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动词 丹增(藏族) 我推崇文化。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是什么?不是别的,只有文化。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曾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必须变得更有动态性,更注重未来取向。一个国家或民族,什么能使她真正的强盛?或者说她用什么能够打败别人?是经济发展么?是科技进步么?有可能的,但最终能够打败别人的只有文化。文化,曾使我们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所以,十七大提出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那不是随便提的,因为只有中华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才能真正振兴中国。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作家、成为一个文化人而感到骄傲和责任重大。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研究文化,可能会写一本相关的书,来记录我对于文化的思考。 伟大的新起点 晓雪(白族) 2007年12月31日,从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上传来了嫦娥一号的特殊语音:“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雪域,让我们同声歌唱美好生活。” 2008年元旦的夜晚,我仰望星空,感到整个天宇是那么宁静、和谐。我的耳边又响起另一个豪迈、洪亮而又难忘的声音: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2008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布署的第一年,是“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将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这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各条战线、各项事业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国少数民族作家的队伍空前壮大,文学作品的数量也比30年前有数倍甚至更多的增长,但在我们繁荣兴旺的出版物中,看过就扔的文字快餐还相当多,思想上有深度、艺术上有创新的精品力作还太少,对改革开放30年突飞猛进、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反映还远不够精彩。我想,在这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这些从事写作的人,应当更好地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更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写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高质量的好作品。精神产品,质量第一! 怎么无愧于2008年,无愧于这伟大的新起点,这是我们应当考虑的。 向着阳光走去 冯艺(壮族) 一阵阴冷过后,2008年的春天有了阳光。年年岁岁,人们都在总结逝去的日子,向往新鲜的日子。2007是我向生活问学的一年,我倍感充实。面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寻找一种精神,就像长期行走在山野,看到那些无名小草,宁静而坚韧。我喜欢明净,喜欢在阳光和清净中,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 ,我出版了散文集《红土黑衣》,试图以自己的生命体验,揭示壮族地区的文化底蕴,展示壮民族淳朴、本真的状态,探问其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成因与世道人心。踏足于岭南大地,就是这笔珍贵的自然、人文遗产的享有者,无视这些资源,终将使我无地自容。 文学与世俗、与功利无关,文学需要我们直面困境的勇气和沉静写作的韧性。2008年的春天来了,我将继续致力于本土文化的挖掘,将出版一部反映长期被压抑和被遮蔽的边地文化的散文长卷,把那些像深藏的地下水一样滋养一方百姓的边缘文化与生活,鲜活地表现出来。我想,只要坚持下去,把自己的脚印踩得正直而沉实,就很不错了。 2008年的春天来了,我只想永远向着阳光走去。 盛世,青春和热血 白涛(蒙古族) 这是怎样的年代, 我们唱出了怎样的歌声? 2007年过去了,尚可自慰的是前一年漫游北疆时受到的激发,计有《遥远又遥远的唐努乌梁海啊》(长篇散文)、《一支草笛的乡愁》(散文)、《阿尔泰随想曲》(抒情长诗),以及已持续多年的对膝下故土心上故乡的深情抒写。散文《遥》对自古属于中国的北方唐努乌梁海地区及其土著民图瓦人的历史际遇作了梳理,而对吾土吾民的深情抒写则有散文《漫漫风沙落,渐远赫连台》和抒情长诗《萨拉乌素源流》。 想起30年前的隆冬时节,我刚20岁出头,考入了本地一所师范学校,报到那天恰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草原钢城漫天飞雪,天空中回响着又一次“解放”的春天的消息,那一刻的心潮澎湃怎能忘记!而这30年,也正是我习作新诗所走过的苦乐酸涩的心路历程…… 30年来,诗歌伴我走过青春步入了中年。欣逢盛世,三生有幸。作为一个写作者自有着个人的担当,他的文字当中自然会有着时代的信息,把自己最真实自然的感受、把自己的血流和体温交给时代和读者,便是我今后惟一的渴望。 把自己独有的歌声唱出来吧! 苏美尔与2008 叶梅(土家族) 岁末的一天,从电视上看到了苏美尔。古老的苏美尔文明,与同样古老的中国文明并驾其驱。可现在,在我们眼前,穿越了两千多年时光的,只是一些残缺的跟太阳光泽一样金黄的沙墙和一根黑色的石柱。神秘的两河流域曾有过的至高无上的君主以及那些惊天动地的战争,都一一灰飞烟灭,只有这些刻在沙墙和石柱上的文字,无言地叙述着曾有过的辉煌。 于是想到,时光的荡涤真的是所向披靡。 金黄色的沙墙仿佛还透着新鲜,古人抚摸的掌印清晰得就像是昨天。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就不能不想到明天。 明天,两千年以后,人们会怎样看待今天——比如2008呢?中国的古老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东西,有的甚至嚼都嚼不烂,反倒不怎么去嚼它了,我们或许应该去里面寻找像苏美尔那根黑色石柱上的刻划,那些经历了时光的摧毁而终能留存的,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吧。就如因为地球的变暖,人们不得不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现原来我们制造了那么多的垃圾。文学的生产似乎也同样如此。虽然时光可以将那些垃圾冲刷掉,但毕竟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2008。 诗歌犹如果子一样结在树上 倮伍拉且(彝族) 2007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最让我难忘的是在八月炎热的日子里,去了凉爽的青海省西宁市,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那些凉爽的日子里,有青稞酒,有手抓肉,浓浓的诗情、诗意与美丽纯净的青海湖一起荡漾。 于是我写了诗歌,也写了《诗歌犹如果子一样结在树上》这篇文章。我想表达的是我和大凉山以及大凉山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很像一棵树,树上结满了芬芳的果子,果子的名字就叫诗歌。 在大凉山,在我和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日常生活中,诗歌无处不在,如同阳光,照耀着我们;如同空气、水和食物,滋润我们、养育我们。这些比喻毫无变形和夸张。因为大凉山浩如烟海的彝文典籍,都使用诗体语言进行叙述。诗体语言不由分说地将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天文、地理、医学染上了文学的色彩,使之拥有道不尽的诗意。面对大凉山彝文典籍,首先面对的是诗歌,然后才是其他。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诗歌也终日陪伴着人们。一个人在山上行走,要唱着歌;两个人在两座山上放羊,也唱着歌交流;一群人在田间地头劳动,歌声就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了。葬礼、婚礼、火把节等日子里,人们聚集在一起,诗歌就汇成了海洋。在大凉山,诗歌之树常绿,诗歌犹如芬芳的果子一样结在树上。 2008年,我的家乡大凉山也会有许多焦点、亮点、热点,我深情而诗意地等待着。 丁亥感言 李传锋(土家族) 丁亥年可圈可点,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奥运准备、嫦娥一号、社会改革等等,过去的一年,将以各种印记深深地铭刻于人们的心底。 岁中,我从“岗位”上退了下来。60年真如白驹之过隙,前20年,在困苦中以学习为业;中40年,先文革,后改革开放,四海翻腾,夜以继日,工作为主。呜拉!从今往后,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了。 古人曰三生有幸,我一生有三幸:一幸结缘文艺界,在《长江文艺》任上,见证了湖北文艺事业从文革的浩劫中重生,亲历了湖北省文联的百废重兴。而在数十年的编辑工作,更有幸在碧野、姚雪垠、徐迟等大家身边工作,结识了省内外众多的作者和艺术家,播种了真诚,收获了友谊。二幸事业有成,在《今古传奇》主编任上,我们创办出了一份真正大众的文学期刊,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期刊集团!三幸官当得清廉,在一个好党组的帮助下,文联机关有了团结向上的气象,工作更得到了充分肯定。 命运是公正的,赐予我三幸,也赐我以大憾,数十年一直陷我于从文还是从政的矛盾之中。在全国少数民族作家中,也算一个出道较早之人,几次都有从事专业创作的可能,但我未能及时决断。在当官的诱惑面前,好友曾说,培养一个文官易,培养一个作家难。今日始悟。 金猪已过,银鼠大吉,2008年铁定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年代,除了“看奥运”这件大事,再一件大事,我将重新拾起我的小说,重新认识曾经熟悉的农村,为我的小说寻找素材。还有一个梦想般的任务,我要去写一下我的土家族,我想用较长的篇幅去审视一下土家族曾经辉煌的历史。 我的写作将是个人的,远离喧嚣,悠然自得。 春在枝头已十分 高深(回族) 2007年,装载着365个沉甸甸的日子走进了史册。 这一年,有些词汇的使用频率极高,如“十七大”、“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反腐倡廉”等等。与之比较,这一年的文学倒是相对冷静,不知是文学持重了呢,还是作家更沉得住气了? 当然,这一年的文坛仍然好戏连台:鲁迅文学奖、儿童文学奖;从省市到京城,力作层出不穷,作品研讨会接二连三;“青创会”检阅了文坛新军,显示了蓬蓬勃勃的文坛明天。值得一提的是《文艺报》每月增出一期“少数民族文学专刊”,开辟了发表园地、开阔了作家视野,也体现出中国作协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视。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2008年肯定是中国文学大有作为的一年,我不大担心作家们写不出“五环”佳绩,倒是有一些其他想法。今年的奥运盛会上,每个中国运动健儿都想在运动场上一显身手。我奉劝国人,从现在开始,就给教练员、运动员调整心态、释放压力,以一种平常心、像对待历届奥运会那样对待这一届奥运会。不要把“奥林匹克精神”世俗化,不要以得金牌的数量作为衡量主办奥运会的成败。 回头盘点自己的2007年,我大约在各大报刊发表了十几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及杂文随笔。2008年,当百尺竿头,躬身执犁,耕耘收获。 祝愿与憧憬 关纪新(满族) 辞旧纳新之际,人人都在感慨时光如梭!这应当说是件好事,大家日子普遍好过了,方才有了过不够的感觉,希望韶华常驻。年轻的朋友可能不信,人的一生也不总是有把时光留下的欲望,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差不多都曾有过度日如年的体验。 辞旧纳新的日子口儿,该做的,是或公开、或默默地表述一两件心愿。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研究者,也想在这样的时刻释放两句心间的念想: 一呢,祝愿各个兄弟民族的父老乡亲吉祥幸福——祝他们不但物质生活日益阔绰,更祝他们的精神生活富足圆满;期望我们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族群,都能享受到自身优秀文化带给他们的光荣,推进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开创多元一体的新辉煌。二呢,是期盼着我们的学界朋友,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站到时代的高度上,不断地将自我文化观念科学化。也许,当我们普遍建立起来一种完美的中华多民族文化史观之际,我们的学术研究还会取得更大更新的进展。 我是个“共和国的同龄人”,按照老年间的说法,2008年当为“六十初度”。身为一个少数民族学人,希望我的祝愿、我的憧憬,不光是对这新的一年而言的。 不可忘怀的30年 向本贵(苗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30年只是匆匆的一瞬间。但在中国,她却让人们不可忘怀。从1978年到2008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中国变得富裕了、强大了。中国的文学,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到如今的百花齐放、满园春色、斑斓多彩、万紫千红。中国作家满怀激情,书写我们伟大的祖国,书写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我曾在农村生活20多年,我的心一直没有离开农村、离开农民。我的作品大都是写农村的、写农民的。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群众,我就觉得如鱼得水,觉得有灵感、有冲动。新年的脚步款款走来,提示我又该有新的打算、新的起点。但有一条是不变的,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我将牢牢记着,为农民群众而写,写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写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写他们与我们共和国步伐一致地走向美好的光明与未来。 好好接着写吧 飞鸣镝(仡佬族) 第七届青年作家高研班的日子眨眼间就过去了。起初,我们没把时间这个东西放在眼里。我们办沙龙、搞晚会、打乒乓球、大杯喝酒、大声唱歌……我甚至在同学们的蛊惑下起了个笔名,叫飞鸣镝,打算从此不叫王华了。 总之,我们只顾着乐了。乐完了回到自己那间小屋,打算静静地写一会儿。但脑子仍顽固地惦记着和同学在一起的那份快乐。 可是我们突然发现,新年要到了!“天啦,我们要结业了!” 那天晚上,我们不说段子了,也不唱歌了。不约而同的,我们都说起了自己,说童年,说爱情和婚姻,说自己为什么爱上了写作。此后,同学们都静悄悄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刻苦写作。抽掉很多烟、掉了很多头发都不在乎。当我们收到新年祝福短信的时候,我们把眼睛抬起来,找一双同学的眼睛对了,鼓足勇气笑一笑,说:“接着写吧,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rdquo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