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鲁迅与书目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顾农 参加讨论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录入陈宏天同志的《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一一书目》一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不少目录学知识,其中曾提到鲁迅,说“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善于利用各种书目,还编过多种书目。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请鲁迅指导读书,鲁迅给他开了一个书单。”鲁迅与书目的关系,他这里讲得很扼要。现在我们略为具体地介绍一下。
    一、鲁迅如何利用书目
    书目首先是一种检索工具,掌握并利用书目是读书治学的入门功夫。鲁迅深知这一点,一向十分注意充分利用各种书目: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人藏书目录、专题目录、特种目录、出版目录及目录专著。充分利用书目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开阔眼界,掌握门径,得到种种方便和好处。
    例如研究中国小说史,首先就得摸清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小说,这就先要查阅史志目录。中国古代历朝的史官在修史时往往根据同期的国家藏书。列出专篇以记录一代藏书之盛,有时还加上按语,说明有关情况。所以,对《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主要史志书目,鲁迅都十分重视。他辑校的《古小说钩沉》,包括古小说三十六种,即依史志著录的情况分为五部;《中国小说史略》也十分重视运用目录学的方法,其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就是《史家对于小说的目录及论述》。
    官修目录一般指史志以外的官方目录,也是在国家藏书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著名的有唐朝的《群书四部录》和清朝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等。鲁迅对四库书目十分重视,上述《中国小说史略·史家对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一篇就从四库目录中引用了不少材料并作了深入的述评。
    私人目录虽不如官修目录那样宏大完备,但往往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鲁迅也相当重视,曾亲自抄录过《遂初堂书目》。在小说书目方面,由于封建正统的文艺思想作怪,史志及其他官修书目一向不录白话小说,而私人目录如王圻《续文献通考》、高儒《百川书志》、钱曾《也是园书目》等等,倒都有一些零星的记载,于是成为研究小说史的重要参考材料。宋、元以后,私人藏书目录越出越多,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作用。。迅在校勘研究《嵇康集》时,除利用史志目录、官修目录以外,又充分利用了晁么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叶盛《菉竹堂书目》、焦竤《国史·经籍志》、高儒《百川书志》、祁承?《澹生堂书目》、钱谦益《绛云楼书目》、钱曾《述古堂藏书目》、洪颐煊《读书丛录》、朱学勤《结一庐书目》、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江标《丰顺丁氏持静斋书目》、缪荃孙《清学部图书馆善本书目》等许多书目,从而彻底弄清了《嵇康集》流传的情况以及该书卷数及名称变迁的轨迹。
    鲁迅对古今各种公私书目有全局在胸,了如指掌,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就大大有助于他研究并解决种种学术问题。
    由于术业有专攻,中国古代专题目录也很发达。辛亥以后到“五·四”之前,鲁迅曾一度潜心研究金石碑帖,这时他便充分利用了《汉石存目》、《陶斋藏秦汉瓦当文字目录》、《越中金石记目录》、《越中金石刻目录)等书目,至于王昶的《金石萃编》则更是案头常备之书,鲁迅对此书且有所订正。此外鲁迅还从《畿辅丛书》中辑录有关材料,整理为《直隶现存汉魏六朝石刻目录》,有了这份目录,搜集河北省(直隶)各地碑碣石刻的拓片,便可以纲举目张了。
    所谓特种目录是指性质特别而又不限于某一专业的目录。中国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丛书问世,明清尤多,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过:“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该群籍,蒐残存佚,为功尤巨。欲多读古书,非多买丛书不可。”为了更好地利用丛书,最好有详细的子目供检索。鲁迅曾手抄过五十多部丛书的详细子目,供自己使用。附带一提,1959年至1962年上海图书馆印行了《中国丛书综录》三册,收录更为齐全,用意也是一样的。
    出版书目是近代出版事业发达以后才有的,鲁迅对此种目录一向十分留心,经常了解出版动态,以便选购图书。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已注意及此,例如他珍藏多年、最后送给殷夫的那两本德文本的裴多菲的集子,就是看到了有关书目后,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买来的。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鲁迅留日时开列的一份打算购买德文书的目录,就是从希尔格出版社、格辛出版社、托伊布勒出版社、奥托·亨德尔出版社、克维勒和迈耶出版社的出版书目中选定的。回国后鲁迅也经常留意国内外的出版目录,选购了大批图书,例如他曾向日本函购过许多书,又如1934年他打算买嘉业堂所印书,便先行向老友许寿裳索阅该堂所出的书目。
    中国目录专著最要紧的有两种,一是乾隆时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这是解题目录的集大成者,另一种是清末张之洞的《书目答问》,这是最切实用的版本目录。鲁迅很重视这几部书,自己读,也多次向读者介绍。解题式书目可以作为书评的汇编来读,十分有利于扩大知识视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一万多部古籍作了考订和评论,乾隆以前的重要著作大抵均已包括在内;《书目答问》完成于光绪元年(l875年),列出的书虽然只有二千余部,但多收四库书成立以后的新著及新出的古籍校注本,且对所收书籍的版本有简要中肯的说明和评论,极便初学,合于实用。了解中国古典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的向导。1927年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讲演,曾建议学生们在课外广泛地读书,特别提到如读古书,可以“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而已集·读书杂谈))。鲁迅的这一指点至今没有过时,因为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一本更新的著作可以取代《书目答问》。
    书目不仅可以用作读书治学的入门工具,它还有多方面的价值,鲁迅也正是多方面地充分加以利用的。例如细读书目有助于鉴别古籍的真伪和年代。《西京杂记》一书的作者有异说,鲁迅订为晋人葛洪撰,就是依据了《旧唐书·经籍志》。细读书目还有助于考证某些古籍佚失的时间,例如裴启《语林》,鲁迅指出它“至隋而亡”,根据即在《隋书·经籍志》;鲁迅又说殷芸小说原有三十卷,至隋仅存十卷,亦据《隋志》。
    更重要的是,古籍目录的分类方法以及它的小序、提要,大大有助于人们认识某家某派的渊源传授,理清思想文化发展、兴衰、变化的历史。鲁迅运用书目极其重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同时还开创性地利用书目研究古人某些观念的变化。例如哪些书算小说,哪些不算,在历代书目中有不同的归类法,据此可以推知古人小说观念的变化。鲁迅运用这个方法提出了若干重要的结论,现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二、鲁迅编的书目和开的书单
    鲁迅不但善于利用书目进行学习和研究,他还亲自动手编过一些书目,可惜大部分未曾公开发表,因此也就不甚为世人所知。
    鲁迅由日本回国之初曾开过一份《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的目录,大约当时他想仿清人张澍《二酉堂丛书》之例,编一部地方性的资料文献丛书,后来只完成了辑校的《会稽郡故书杂集》,集印乡贤遗著一事未能实现。鲁迅开列的这份书目至今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在鲁迅花大力气编著《中国小说史略》的前后,他除了整理出《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几种资料长编,以外,还编制过《说目》、《明以来小说年表》和《采录小说史材料书目》等12种目录。
    在金石文字、石刻画像的整理研究方面,鲁迅编制过更多的目录,如《汉画象目录》、《各省画象杂目》、《嘉祥杂画象》、《六朝造象目录》、《唐造象目录》、《六朝墓志目录》、《石刻目录》、《魏元玕墓志杂目》以及《越中典故书帐》、《越中金石录补》、《古物调查表钞》等等。他还重编了《环宇贞石图》,此书原为清末学者杨守敬编,目录很混乱,鲁迅加以勘正和补充,重订了目录,在学术上有很大的贡献。
    鲁迅为青年开过好几份书单,其中以1930年为老朋友许寿裳的长子许世瑛(1901——1972)开的那一份最为著名,计开十二种——
    一、计有功《唐诗纪事)
    二、辛文房《唐才子传》
    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四、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期诗》
    五、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
    六、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七、《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八、刘义庆《世说新语》
    九、王定保《唐摭言)
    十、葛洪《抱朴子外篇》
    十一、王充《论衡》
    十二、王晔《今世说》
    数量不算多,但是很有特色,其中有作品,不开选本而开总集(三、四),这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第一手材料,全面了解古代文化遗产。其中有作家传记(二)、年谱(五),这是为了引导青年研究古代时能“知人论世”而不是孤立地去死啃文本。他开《论衡》并不是要许世瑛研究王充的哲学思想,而是指点他从本书中看出“汉末之风俗迷信”,开《世说新语》是看“晋人清谈之状”,从《唐摭言》中了解“唐文人取科名之状态”。背景材料了解得愈深愈广,则看作家作品便愈真切。鲁迅有一篇著名的学术讲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就是深刻地联系各种背景材料去分析魏晋文章的,至今还是一篇典范之作,给予文学史家们极大的启示。
    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则是指点读书门径。鲁迅为此写的说明是“其实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这实在是极简明中肯的指示。
    鲁迅为青年开的书单远不止此,不过往往在书信中,例如1929年年1月6日鲁迅复章廷谦信,指出如欲研究中古文学,可购阅下列诸书:
    丁福保辑《汉魏六朝名家集)。
    《史记》、《汉书》、《三国志》。
    《蔡中郎集》、《嵇中散集》、《陆平原集》、《陆清河集》、《陶渊明集》、《庾开府集》、《鲍参军集》、《何记室集》。
    《初学记》、《艺文类策》、《太平御览》。
    《弘明集》、《广弘明集》。
    这样总集、历史、专集、类书、佛教论文集都有了。关于其中的专集。鲁迅指出“如不想摆学者架子,不如看清人注本”,非常切合实际。如果将这个目录与开给许世瑛的书目比较一下,可以看出这一份内容更为深广,这无非是因为许是大学生。而章则已是教师的缘故。鲁迅因材施教,各合其宜。
    又如1933年冬,刚由苏联回国的曹靖华因为出国较久,回国后很想抽空补习一些文学概论和中国文学史,又想事半功倍,避免看些不必要的书,所以写信向鲁迅请教,12月20日鲁迅在回信中作了详细答复,开了六本书供他参考。同一天,鲁迅复徐懋庸信,徐来信问研究文艺理论应读哪些书,考虑到徐通日文,鲁迅给他开了五部日文书。
    最后再举一个鲁迅指导外国青年的例子。1934年5月11日,鲁迅复信给他的日本学生增田涉,谈编汉语大辞典(当时增田涉想从事于此)应看哪些书:
    《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等庞然巨著,书是见过的,却从未仔细阅读过。我以为如非中国文学专家,则毋须购藏,但为编辑大辞典,也许是适用的书。
    知仅用《辞源》、《通俗编》来对付,我以为太贫乏,此外,可以从《子史精华》与《读书纪数略》中摘录些认为必要的东西进去如何?
    或从《骈雅训纂》(比《骈字类编》简明)亦可略为采择些。
    这里一共介绍了五部古代的工具书,对增田涉帮助很大。
    以上四五种书目涉及到古今中外许多方面,鲁迅都开得头头是道,切于实用,这固然表明他诲人不倦的高尚品德和渊博的学识,而尤可见他目录学的修养是何等深厚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