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江西旧方志存书书目订补(二)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何振作 参加讨论

    [嘉靖]九江府志十六卷
    (明)冯曾修 李汛纂
    明嘉靖六年刻本
    按:修者当录为:何棐 冯曾等修。是志杨一清作于嘉靖六年序云:“主之者何(棐)君,始举其事者东君汉,既而任其事者知府冯君曾,相成之者同知姜君辂也。”版本项当录为:明嘉靖七年刻十六年增修本。是志仅天一阁藏,今有天一阁影印本行世。是志跋作于嘉靖六年仲冬,而卷五职官志第5页记事止于嘉靖七年;后人虽对是志有所增修,而秩官中却未增修内容,显然原刻成于嘉靖七年,但已佚。是志经后人增修,记事止于嘉靖十六年(见卷十学校志第18页)。此外,版本项另应录有:明万历二十六年递修本(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
    [康熙][1]九江府志十八卷
    (清)江殷道修 张秉铉纂
    按:纂者当录为:张秉铉等纂。江殷道序称修志“遂与张子威(张秉铉之字)诸子载笔纂修。”是志修志姓氏也列张秉铉等19人为“编纂”。
    [康熙][2]浔阳蹠醢六卷
    (清)文行远纂
    清康熙十五年投明堂刻本
    按:联目未录。是书专志九江一郡之故实,又有志书特点,形实皆同府志。《四库全书总目》录之入史部地理类,朱士嘉先生也录之入方志。原刻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行世。此外,尚有:清同治十二年重刻本(藏中央民族学院)。
    [嘉庆]九江府志三十卷首一卷
    (清)朱棨 朱浩修 曹芸缃纂
    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按:修者当录为:朱棨修。是志仅修志姓氏将朱浩(另还有马宁)与朱棨同列为“总裁”,但序跋均未言及朱浩、马宁有修志之功。朱棨作于嘉庆二十三年七月之序,称是志之修“于丁丑(嘉庆二十二年)开局,阅明年书成。”朱浩于志成当年接任知府,而马宁则于次年继任知府,朱浩、马宁仅在志中增己之职名,完成志稿的刻竣。版本项应录为: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是志记事止于嘉庆二十四年(见卷七职官第25页,为知府马宁上任记年)。
    [乾隆]德化县志十六卷
    (清)高植纂修 沈锡三续修 罗为孝续纂
    清乾隆二十年修四十五年续修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沈锡三修 罗为孝等纂。沈锡三之跋云:“公请自为设局续修(县志)。余深韪之,为之转请,允行。不数月而告竣,其体例悉仍旧式,应增者各以类附。”袭旧体例续修方志是一种普遍现象,应作另修一志进行著录。是志以“分纂”为纂者,而是志分纂为罗为孝等10人。[另乾隆二十年修本著者应录为:(清)高植等修 何登棅等纂。版本应录为:清乾隆二十年刻本。高植所作凡例云“稿成者得十之九,刻成者得十之五,余已推升松江司马。继任额公(即额尔金泰,字慎亭)仍以辑志之名,自某发之令,自某收之。余固谢额日:‘期于事成,两人仍一体耳。’书之克竣,额成之也。有而不居,慎亭意量远矣。”惜是志今佚,惟清乾隆四十五刻之《德化县志》有乾隆二十年刻之修志姓氏列何登棅等36人为“分纂”。]
    [民国]德化备志不分卷
    李盛铎纂
    民国十七年稿本
    按:联目未录,今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是志多为随手所录,不系纲目,殊无志体,收录旧志遗阙及同治志之后的相关材料,以备后修志者考稽。
    [康熙]德安县志十卷
    (清)姚文燕修 曾可求纂 马璐续修 马珀续纂
    清康熙十二年修十五年续修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马璐修 马珀纂。是志为袭旧志体例而另修之志,应分别著录。其版本项当著录为:清康熙十五年刻三十一年增修本。联目录是志仅北京、科学有藏,北京藏本为此增修本(记事止于康熙三十一年,见卷十艺文第又54页),科学藏本不知是否原刻。乾隆《德安县志》曹师圣序称姚文燕所修志“非当日定本,其中外错者固多,窜易者复不少……又其甚者,志竣于康熙十二年,三十九年事何由预人?”疑北京藏本或为记三十九事者残缺,或为三十九年本之前的另一版本(本文录为康熙三十一年增修本)。此外,姚文燕所修本,其纂者当录为曾可求、余惺纂(姚文燕序云:“征本邑曾生、余生,使任砚席。”马璐修本有姚志之修志姓氏,也录曾可求、余惺为“同纂”);其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十二年刻本(姚文燕称其所志“阅两月而告成焉。”惜姚志原刻已佚)。
    [乾隆]德安县志十五卷首一卷
    (清)曹师圣纂修
    按:是志无卷首,其目录、版心、卷端等处均无卷首之标识(联目载南京有藏,其藏本即如此)。著者项当录为:(清)曹师圣修周龙官纂。(是志修志名录仅录曹师圣为“纂修”,未列周龙官有纂志之功,然曹师圣序云:“爱请命于郡伯董公,延同乡前辈周蓼圃<周龙官之号>太史,相与博求经史诸集,严加讨探,集此邦人士行修而有文者从容商确,征信阙疑”)。
    [同治]德安县志十五卷
    清同治十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一年刻本。是志牌记云“同治辛未(十年)岁镌”实为开雕年,雕成年当为同治十一年,志末有邑人燕兰徵作于同治十一年之跋,志中记事止于同治十一年(见卷八文职第10页)。
    
    [隆庆]瑞昌县志八卷
    (明)刘储修 谢顾纂
    明隆庆四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明)骆秉韶 刘储修 陈良显 谢顾等纂。刘储作于隆庆元年序称修志:“嘉靖乙丑(四十四年),知县骆秉韶慨焉,延乡官陈君良显、监生曹子一中讐校,已而移官未就。丁卯(隆庆元年),储牧瑞,与博士谢顾议……因属博士取旧章编辑,不肖于簿书,暇亦操铅椠删订焉。”是志修志名录列谢顾为“编辑”、陈良显为“汇编”、曹一中等二人为“分辑”。版本项当录为:明隆庆二年刻四年重印本。知县江一鹏作于隆庆二年序云“余抵瑞,亟谢君(顾),则兹志祈竣,已登梓就讫矣。”显然隆庆二年已刻成是志,是志记事也止于隆庆二年(见卷七艺文第36页)。是志另有知府汪海作于隆庆四年之序,疑或为汪海任知府后另作一序加入,或加入序后重新印刷是志。
    [康熙]瑞昌县志八卷
    (清)江皋修 周士俊等纂
    按:纂者当录为:文德翼 余钟英等纂。是志仅江皋、文德翼有序,俱未言及具体纂者,惟修志姓氏列文德翼、余钟英等五人为“评定”,何大良等四人为“校阅”,周士俊等四十五人为“编纂”。雍正《瑞昌县志》章国禄序云:“康熙十二年奉大修天下通志,而瑞志适际邑侯江公以名甲科总其成,复得里中名宿如文铨部(即文德翼)父子,孝廉余(钟英)、李(尚清),明经吴、何诸公勷其事。”则“评定”文德翼等当为主要纂者。
    [雍正]瑞昌县志八卷
    (清)郝之芳修 万定思等纂
    按:纂者当录为:章国禄 万定思等纂。章国禄序云:“先是康熙五十八年,已奉大中丞白公檄修全省通志,我侯集群于梵宇,博采而约收之。余小子,忝植狄门,亦分编纂之末,业已俱稿上陈。今年(雍正四年)春,复合前志,裁定汇为一书,捐棒付剞劂氏。”乾隆《瑞昌县志》卷十五章国禄传云:“雍正乙卯(当为乙已,为雍正三年),邑令郝之芳聘修邑志,考订详核。”修志姓氏列章国禄、但晨为“论定”,万定思等二十二人为“续纂”。则是志于康熙末年修成一稿尚未付印,郝之芳又延万定思等续纂其后几年事;待章国禄中进士回乡,又被郝之芳请去修志,并完成之。
    [同治]瑞昌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年瀼书院刻本
    民国四年增刻本
    按:前一版本中的“瀼溪书院”当为“瀼溪试院”,其封面题之甚明。后一版本当录为:民国四年补刻本。是本仅增民国四年知事童光旭之序,对正文毫无损益,仅将原版片遗佚者据原式重为雕刻。
    [康熙]湖口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范之焕修陈启禧纂
    按:修者当录为:乔钵范之焕修。陈启禧序云:“岁壬寅(康熙元年),邑侯乔公文衣(乔钵之字)走青来召日:‘志久湮,子其为我辑之。’……予既辞不获,爱自夏祖秋,经营三阅月,粗成一稿。俄而公有剑州之摧,弗果登梓……今侯范公(之焕)知余尝从事于斯也,仍以见属。予乃偕邑之贤达,陈故稿而就正焉。”
    [乾隆]湖口县志十八卷首一卷
    (清)郭承缙修 曹河昆 曹天瑾纂
    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按:纂者当录为:黄河昆 曹天瑾等纂。联目误将“黄河昆”作“曹河昆”。又纂者不止二人,修志姓氏列黄河昆、曹天瑾等15人为“纂修”。此外,黄、曹之跋及后志均称尚有纂者周燮,并称之“与事终始,同人推为庸首,独固逊不肯署名。”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是志跋作于乾隆二十一年冬,记事止于乾隆二十二年(见卷三选举第44页)。
    [嘉庆]湖口县志十八卷首一卷
    (清)宋庚 李煦修 洪宗训 蔡孔易纂
    按:卷数尚应录有:附乐输芳名二卷。此项目录未录,但内容有之,也有未加附的,但版本同。著者项当录为:(清)宋庚李煦等修 洪宗训 蔡孔易等纂。是志历宋庚、陆典、李煦三任知县而成,修志姓氏也列此3人为“监修”。宋庚序云“邑举人洪君宗训、李君煦,进士蔡君孔易则主修。”修志姓氏也列此3人为“纂修”。
    [康熙]彭泽县志十四卷首一卷
    (清)王廷藩修 潘瀚纂
    按:纂者当录为:潘瀚等纂。乾隆《彭泽县志》录本志纂修姓氏另有教谕潘若腾、训导喻方穀、贡生何图书等。
    [乾隆]彭泽县志十六卷
    (清)吴会川修 何炳奎纂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吴会川 何炳奎修 何显 王宗猷等纂。知府董榕序云:“时摄彭篆梅川吴君(会川)毅然有作,咨委邑绅士设局纂辑。新调令平江何君(炳奎)继至,虚怀敬事,参互考订……凡九阅月而新志告成。”修志姓氏列吴会川、何炳奎为“掌修”,卷端也题二人“同辑”。邹炌有序云“邑之缙绅先生方从事编辑、剞劂将竣。”修志姓氏列邑人何显等31人为“分纂”。
    [同治]彭泽县志十八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是志有纂者周劼作于同治十三年之跋,又记事止于同治十三年(见卷八知县第8页)。该版本卷数为:十九卷首一卷。其目录标有第十九卷,名为“补遗”,内容为“乐输姓氏”,其版心也标为“十九卷”。版本项另当录有:清光绪二年重印本(以彭泽县志补遗一卷附其后同发行)。该版本卷数与联目所录相同,惟将原刻目录、内容上都有的第十九卷删去。
    彭泽县志补遗一卷
    按:此“补遗”既作为一种志书另行著录,则应有纂成年代,当于书名前加录:[光绪]。
    [嘉靖]宁州志十八卷
    (明)龚暹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明)陆统 万民望修 龚暹纂。龚暹作于嘉靖二十二年序云:“岁壬寅(嘉靖二十一年)五月,予家居,翁(指邢部尚书周期雍)复致简州守陆侯统,命使驰书币相速以行(指修志)。宿诺未酬而新命继至,予何敢辞……州守万侯民望以钦取简命至……一时英贤咸集,以文相长尤多,二守余侯瀛、幕相周君节右翼梓成。”道光《义宁州志》录是志由“知州陆统纂”。光绪《江西通志》录是志由“知州陆统修”。
    [康熙]宁州志八卷
    (明)班衣绵修 戴云章 徐淮纂
    按:著者时代当录为:(清)。著者均为清朝人。纂者“戴云章”当录为:戴玉藻。戴玉藻字云章,金溪举人,时任宁州学正。
    [道光]义宁州志三十二卷首三卷
    清道光四年刻本
    按:卷数当录为:三十一卷首一卷。是志无卷一,目录与内容依次均标为“首卷之一”、“首卷之二”、“首卷之三”、“第二卷”,顺至“第三十二卷”。版本项当录为:清道光五年刻本。是志序作于道光四年冬,记事止于道光五年(见卷十一秩官第10页)。
    [同治]义宁州志四十卷首一卷
    (清)王维新等修 涂家杰等纂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按:纂者当录为:涂家杰纂。是志修志职名列涂家杰为“总纂”。版本项尚应录有:清光绪二年增修本(江西省图书馆有藏)。
    [嘉靖]武宁县志六卷
    (明)徐麟纂修
    明嘉靖二十二年修四十一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明)吴思齐修 朱安邦纂。是志有陆深序、唐牧后序(为嘉靖二十二年刻本之序,该刻本已佚)、朱安邦作于嘉靖四十一年之跋。朱安邦跋称知县吴思齐请其就嘉靖二十二年后二十年之事“袭其故而辑其新,爰为续纪之焉”。则是志为另修一志,为沿袭嘉靖二十二年刻本之体例,辑新而成。其版本项当录为:明嘉靖四十一年刻本。此外,嘉靖二十二年刻本之著者项当录为:(明)唐牧修徐麟纂。陆深序云:“唐君世惠(唐牧之字)来知是县,礼聘学谕徐君麟修成此志。”康熙(武宁县志)卷十修县志颠末称嘉靖二十二年志之修者为“县侯唐牧、教谕徐麟、邑人训导潘槐、主簿陈珰、进士潘儯。”
    [康熙]武宁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康熙五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六年刻本。是志卷十盛士洁作于康熙六年五月的“修县志颠末”云:“康熙五年丙午春,侯捐棒……命……汇稿校正付梓,计十卷……纂集凡五越月,镌刊凡壹载。”联目载是刻仅北京有藏,且仅存卷4至6。今见台湾成文出版公司有完帙影印行世。
    [乾隆][1]武宁县志三十卷
    (清)邹应元修 盛大谟纂
    清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按:纂者当录为:盛大谟 余腾蛟纂。是志邹应元序虽称“修治文艺,悉属之明经盛君。”但联目所录乾隆四十七年刻之(武宁县志)卷首修志职名,则列余腾蛟、盛大谟为“分修”。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是志有刘秉亮作于乾隆二十一年序,记事也止于乾隆二十一年(见卷六塘堰第9页)。
    [乾隆][2]武宁县志三十卷首一卷
    (清)梁鸣冈纂修
    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梁鸣冈修 杨光斗 盛元绩等纂。梁鸣冈序云:“广延邑多闻宿学诸君子分修总校,殚心一力。余以公余得总览大要,参与可否,折衷至当。其体裁一仿通志,编次成类。”修志职名列梁鸣冈为“纂修”,当即为主修;列杨光斗等8人为“分纂”,当即为纂者。版本项当另应录有:清乾隆四十七年刻五十一年石赞韶增修本。联目称故宫、台湾、武大有乾隆四十七年刻本,今见台湾成文出版公司有乾隆五十一年石赞韶增修本影印行世。石赞韶序云:“奉宪檄严加磨勘”梁鸣冈所修志,“篇目刊刻悉沿其旧而重加研究,劝戒划然。”道光四年《武宁县志》凡例云:“梁有续修,石有增辑”。陈云章序云“梁君鸣冈始行续纂,继之者石君赞韶复加参订焉。”
    [道光][1]武宁县志四十四卷首一卷
    (清)陈云章修 张绍玑等纂
    按:纂者当录为:张绍玑纂。修志职名列陈云章为“纂修(当为主修之意)”,张绍玑为“主修(当为主纂之意)。”
    [道光][2]武宁县志四十四卷首一卷
    (清)陈云章原本 李珣修 陈世馨续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增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李珣续修 陈世馨等纂。是志为另修一志,李珣序云:“大宪议修省志……余乃以续修邑乘谋之绅耆……体例条目胥仍其旧。”是志修志职名列陈世馨等12人为“分纂”。版本项当录为: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是志有张向斗作于道光二十九之后序,记事止于道光二十九年(见卷十九秩官第又7页)。
    [同治]武宁县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庆朝纂修
    清同治九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何庆朝修 刘镇 张亨钎等纂。是志卷端虽题“何庆朝纂”,修志职名也列何庆朝为“纂修”,但何庆朝作于同治九年孟冬之序云:“延请品学优长者专司厥事,余亦时与参订。”其专司厥事者当为修志职名所列刘镇等21名“分纂”。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年刻本。是志卷二十三选举第10页记有同治十年中进士者为刘镇,修志职名也列刘镇为进士。
    [正德]南康府志十卷
    (明)陈霖纂修
    明正德十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明)陈霖修 陈徵 陈咸等纂。陈霖作于正德十年序云:“命教授陈徵、教谕陈咸、训导苏曰霖考订事实,类分条析,始于沿革,终于诗类,凡十卷。”陈霖作于正德十五年序云:“兹新志成,星子教谕陈咸、训导史云程考订曰‘可梓矣’”。版本项当录为:明正德十年刻十五年增修嘉靖间递修本。是志仅天一阁有藏,今有影印本行世,据此可知是志正德十年刻本已佚(所存序见卷八第66页),所存正德十五年刻本(所存序见卷首)也非原刻,而是经过嘉靖间第二、三任知府严时泰、王溱相继递修的本子。严、王分别将己之诗文续入是志卷十之中,除其递修部分外,余多用正德十五年刻版重印。
    [康熙]南康府志十二卷
    (清)廖文英 伦品单修 熊维典 钱正振纂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清康熙十五年补刻本
    清康熙六十年补刻十二年本
    按:修者当录为:廖文英修。是志修志职名虽列廖文英、伦品卓(联目误将“伦品卓”作“伦品单”)为“提调(当即主修)”,但伦品卓作于康熙十五年之“又纪事”云:“志成于癸丑(康熙十二年)之秋。”康熙十二年,伦品卓尚未任南康知府,并无修志之功。版本项当分别录为:①清康熙十三年刻本(是志刻竣于康熙十三年,有伦品卓作于康熙十三年之序,即是志在伦品卓任南康知府后刻竣。是志记事止于康熙十三年,见卷五职官第10页,记伦品卓知南康府之年);②清康熙十六年增修本(伦品卓“又纪事”称:“未暇节修旧本,聊存卯辰<康熙十四、五年>间一二实纪,以备他日之删订。”则伦品卓对廖文英所修之志有所增修。现有台湾成文影印本,其记事止于康熙十六年,见卷四学校第13页。据此,伦品卓增修或至康熙十六年完成并刻竣,或另有人在伦品卓增修本的基础上增修了少许内容);③清康熙十三年刻十六年增修六十年递修本(毛德琦作于康熙六十年序云“丁酉<康熙五十六年>春,‘山志’、‘洞志’皆被于火,而‘郡志’亦遭残缺……戊戌<康熙五十七年>鸠工起局,历三载而‘二志’始成。至‘郡志’虽将残缺者刊订,其间有阙遗应补、芜秽应删者,屡欲继‘二志’而集其成……仅于‘二志’中摘其当人‘郡志’者附之‘郡志’。”显然是志并非简单的补刻,而是有所增修。是志虽仅留廖文英、毛德琦序,但将是志与康熙十六年增修本对比,所录修志名录、目录、凡例、职官、选举、学校等均相同,惟艺文、孝友等稍有增删,其卷八孝友第14页记事止于康熙十八年)。
    [同治]南康府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是志序作于同治十一年嘉平月(阴历十二月),记事止于同治十二年(见卷十二职官第19页)。
    [康熙]都昌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曾王孙修 徐孟深等纂
    按:修者当录为:(清)曾王孙 康烈修。徐孟深序云:“是役也,予夺进退惟曾师台(即曾王孙)主之,刻意求成实康父台(即康烈)终之。”是志纂修姓氏也列曾王孙、康烈二人为“总修”。
    [光绪]都昌县志十六卷首一卷
    (清)何庆朝修 秦鼎升 余化鲤纂
    清光绪二年刻本
    按:联目未录。是志牌记与同治十一年刻本同,均作“同治壬申(十一年)增修·都昌县志·二酉堂镌”。但增光绪二年知县何庆朝“补刊县志记”。何庆朝称:“甲戌(同治十三年)秋,余承乏斯土,甫下车,邑绅……以补刊县志请。既而摘其讹谬、条分缕晰,达之大府行令由县更正。爰检阅案牍、访察舆情。……秉笔者为黄昌蕃,……亦自悟其失……。越乙亥(光绪元年)冬……遂相与慎评、衡严考核,昭激劝以协众情,剖是非而持公论,非载在谳案概不与闻。并延优贡生秦鼎升、廪生余化鲤再加确访,正其讹谬……。其未经厘正之志书作为废纸,日后不得为据。”是志记事止于光绪元年(见卷四选举第29页),江西省图书馆有藏。是志较同治十一年刻本有不少增删。
    [康熙]建昌县志十一卷
    (清)李道泰修 袁懋芹纂
    清康熙十四年刻本
    按:纂者当录为:熊维典 袁懋芹纂。是志李道泰称修志“乃谒乡先生熊约生(熊维典之字),并翻旧志,参以耳目,又得文学袁子懋芹而互订之,不至阁笔相视,著述无主矣。”嘉庆志郭祚炽序,同治志闵芳言序、历修姓氏均以熊维典为第一纂者。版本项另应录有:清康熙二十四年增修本。此增修本记事止于清康熙二十四年(见卷四官秩第17页),有成文影印本行世。
    [嘉庆]建昌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嘉庆二十三年修道光元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道光元年刻本。修纂时代已在书名项中体现,不必题具体年代。且是志于嘉庆二十二年即已成稿,郭祚炽序云:“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冬季,稿就呈府为纪。”
    [何振作:江西省图书馆。]
    原载:《江西图书馆学刊》2001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