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答问》版本叙录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常虹 参加讨论

    清光绪元年张之洞出任四川学政,上任后“诸生为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因撰《书目答问》四卷以告初学。这是一本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书目,自清光绪二年在四川初次刊印后,学子争购,风靡于世,一时洛阳纸贵。由于是书嗣后官私诸家递相翻版重印,产生了众多版本。各大图书馆均有一些收藏。国家图书馆所藏各种版本《书目答问》,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属上乘,具有代表性。笔者不揣简陋,仅以国家图书馆一家藏品为对象,试作叙录如次,以观是书的版本源流和学术价值,并就教于大家。
    1 《书目答问》四卷 輶轩语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二年(1876)四川初刻初印本
    每半叶13行25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尺寸24.9厘米×17厘米。经部卷端下书口有“邹履和”刻工姓名。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始题“校勘处旁有一圈”。这是该书最早的一个版本。因是初刻,书中有一些讹误,流传不广。书品宽大。眉端钤“王氏翕湛手校”朱文方印,有王秉恩题款。又藏一本:缺輶轩语。
    2 《书目答问》四卷 輶轩语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二年(1876)四川修订重刻本
    每半叶13行24、25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尺寸24.5厘米×17厘米。经部卷端下书口有刻工“彭焕亭”姓名。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阮本最于学者有益”。这是对最早的一个版本进行修订后重刻之本。因是修订再刻,改正了初刻本一些讹误处,流传最广,后来诸本多从此出。此本与上列一本不同之处至少有五个方面:其一,行款字数不同;其二,两个版本经部正文从第四行双行小字开始文字不同;其三,两个版本的刊刻字体不同;其四,两个版本的版框大小不同;其五,卷端下书口所题刻工姓名不同。
    3 《书目答问》四卷 輶轩语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三年(1877)濠上书斋重刻本
    每半叶10行25字,白口,四周双边。版框尺寸18.2厘米×13.5厘米。下书口无刻工姓名。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始题“元刻附校勘记本”。封面有牌记,题“光绪丁丑濠上书斋藏版”。其右侧钤“湖南省府正街/古今书局发兑”。卷首载“重刻輶轩语书目答问序”,落款署“光绪三年秋七月平江李元度序”。封面题“书目答问/后学程颂藩题”,又封面题“輶轩语/后学程颂藩题/翻刻必究”。国家图书馆藏本有四部。近年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据清光绪三年(1877)濠上书斋重刻本影印。而影印本卷首所载《书目答问》提要却云“此为光绪元年刻本”,当错。
    4 《书目答问》四卷 輶轩语一卷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四年(1878)吴县潘霨影刻本
    每半叶13行24字,白口,左右双边。卷端下书口有“彭焕亭”刻工姓名,书后有刻工“周执庵”姓名。书签题“书目答问附国朝著述姓名光绪二年写定”。于《輶轩语》卷首载“吴县潘霨撰并书”序。此本与清光绪二年四川修订重刻本的行款字数、卷端下书口题“彭焕亭”刻工姓名,以及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作“阮本最于学者有益”均相同,当据以影刻。
    5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四年(1878)上海淞隐阁重刻本
    每半叶9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上书口题“书目总几”。版框尺寸12.1厘米×8.1厘米。封面A面题“书目答问附国朝著述姓名二皤题贉”。封面B面有牌记,题“光绪四年四月上海淞隐阁印”。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始题“记本明北监本”。而他本所作“阮本最于学者有益”一句则移到第五行。此为刻本。
    6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四年(1878)上海淞隐阁铅印本
    每半叶9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上书口题“书目总几”。版框尺寸12.1厘米×8.1厘米。封面A面题“书目答问附国朝著述姓名二皤题贉”。封面B面有牌记,题“光绪四年四月上海淞隐阁印”。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始题“记本明北监本”。而他本所作“阮本最于学者有益”一句则移到第五行。此为铅印本。
    此与上一本行款尺寸、封面题字等完全一样,而版本却不同。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相同一部书,在同一时间里,用相同版式,用不同方法付印,这在传世的古籍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7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四年(1878)四明味海阁重刻本
    每半叶9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上书口题“书目总几”。版框尺寸12.1厘米×8.1厘米。封面A面题“书目答问附国朝著述姓名二皤題贉”。封面B面有牌记,题“光绪四年四月四明味海阁印”。此为刻本。除封面牌记题“光绪四年四月四明味海阁印”一行外,其它地方诸如版式字体等与上列清光绪四年(1878)淞隐阁上海重刻本悉同,确是同版印本。盖属于书版易主后重新刷印者。此本有朱墨笔校字,为西谛旧书。
    8 《书目答问》四卷 附国朝著述姓名略一卷 輶轩语一卷 四川遵经书院记一卷 清张之洞撰 清王秉恩校补 清光绪五年(1879年)陈文珊贵阳重刻本
    每半叶13行24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尺寸21厘米×14.4厘米。上下书口无字,单鱼尾。版心中镌类目名称,其下为页码。每页右栏外上角有书耳,内题“书目总几”,始“书目总一”,终“书目总一百二十三”。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始题“达公元刻附校勘记本”。封面书签题“书目答问附国朝著述姓名略光绪二年写定本”,封面题“书目答问附四川遵经书院记贵阳雕版”。《輶轩语》封面题“輶轩语/光绪五年贵阳重雕版”。书后有“己卯(光绪五年)冬十月刻竟识门人华阳王秉恩跋”。用极薄绵纸刷印。此本王秉恩校补原本二百几十处,世以此本最善,故又云此为王秉恩贵阳校刻本。国家图书馆共藏五部。
    9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八年(1882)皖垣铅印本
    每半叶10行25字,白口,四周双边。封面有牌记二行,题“光绪壬午孟夏月用/聚珍铅板印于皖垣”。
    10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蜚英馆石印本
    每半叶13行24、25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尺寸18.7厘米×12.7厘米。封面有牌记,题“光绪戊子仲夏月/上海蜚英馆石印”。经部卷端下书口有刻工“彭焕亭”刻工姓名。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阮本最于学者有益”。行款字数、刻工姓名和正文内容与清光绪二年四川修订重刻本完全一样。此本盖据以石印。
    11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蜚英馆石印本
    封面有牌记,题“光绪乙未仲夏月上海蜚英馆石印”。卷端下书口有刻工“彭焕亭”姓名。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阮本最于学者有益”。此本与上列一本除印行时间外,其余悉同,当为第二次印本。国家图书馆藏本为西谛旧藏。
    12 《书目答问笺补》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江人度笺补 清光绪三十年(1904)汉川江氏刻本
    每半叶9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封面题“书目答问笺补四卷/翻刻必究”,封面牌记题“光绪三十年中秋月/刊行汉川江氏藏版”。首载光绪三十年夏口舒龙甲序、次光绪三十年汉川江人度自序、次江人度“上南皮张相国论目录学书”。卷端题“书目答问笺补”,次行题“汉川江人度学”。此本笺补内容甚多,凡补者加“笺”字,并用方框围之。所补多新刊教科书和西学书,对原著中的“钩乙”作了说明,对原著与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相异之处作了说明,并纠正了原著原刊中的错误。次本仅刊刻一版,流传不广。国家图书馆藏本:共五部,其中有两部为西谛旧藏。
    13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间重刻本
    每半叶13行25字,白口,左右双边。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始题“阮本最于学者有益”。经部卷端第8行之前正文文字与清光绪二年(1876)四川修订重刻本相同,而从第9行开始两本正文文字出现变化。第9行此本最后是“春秋”二字,彼本只有“春”一字,而将“秋”一字移到第十行。为陈垣赠书。
    14 《书目答问》不分卷 清张之洞撰 校勘记一卷 民国赵祖铭撰 清光绪中沔阳卢氏刻民国十二年汇印慎始基斋丛书本
    每半叶10行22字,黑口,左右双边。版框尺寸18厘米×13.5厘米。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始题“本阮文达公元刻附校勘记本”。书口镌书名和部类名,下书口镌“慎始基斋丛书”。封面题“书目答问”。每页左栏外上角有书耳,内题本版字数。四部卷末分镌校勘者姓名:经部卷末镌“沔阳黄树桢校字/卢靖覆校”,史部同上,子部“沔阳卢铭初校/靖覆校”,集部同上。此本见《中国丛书综录》299页著录。此本有赵祖铭撰校勘记一卷,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15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石印本
    每半叶13行24、25字,白口,左右双边。此本行格字数、字体风格等与清光绪二年四川修订重刻本相同,唯上书口题书名,中题四部类名,下题页码,与之上书口未题书名,中镌鱼尾者殊异。盖据以翻印。陈垣旧藏。
    16 《书目答问》四卷 輶轩语一卷 清张之洞撰 民国三十一年(1942)新建程天放成都重印清末存古学堂刻本
    卷端只有光绪元年张之洞自序一页。每半叶13行24字,白口,四周双边。右栏外上角有书耳,内题“书目总几”。此本依据的底本是清末存古学堂刻本。
    17 《书目答问》四卷 清张之洞撰 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每半叶14行28字,白口,四周双边。下书口题“上海扫叶山房石印”。封面题“南皮张文襄公著/书目答问/扫叶山房石印”,牌记题“宣统三年石行/扫叶山房”。除此本外,国图尚有扫叶山房民国七、十一、十五、十九和二十四年等五个石印本。世传尚有扫叶山房清宣统元年(1909)、民国九年石印本,国图未藏。
    18 《增辑书目答问》四卷 艺风老人辑 民国十年(1921)上海朝记书庄石印本
    每半叶14行28字,白口,左右双边。下书口题“上海朝记书庄印行”。封面题名“艺风老人原著/增辑书目答问/武进唐驼题”。封面牌记题“民国十年朝/记书庄印行”。书后有版权页,题:“民国十年四月出版/增辑书目答问/原著者艺风老人/鉴定者张之洞/增辑者荣朝甲”等。行款字数及正文内容几与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相同,唯边栏不同。
    19 《书目答问标注》四卷 张之洞撰 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自强书局石印本
    每半叶13行24、25字,白口,左右双边。下书口题刻工“彭焕亭”姓名。书签题“张文襄公原本/书目答问标注/上海自强书局印行”,封面A面题“书目答问标注/丁卯重阳王宏”,封面B题“民国十八年仲夏/上海自强书局印”。经部卷端下书口有“彭焕亭”刻工姓名。经部正文第四行双行小字“阮本最于学者有益”。此本依据清光绪二年四川修订重刻本石印。
    20 《书目答问补正》五卷 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 民国二十年(1931)南京国学图书馆铅印本
    每半叶14行40字,白口,四周单边。上书口题“书目答问补正”,下书口题“国学图书馆印行”。封面题“书目答问补正/柳诒征题”。版框尺寸20厘米×14厘米。此为大开本。国家图书馆藏有五部,其中三部有批校:一孙仁和过录叶德辉批校、佚名过录叶德辉批校、佚名批校。范氏增补《书目答问》未载书1200余种,订正讹误近百处。南京图书馆藏范希曾补正稿本。
    21 《书目答问补正》五卷 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 民国二十四年(1935)南京国学图书馆铅印本
    每半叶14行40字,白口,四周单边。上书口题“书目答问补正”、下书口题“国学图书馆印行”。封面题“书目答问标注/柳诒征题”。版权页题“民国二十四年国学图书馆再版”。版框尺寸18.5厘米×12.8厘米。此为小开本。
    22 《书目答问补正》五卷 张之洞撰 希曾补正 1963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封面题“中华书局影印”。版权页题“1963年2月第一版1963年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版框尺寸18.5厘米×12.8厘米。是书首载柴德赓《重印书目答问补正序》云:“《补正》有影印本,对原刊本有些改正。此次中华书局重印,即以影印本为底本,只是在各小类的末尾加上L号,此外具照原本,一切不动。”此为中华大本。
    23 《书目答问补正》五卷 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 1981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版权页题“1963年2月第1版/1981年1月北京第2次印刷”。版框尺寸16.1厘米×11厘米。此系第2次印刷,改为小开本。此即中华小本。
    [参考文献]
    [1]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2]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蓬莱阁丛书本[M].范希曾补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常 虹(1967——),女,馆员。
    (天津图书馆,天津 300191)
    原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