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大师陨落,举世哀痛--悼念吉尔吉斯斯坦著名作家钦基斯•艾特马托夫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民族文学网 阿地里·居玛吐尔 参加讨论

    2008年6月10日,从吉尔吉斯斯坦草原走向世界文学之巅的吉尔吉斯斯坦著名作家钦基斯·艾特马托夫与世长辞了。随着他的离去,世界上又少了一位20世纪的经典作家。
    艾特马托夫1928年12月12日生于吉尔吉斯斯坦塔拉斯山区舍克尔村。1937年前苏联“肃反”时,任州委书记的父亲冤遭清洗。1958年艾特马托夫发表的《查密莉雅》描写一位农妇不顾旧观念和旧习俗,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精神生活,手法新颖,受到一致好评。这部作品被法国作家路易·阿拉贡评价为“世界上最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与后来的《我们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第一位老师》、《骆驼眼》(4部中篇小说结集成《草原和群山的故事》)一起获1963年列宁文学奖。此后,他的作品《永别了,古里萨雷》获1968年获得前苏联国家奖。根据他的小说《白轮船》改编的电影剧本获得前苏联1977年国家文学奖。1983年,他以《一日长于百年》又一次获得前苏联国家文学奖。在前苏联的作家中,获得过三次以上国家文学奖金的作家仅此一人。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他接连不断地发表新作品,题材丰富,包括历史、宗教、文艺研究、普通人的生活、爱情、生态等等。他的作品跨越了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史的诸多时空,古代神话、史诗、基督诞生、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科学幻想等在他的作品中都有表现。每当他有新作发表,都会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他是苏联多民族文学的骄傲,是20世纪经典作家。2008年5月22日,笔者在社会科学院礼堂向前来作报告的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幕克提出他对艾特马托夫作品的评价和看法时他回答说:“我对他非常敬佩,阅读过他所有的作品,尤其喜欢他以吉尔吉斯人民生活为背景的作品。”然后他又说,“艾特马托夫完全有资格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世界上任何文学奖。”足见艾特马托夫在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心中的地位。艾特托托夫曾几次进入诺贝尔文学奖候选名单,但都与这个奖项失之交臂。诺贝尔奖没有能在他的有生之年授予这位世界著名作家实为一件憾事。
    2006年岁末,艾特马托夫推出新作《群峰颠崩之时》,以旺盛的创造力证明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作品刚刚出版,就有了德文版、法文版、俄文版、日文版和吉尔吉斯文版。这样的翻译速度,足以说明艾特马托夫虽然沉寂多年,但他依然没有被读者们遗忘,他依然是全世界最为关注的一位作家。俄罗斯导演维塔利·莫斯卡连科根据艾特马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拍摄同名四集影视剧和关于他的一部纪录片,准备为作家的八十寿辰献礼。为此,艾特马托夫在前往俄罗斯联邦鞑靼共和国首都喀山参与拍摄工作而引发肺炎,并转入德国纽伦堡一所医院里与世长辞。
    据说,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154多种语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中,他是目前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曾在前苏联时期以及苏联解体之后被拍成了电影,并曾获得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芬兰电影节等多个奖项。由于他的作品充满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哲理性,他不仅获得过世界上很多类型的文学奖,而且还曾获得过许多国家的哲学奖。比如,1994年他获得奥地利国家文学奖;1979年获意大利文学奖,“金枝奖”;并曾在印度(1985年)、日本(1988年)、美国(1990年)获得“东方哲学奖”等奖项。1983年他被推选为设在巴黎的欧洲科学、艺术、文学院院士。1986年之后,他长时间担任吉尔吉斯斯坦作家协会主席。从90年代初期开始,他曾先后担任吉尔吉斯斯坦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以及联合国、欧共体的代表,在外交舞台上为自己的祖国辛苦奔波,在吉尔吉斯斯坦和西方各国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
    1999年4月8日,为纪念艾特马托夫诞辰70周年,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决定设立艾特马托夫金质奖章和文学奖,以表彰那些对世界文学、艺术、科学和文化有巨大贡献的人。不久前,在他80岁诞辰日即将到来之前,吉尔吉斯政府曾宣布2008年为艾特马托夫年,准备用各种方式庆祝这位伟大作家的80周岁诞辰,表达了吉尔吉斯人民对这位著名作家的敬仰之情。他所获得奖项很多,从很年轻的时候起他就被荣誉的光环所笼罩,但是他却始终谦虚待人,对朋友敞开自己的心扉。作为他生前的好友,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作、哈萨克斯坦驻吉尔吉斯大使,当代著名诗人穆赫塔尔·恰哈诺夫都曾多次表达各自对艾特马托夫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圈中,他的名字可能是被提及的次数最多的一位外国现当代作家。这不仅因为他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的典范,以他杰出的文学成就,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苏联解体以及之后的多年时间始终站在苏联文学以及中亚文学的巅峰,更重要的是他因为能够娴熟地运用自己的母语吉尔吉斯语和俄罗斯语进行创作,以世界上不多见的双语作家身份驰骋文坛而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特别是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是20世纪80年代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苏联当代作家。他与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一起被认为是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四位外国作家。[①] 他的所有重要作品《查米莉娅》、《白轮船》、《再见吧,古里萨热》、《第一位老师》、《早来的仙鹤》、《花狗崖》、《一日长于百年(布兰雷车站)》、《成吉思汗的白云》、《断头台(死刑台)》等等都是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书目。我国作家王蒙、张承志、路遥、张洁、张炜、朱春雨以及更多的作家都曾表示过自己受到艾特马托夫作品影响的事实。在我国少数民族作家中受到他影响的作家更是大有人在。“也许我们还可以对更多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和当代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进行考察,如张贤亮的《肖尔布拉克》和艾特马托夫的《我的抱着红头巾小白杨》;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和艾特马托夫的《查米莉娅》…乔良的《远天的风》和艾特马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等等……”[②] 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式继续排列,这个清单可能还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艾特马托夫与世长辞,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震动。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听到作家去世的消息惋惜地说:“他是我伟大的朋友。”“一位与我们所有人都很亲近的人走了。”俄罗斯前总统普金评价说:“他的逝世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损失”。“他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鉴于他的文学创作成就,除了他的祖国吉尔吉斯斯坦之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等许多中亚国家都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作家,而且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都曾先后对艾特马托夫授予过“人民作家”的荣誉或国家最高勋章来表彰他在人类文学艺术方面所作出的杰出成就。
    听到艾特马托夫去世的噩耗,我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说不出的莫名的哀伤和遗憾。哀伤是因为世界失去了一位文学巨匠。遗憾是因为就在去年,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曾打算联合邀请他来中国访问,并为此作了很多努力,但遗憾的是由于他外交事务缠身,加之他的身体原因而未能成行。为了能够如期将他邀请到中国,我曾在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和外文所领导的支持下两度与他面对面接触,转达了民族文所和外文所希望邀请来中国访问的心愿。
    2006年9月初,我受吉尔吉斯斯坦文化的邀请,前去参加在该国首都比什凯克举办的首届世界民间史诗节及学术研讨会。在9月5日召开的世界史诗研讨会上我第一次见到艾特马托夫。他睿智的神态,充满启迪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前我知道他曾于1989年陪同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前来中国访问,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来中国。于是,我揣着试探一下的心情问他有没有来中国访问的心愿。他听到我的话,询问了我的身份和工作之后,对我说:“我曾与戈尔巴乔夫一起去访问过中国。目前中国是一个不断崛起的伟大国家。那里有我十一亿读者。再次去中国访问,是我长期以来的心愿。”从比什凯克回来之后,我将他的这种愿望向所领导进行了汇报。于是,经过所领导与外文所领导的商迄,邀请艾特马托夫的工作开始启动,并给他发出了2007年4月份前来访问的邀请函,但由于各种原因,他来中国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没想到,这居然成了他以及我们的终身遗憾。
    2007年8月14日我又一次见到了艾特马托夫。这一次是在他在比什凯克市区的办公室内专门接见了我和同我一起前去吉尔吉斯旅游的妻子和我的两个孩子们。这一次见面,我就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拘谨了。当我呈上社科院民族文学所代为起草的邀请函时,他对没有能够按时前来中国访问表示歉意,但又一次表达了自己希望来北京心愿,并说要为此做出努力,但同时也不无遗憾地谈及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就在这次见面时,我还向他赠送了我国出版的大十六开本的厚重的吉尔吉斯文版《玛纳斯》史诗。这是根据我国《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玛纳斯》史诗8部23万多行的文本出版的最完整的唱本。当时他掂着这部厚重的说的话还依然在我的耳边萦绕:“一个人能够把这样庞大的东西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以口头形式演唱,这是一个奇迹。我对居素普·玛玛依老人有着崇高的敬仰之情。中国人民能够出版这样的《玛纳斯》文本真是让我们感到高兴。”此后,我还多次从友人那里听说,艾特马托夫拿着我送给他的这部《玛纳斯》曾多次向前来采访他的世界各国记者介绍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的英雄史诗《玛纳斯》以及享誉世界的当代《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
    吉尔吉斯人民认为自己的民族因两个英雄人物而被世界所认识:一个是从古代流传的史诗英雄玛纳斯,另一个便是刚刚离我们而去的艾特马托夫。吉尔吉斯斯坦于6月14日举行国葬,与这位杰出的作家告别。世界上所有喜爱他的作品的人们,所有受到他作品以及他个人人格魅力熏陶的人们都将于这位文学大师告别。我们只能默默地祈愿他的在天之灵能够得到安息。我们也希望他的优秀作品继续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优秀的精神食粮。
    


    [①] 见陈建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274页。


    [②] 同上,第30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