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1年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描绘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文学工作者提出了四个“始终坚持”的殷切期待。面对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国文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大文学工作者深切领会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三贴近”,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充沛的激情创作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一、文学创作 1.小说和网络文学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 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站在时代的高度回望过去,在中国命运的巨大变化中表现民族的精神历程,这是今年小说创作的突出特色。在海飞的长篇《向延安》中, 年轻人以英勇的个人选择汇入并推动了历史的洪流。方方的长篇《武昌城》,以磅礴的气势,深刻铭记革命者的奋斗牺牲和大时代中普通百姓的命运。畀愚的中篇《叛逆者》则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有力地塑造了革命者的精神风貌。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首次出版和发表的原创长篇小说逾2000部,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作家们在长篇小说中充分体现了以宏阔视野纵览历史与现实,构建“中国故事”、形成“中国风格”的雄心。王安忆的《天香》探寻现代上海的文化渊源,建立“物”的精神史。严歌苓的《陆犯焉识》、贾平凹的《古炉》、范小青的《香火》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分子命运和历史伤痛的反思。葛水平的《裸地》在太行山区的沧桑巨变中透视了古老乡土的现代命运。 多姿多彩的时代生活对中国小说家构成了持续的考验。直面现实,表现这个时代中国人的丰富经验,剖析人的灵魂状况,这是2011年中国小说的重要主题。长篇小说《春尽江南》(格非)、《家人们》(黄蓓佳)在这方面堪称代表。前者关注急速变迁中的世道人心,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后者在三代人的情感纠葛中表达对中国式家庭伦理的思考,别具江南韵致。 中篇小说创作同样普遍保持着积极介入社会现实、深切关怀人性人情的创作姿态,迟子建的《黄鸡白酒》、姚鄂梅的《你们》、王十月的《寻根团》、胡学文的《从正午开始的黄昏》、池莉的《她的城》、张翎的《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杨少衡的《702疑问》、余一鸣的《放下》、独眼的《我愿意》等,都是值得关注的佳作。 短篇小说一直处在中国小说思想和艺术探索的前沿。在叶弥的《另外的世界》、铁凝的《海姆立克急救》和《飞行酿酒师》、须一瓜的《小学生黄博浩文档选》、姬中宪的《四人舞》、徐则臣的《轮子是圆的》、计文君的《帅旦》、李浩的《爷爷的债务》、朱个的《像奔跑那样美好的事》、毕飞宇的 《一九七五年的春节》、叶兆言的《写字桌的1971年》、艾玛的《一只叫得顺的狗》、马伯庸的《所多玛记》、朱山坡的《回头客》等作品中,作家们表现出了对生活与心灵旺盛的探索热情和大胆的艺术实验精神。蒋一谈的《赫本啊赫本》是一部未经期刊发表而直接出版的短篇集,体现了近两年来短篇小说写作及发表形态的新变化。 一些作家通过“非虚构小说”、“科幻小说”等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力求更真实、更全面地把握现实,在更广阔的视野内理解和想象世界。乔叶的《拆楼记》、阿乙的《模范青年》、杨显惠的《甘南纪事》、陈应松的《野猫湖》等,力图以鲜明的作者在场的方式达成小说对真实的承诺,其诚挚和饱满的品质得到了读者的认可。2011年,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引起了批评界的关注。韩松的新作《地铁》和《再生砖》兼具科幻想象和现实隐喻的质地,富于理想主义精神,为中国的科幻小说积累了新的艺术经验。 网络文学持续高速发展,对网络文学的引导进一步加强。《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首次规定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参评。8月4日,中国作协组织了“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结对交友”活动,36位作家结成对子。 网络文学创作的类型化趋势更为明显,类型化形态更趋多样。《吞噬星空》《秒杀》《通天之路》等作品获得了巨量的网络点击率。在保持消费品质的同时, 网络文学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反映现实生活方面也作出了新的探索。但作品远离生活、艺术上仓促草率、底蕴与后劲不足仍然是制约网络文学发展的瓶颈,对网络文学的批评和研究亟待加强。 中国小说,包括网络小说,是影视改编的重要来源,小说艺术的原创力对影视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金陵十三钗》《延安爱情》《悬崖》等广受好评。网络文学的产业转化能力迅猛发展,《宫》《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倾世皇妃》《失恋33天》等网络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后,接连掀起收视和票房热潮。 2.诗歌 以个人对世界的独特感悟和个人独特的话语方式介入现实,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是2011年中国诗人鲜明的主体姿态。 李瑛的《在格尔木陵园》、叶延滨的《对一座长高城市的发问》、杨方的《过黄河》、潘洗尘的《宋体抑或楷体的人民》等,深情讴歌人民的劳作与创造、奉献与牺牲。王琦的《滦河边,金钩屯》,在经验与心灵的深处见证时代的巨变。而吉狄马加的《嘉那嘛呢石上的星空》、刘立云的《切尔诺贝利》等,直面灾难与痛苦, 维护道义与良知,都显示了诗歌超越“小我”、回归伟大现实主义传统的明确趋势。 诗人们在鲜活的现实与语言中,发现诗意,捕捉灵感,努力拓展新诗写作的艺术空间。欧阳江河的《弗尔蒙特过53岁生日》、罗羽的《对巴列霍的一次翻转》等,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旧体诗词创作活跃,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反映现实生活的旧体诗词大量涌现,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郑伯农、李文朝、林全钦、姚平、陈中寅、王恒鼎等,关注当下经验,抒发时代精神,有力推动了旧体诗的传承与创新。 诗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情感,围绕诗歌的种种争议,包含着公众的深切期待。有力地表达中国人的心声,创造新的韵律和形式,使诗歌成为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活跃力量,这依然是对诗人们的重大考验。2011年,《人民文学》以《新乐府》的总题集中发表了一批民间歌手的歌词作品,展现了一种在时代生活的变化中重新认识诗歌音乐性和公共性的新趋向。 3.散文 2011年的散文,百花竞放,生机勃勃。 围绕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鲁迅诞辰13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散文,例如王巨才的《回望延安》、贺捷生的《虫声唧唧不堪闻》、杨闻宇的《笔走小延安》、张鸣的《辛亥革命的五个岔路口》、熊育群的《辛亥年的血》、孙郁的《鲁迅眼里的美》等。 从家国之思到生命的回望,以至诚之心做至情至性之文,彭学明的《娘》、刘庆邦的《大姐的婚事》、余秋雨的《断裂的爱》、苏叔阳的《早该说的一些话》、梁晓声的《兄长》等,充分证明了真心诚意的传统散文伦理的恒久力量。 散文即“人文”,是对意义世界的探求和书写,它考量着作家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品质。贾平凹的《定西笔记》、李娟的《羊道》,走马大地,神采飞扬,深情凝视 山河与人民。塞壬的《托养所手记》、柴静的《世间有情人》,贴切体会世间的苦难和善好。李存葆的《呼伦贝尔记忆》,以雄健的气魄审视历史。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各具特色的散文境界。 冯唐的《大定》、叶舟的《流年记》、纳兰妙殊的《粉墨》《欢情》等,将文人传统与现代表达熔于一炉,在散文语言的锤炼和创新方面做了引人注目的探索。 随着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迅猛扩张,散文写作越来越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呈现出非专业化、大众化的趋势。散文,这一传统的文体形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4.儿童文学 2011年,儿童文学依然面临旺盛的市场需求,作家们体察少儿生活与心理的变化,切近少儿接受习惯和审美视野,致力于儿童文学的本体性、艺术性,出现了 《千雯之舞》(张之路)、《镜宫》(刘东)、《有风掠过》(张品成)、“扁镇的秘密”系列(刘海栖)等具有纯正艺术品格的优秀作品。 儿童文学的题材不断拓展。黑龙江、云南、广西、内蒙古等边疆省份的作家,从民间神话和传说中汲取营养,深情、生动地描绘边疆风貌、自然生态,探索儿童文学的“中国风格”。汤萍、黑鹤、湘女、余雷、许廷旺、王勇英等年轻作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疆作家群,《黑狗哈拉诺亥》《马王》《山狸猫金爪》《猎人的故事》《花一样的村谣》《和风说话的青苔》等作品,以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丰盈的乡野气息,给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了新鲜内容和清新的风格。 5.报告文学 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纪念活动,报告文学涌现了一批表现百年来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英雄业绩的优秀作品,包括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重点图书的何建明执笔的《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王旭烽的《主义之花》、柳江南和张隼的《建党伟业》、王树增的《1911》、祝勇的《辛亥年》、杨黎光的《开启共和之门——回望历史大变局中的孙中山》、张胜友的《风从海上来:厦门特区建设30年》、蒋巍的《咱们工人:铁血记忆·首钢九十年》等,这些作品,在梳理和反思中,深刻表现了历史趋势和民族精神。 及时聚焦时代热点,热切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干预现实生活,勇于担当历史责任,一直是报告文学作家的基本追求。朱晓军、李瑛的《让百姓作主》,李林樱的《沙漠密语》、陈启文的《问卜洞庭》、刘元举的《啼血试验》和陈廷一的《生死系于土地》等对“三农”、环境、教育、医疗等重要题材的思考与表现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为历史人物立传,为时代英雄立言,为普通百姓立心,传记类报告文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丁晓平的《中共中央第一支笔》、郭晓晔的《孤独的天空》、陈桂棣、春桃、京隆的《失语的红军》、郭冬的《难回故里——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等,在细节的处理和主题的开掘上,都显示了较高的水准。白描的《被上帝咬过的苹果》、耿翔的《母亲本纪》等,或记录个人对抗疾病的过程,或追忆平凡母亲的非凡一生,真挚质朴,感人至深。 追溯和探究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也是今年报告文学创作的热点。张向持的《代价——信阳事件沉思录》、李春雷的《塞罕坝祭》、周明的《夜“闯”中南海》等,在对历史的回放与反思中,完成了对国家和民族风雨历程的体验与重述。 报告文学从不缺乏直面生活、介入现实的勇气和力度,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更拥有丰沛的主题和富饶的素材。但是,报告文学如何将真实的力量与艺术的力量充分结合起来,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创造。 二、文学评论 1.加强和改进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重视。《文艺报》就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积极引导创作专门召开座谈会,对文学评论的反思在年内成为评论报刊和各种学术会议的讨论焦点。《文艺报》《文学报》《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艺争鸣》等,开设专栏,邀请评论家、作家就文学评论现状、文学评论的功能和伦理、文学评论建设等问题各抒己见。《文艺报》还专设栏目,刊载普通读者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了讨论范围。 什么样的文学评论才是可信的、科学的,文学评论有无“底线”,应守住什么样的伦理?这是2011年文学评论反思中最具深度的问题。雷达的《真正透彻的批评声音为何总难出现》、倪文尖的《这样的年代,批评何为?》、谭旭东的《批评从何处起步》、刘复生的《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贺桂梅、霍俊明、刘春等人的《全媒体时代的批评》等论文,都对文学评论的困境与出路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南帆的《批评如何判断》、陈晓明的《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等对评论伦理建设作了深入的探讨。“敢说话”、“说真话”,提高评论的公信力,成了评论界的普遍共识。 2011年,一批青年评论家以活跃的姿态进入文学评论前沿。中国现代文学馆聘请霍俊明、梁鸿、杨庆祥、房伟、周立民、张莉、李云雷7位“70后”评论家为客座研究员,他们和金理、黄平等人一起,构成了文学评论界引人注目的新生力量。 2.介入文学现场、回应文学问题 文学评论对于文学创作最新成果的关注进一步加强。张新颖的《一物之通,生机处处——王安忆〈天香〉的几个层次》、郭春林的《春有尽,诗无涯——读格非 〈春尽江南〉》、洪治纲、欧阳光明的《革命与人性的双重质询——论方方的长篇小说〈武昌城〉》等,对年内长篇小说新作作了及时、精当的阐释。 文学评论提出和回应重要文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贺绍俊、陈福民等对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的讨论,既正面回应争议,又对获奖作品作了富于说服力的阐释。吴俊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制度性之辩》从宏观角度对文学评奖制度进行了深入辨析,提出了一些发人思考的观点。王晖、周燕芬、张柠等深入探讨了广受关注的“非虚构写作”问题。李云雷的《我们能否理解这个世界?——“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一文对“非虚构”的特点、价值以及未来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邵燕君的《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黄平的《“大时代”与“小时代”》分别就网络文学和韩寒、郭敬明的写作进行了具有深度和洞见的分析。 3.推进文学评论的学术建设 在文学史背景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程光炜、南帆等人对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当代文学特别是新世纪文学的历史化和经典化得到了充分重视。《文艺争鸣》《东岳论丛》等开辟专栏,对新世纪以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张未民的《对新世纪文学特征的几点认识》、孟繁华的《新世纪十年:中篇小说论要》、白烨的《新变、新局与新质——为新世纪文学把脉》等专注于对新世纪文学的整体梳理,是具有文学史开拓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丁帆的《关于百年文学史入史标准的思考》,提出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统领下,以人性、审美、历史三种因素作为文学史入史标准,对当下文学评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对本原性文学问题的思考逐步走向深入。《文学评论》《南方文坛》等集中讨论文学的语言问题。郜元宝的《〈时文琐 谈〉11则》、王彬彬的《赵树理语言追求之得失》、陈大康的《晚清小说与白话地位的提升》、丁晓原的《“过渡语言”与晚清散文文体变异》等围绕当代文学轻视语言的不良倾向、中国作家母语的构成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语言与作家批评家的关系、语言与作品风格的关系等展开探讨,有效推进了对文学语言问题的认识。 2011年,文学评论在媒体、公众的质疑和期待中深入反思、稳步前进,展现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如何增强文学评论的导向性、科学性、权威性,全面、深入地回归文学现场,有力地介入当代文学进程;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创作,这些依然是摆在广大评论家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继续作出艰苦的努力。 三、文学活动 2011年一系列重大文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大大增强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 1.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丰富多彩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学界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党旗礼赞”征文,共收到稿件8000余篇,《人民日 报》刊发95篇。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共同主办了“指尖传递,红色记忆”手机文学征文。《文艺报》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合作,设立“文学名家中的共产党员”专栏,对60位党员作家的事迹和成就进行了集中推介。 2.中国作家协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国作家协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中国作协新一届领导机构。八次作代会是一个高举旗帜、民主团结、服务大局、鼓劲繁荣的大会,对我国文学的发展繁荣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3.茅盾文学奖评奖赢得社会好评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中国作协对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进行了改革,试行大评委制和初终评一贯制,评委实名投票,投票情况及时公布,加强纪检和公证监督等。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5部作品获奖。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受到了文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4.开展“走转改”,推动深入生活 文学界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年内共有24位作家定点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其中12位已形成长篇作品。中国作协全年共组织9批200余名作家走进革命老区、地震灾区、国家重点工程、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采访采风。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时,中国作协召开“走进红色岁月”座谈会,作家们畅谈深入革命老区的思想收获,进一步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信念。 5.加大作家培训力度 鲁迅文学院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培养文学新人,提升作家素质,促进各地区文学发展。先后举办了以“70后”作家为主体的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家研讨班、第四期网络作家培训班、青年作家英语培训班、公安作家研修班、江西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广东作家培训班、西南六省区市青年作家培训班等。 6.文学对外推介交流和 港澳台文学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强 中国作协与新闻媒体合作,制作播出数十期节目,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在国内外的影响。积极推动中国文学对外推介和交流,《人民文学》杂志创办英文版,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新的平台。成功举办了中意文学论坛、中澳文学论坛、第二届中法文学论坛和滨海新区国际作家写作营、第三届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继续组织中外作家的互访交流。与港澳台的文学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国作协举办了“赵树理文学之旅”、“两岸青年文学对话会议”等活动。 结束语 2011年的中国文学,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日益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学面临着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前景美好,责任重大。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刻苦磨砺,锐意创新,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回报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时代。 (转自《人民日报》2012年4月23日第16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