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悬挂于“老书虫”西餐吧的天花板上 6月26日,首届少数民族诗歌翻译国际展示会在四川成都“老书虫”西餐吧举行。展示会上,3位少数民族诗人——阿库乌雾(彝族)、何小竹(苗族)、鲁娟(彝族)及其诗歌的翻译者分别朗诵了诗歌的汉语版本和英文版本。翻译展示会的总策划人、澳大利亚诗人James Stuart称,展示会的目的是“conversions(转化)”——将民族本土的文化置于国际交流空间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中文诗歌翻译成英文,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把汉语诗歌及其文化带入了英语世界,也为英语世界的文化和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诗人是翻译的“把关人” 6月26日展示会当天,成都“老书虫”西餐吧到处悬挂着印有汉英版诗歌作品的挂幅,以不同于传统平面媒介传播诗歌的方式展示汉英对照诗歌。 此次诗歌的翻译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诗歌的翻译并非由一个人单独完成,而是由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翻译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翻译。翻译小组由精通中英文的翻译者和精通英文并具有一定英文诗歌创作能力的翻译者组成——前者确保诗歌原创者与诗歌翻译者无障碍地沟通,后者保证了翻译后的英文诗歌不失其诗歌的灵魂。据翻译小组的成员说,他们常常会为了一句诗的翻译讨论很久,力图保留原创诗歌的精妙。另外,诗歌展示会成了诗人和翻译者直接交流的平台,使诗人能够直接参与诗歌的翻译过程。 苗族诗人何小竹在谈到参与自己的诗歌翻译时说:“翻译完成后,他们会读给我听。虽然我不会英文,但可以从中感受诗歌的音调和旋律,诗歌是有音乐性的”。诗歌中的律感和意境没有人比诗人本人更加清楚,被诗人认可的诗歌意味着翻译作品在灵魂上要与原作契合,诗人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 诗歌要“过河”,翻译是“渡船” 兼有学者和文学创作者双重身份的彝族诗人阿库乌雾肯定了诗歌翻译的重要性,“诗歌文化圈里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但翻译仍然是必要的”。诗歌翻译不是对诗歌简单的直译,而是对诗歌的再创作。对此,何小竹做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翻译者是渡船,诗歌能不能‘过河’,能不能到达另一种语言,渡船很重要”。少数民族诗歌的翻译过程就是少数民族诗歌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摆渡”,如果把诗歌比做摆渡的船只,那么诗歌背后的文化则是船上承载的货物,没有货物的船即使到达了对岸也没有任何意义。同理,传达诗歌文学美和诗歌蕴含的文化远比对诗歌的简单直译重要。这也正是James Stuart策划诗歌翻译展示会的目的所在:“转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人们阅读诗歌本身,更要让人们去理解诗歌背后潜在的文化。” 将汉语诗歌翻译成英文诗歌的“摆渡”过程在本次诗歌翻译展示会开始以前就已经完成,展示会是对“摆渡”后的翻译成果的呈现,那么如何使民族诗歌更加有效地到达目标读者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次诗歌翻译展示会突破了传统诗歌主要以平面媒介为载体的诗歌传播形式,展示会现场先由民族诗歌原创者朗诵汉语版诗歌,再由诗歌翻译者代表朗诵翻译后的英文版诗歌,直接刺激了听众的听觉。用不同语言和语言的不同组织方式阐释同一个诗歌意境,诗歌朗诵者带着听众从一种语言“摆渡”到另一种语言,亲身体验诗歌跨越语言障碍的过程,这种现场朗诵诗歌的诗歌传播方式,充分展现了诗歌音乐性的特点。 让少数民族诗歌“意外”地成为焦点 James Stuart表示,他希望人们可以通过一种轻松的方式接触到诗歌,在“老书虫”的餐桌旁边、墙上、天花板等等原来空白的地方展示诗歌,而不需要忙碌的现代人去打开书本,就可以在生活中欣赏到优秀的诗歌作品。因此,他将诗歌的中英文版本都悬挂于餐吧的天花板上,把诗歌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品来展示,让人们一推开门就可以第一眼看到诗歌。这是一种吸引眼球的诗歌传播方式,利用了人们用餐前后的闲暇时间,使少数民族诗歌成为他们讨论的话题,让少数民族诗歌“意外”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无可非议,首届诗歌翻译展示会促进了少数民族诗歌与国际文化间的交流,将少数民族诗歌和文化带进英语世界,扩大了民族文化影响范围,也为英语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鲜、异质的精神能量。这种前所未有的诗歌传播方式正在探索阶段,且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样的探索已经为民族诗歌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考。虽然这次展示会的规模不大,目前只有两个少数民族的3位诗人参与了活动,也只关注了汉语到英语的“摆渡”,但势必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少数民族发展的国内外文化人的关注,影响的范围不会受到活动的地点、参与的民族和语言等因素的局限,诗歌翻译展示会这种少数民族诗歌传播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这次活动本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