏之下病毒式感染的结果?
    “同龄认同”的“80和90后”相信“口碑”,特别是朋友圈的口口相传。但许多人一定知道,今天不但有电商,而且有“微商”,熟人交往已成为商家推销的重要战场。看看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叫好的文字,多少是这三部影片观影者的自发赞许,多少是人为设计场合下写手的命题文章,只要有点文字常识,稍知网络营销的人,都能够辨别出来。
    然而,偏偏是这类理应不符合处在“21到30岁”年龄段,好歹已经成年并且差不多一半上过大学的“80和90后”心智成熟状态的内容,成为几部影片的必杀技。原因就在于不管推销商品质量如何蹩脚,网络营销都有能耐通过鱼目混珠的软文、故弄玄虚的煽情叙述,再借助熟人圈子形同传销的口口相传,而令有“同龄认同”倾向的“80和90后”悄悄中招乖乖掏钱。
    总而言之,内地电影“创造历史”与其说是电影制作人的成功,毋宁说是网络营销客的成功。当下中国正高扬“互联网+”的旗号,可至少在2015年7月份,哪种创新都没有电影行业取得的成功大。现在的问题是,既然电影制作人的风头都被营销专家夺去了,那电影票房是否创纪录同电影本身又有什么关系?如果关系不大,那中国乃至世界又怎么会承认这个“档期”具有电影史划时代的意义并“铭记”之?更让关心中国内地电影事业的人士郁闷的是,面对作为人口现象的“80和90后”观众,除了创纪录的票房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可以指望的吗?
    电影作为工业化时代的文艺形式,需要“票房大卖”,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多年来拍的电影大多不受人待见,今年上半年还落得“一片颓势”,现在出来几部能让市场接受的影片,影评人为此说几句“可喜可贺”之类的话,也不为过。只是不要忘记仅仅卖座绝对不是电影的全部目的,更不能仅仅因为卖座就不知道何为好电影。在一片为票房叫好的声音中分明可以听出电影投资和制作商为后续票房而故作惊喜的“娃娃腔”,目的无非借票房好来证明电影好,再以电影好招徕票房好。如此商业策略无可厚非,但让商业,特别是唯利是图除了票房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在意的文化商人主导甚至支配中国电影,只怕最后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一个有“产业”而没“文化”的电影行业不会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铭记”的成就。
    原载:《文学报》2015年08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