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古,史官掌书以赞治。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相传古代帝王之史——《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或为史官而记;史官董狐、南史秉笔直书的精神,曾历代传为美谈,甚至有人将记史渊源追溯到产生图腾的氏族时期;而殷墟出土的甲骨,则是有实物可考的商代史书了。 上古史官,亦司典籍。据考证,殷墟甲骨的收藏,每个穴窖皆有相应年代,或刻有不同的数码标记。后来,典籍愈众,卷帙愈繁。为部次流别,析目分类,目录之学,应运而生。《隋书·经籍志》簿录篇小序所载:“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体制湮灭,不可复知。孔子删书,别为之序,各陈作者所由。韩毛二诗,亦皆相类。汉时,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这反映了古代提要目录发生、演嬗的过程。 本文主要叙及史部书目的形成和确立。概括说来,我国书目系统分类始于前汉;史部目录出现于魏晋,经、史、子、集之序,确立于东晋,至唐初,四部之名,遂成定制,且累世相因。 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因国家秘藏之书颇多亡佚,乃使谒者陈农求佚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点群书,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成,则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刘向卒,汉哀帝复命其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嗣父业。歆据其父《别录》旨要,而编定《七略》,分集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集略”为综论,实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旨,亦即我国图书系统分类之滥觞。但《七略》分类,史籍仅入六艺略,未能独成系统。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亦依《七略》义例。因此,秦汉之际,盖无史部,史籍仅为经典之附庸(“六经皆史”论,至清代章学诚方提出)。 四部之分,史部出现,当在魏晋之际。唐魏征《隋书·经籍志》载:“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即《魏中经簿》,于魏元帝260—264年间),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薄》(即《晋中经薄》,于西晋武帝275—279年间),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但四部——甲、乙、丙、丁之序,从内容上看,则为经、子、史、集。甲部纪六艺及小学,即《七略》的六艺略,收录经部书,乙部纪古诸子家、近世诸子家、兵书、家兵、数术,相当于《七略》中的诸子、兵书、数术和方技略中的一部分,收录子部书;丙部系史记、旧事、皇览薄,杂事,收录史部书,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即《七略》中的诗赋略,收录集部书。后经“惠怀之乱(八王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至东晋初(于元帝317—323年间),著作郎李充重新整理国家藏书时,依据荀勖分类,作了进一步调整,编成《晋元帝四部书目》,方使甲、乙、丙、丁四部之序理为经、史、子、集。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序》:“晋荀勖撰《中经新簿》(即《晋中经薄》),始分甲、乙、丙、丁四部,而子犹先于史;至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而经、史、子、集之次始定。”其后,南朝刘宋元嘉八年(431年),秘书监谢灵运《四部目录》,元徽元年(473年),秘书承王俭《四部书目录》,齐永明元年(483年),秘书丞王亮、秘书监谢朏《四部书目》,天监六年(507年),梁秘书监任昉、殷钧《四部书目录》,刘孝标《文德殿四部书目》,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秘书监牛弘《开皇四部书目》,皆因李充四部。其间,虽梁祖随自四部中提出术数之书而更为一部,使梁有《五部书目》,刘宋王俭另有《七志》,梁阮孝绪撰《七录》,隋许善心撰《七林》,使四部析而为七,然从内容上看,皆沿李充四部而定。但至此虽开史书为乙部,但终未明确提出以“史”作为史书和史部的代名词。 “史”字,殷墟甲骨文中即已出现,西周金文中也有“内史”、“作册”等词,据王国维《观堂集林·释史》考证,这里的“史”,非史籍、史学,而是史官。许慎《说文解字》释:“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又为右手,中为简册。史字原义是指以文字记事之人,即史官。唐以前所撰正史中的几部,或曰“书”,或称“志”,唯《史记》有“史”字,《史记·太史公白序》载:“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可见,司马迁亦未定名,最初东方朔称作《太史公》,魏晋人又称作《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太史公记》,后来才简称为《史记》,这里的“史”实为太史而非史书之意。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云:“《史记》之名,疑出魏晋以后”。唐所撰《南史》、《北史》中,方以“史”字名书。后来诸正史如《宋史》等,皆称“史”而不再称“志”和“书”了。“史书”一词最早为西晋杜预提出,其《春秋左氏传集解·序》说:“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乘法,史书之旧章。”“史学”一词,出现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晋书·石勒载记》说:“石勒于晋元帝太兴二年(319年),自立为赵王(后赵),以任播、崔濬为史学祭酒是也。”南朝刘宋文帝元嘉中(424—453年),儒、玄、史、文四学并建。《宋书·雷次宗传》:“会稽朱膺之,颖川廋蔚之,并以儒学总监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史学”一词自此方始。《南齐书·百官志》:“(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年),又以国学废、置总明观,内分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南齐因之。”由此可知,刘宋先立四学,后改为四科。儒以研经为务;玄则囊括诸子;文类分为总集、别录;加之史籍,则为经、子、文、史四学。 至唐魏征修《隋书·经籍志》时,方以经、史、子、集正式命名(道经、佛经附以四部之末),后累世相因,遂成定制。肃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年),设立三史科,应举之人都要学习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倪灿于《明史·艺文志序》总结道:“刘向为《七略》,班固因之而志《艺文》;王俭、阮孝绪为《七志》、《七录》,魏征因之而著《经籍》;四部之名,至唐而始定。曰甲部,经典小学诸书,曰乙部,史家编年纪传等类;曰丙部,诸子百家在焉;曰丁部,骚赋别集系焉。下逮有宋,亦沿其制。”唐后诸代正史《艺文志》,北宋官簿《崇文总目》,以及宋代私人藏书目录,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也因经、史、子、集四部而撰,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亦依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倪灿撰《明史·艺文志》仍因经、史、子、集之序。至清代乾隆时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依然按经、史、子、集分目,遂称之为“四库”。 原载:《历史教学》1995年0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