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从历代书目的著录看《大学衍义》的文献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孙先英 参加讨论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浦城人,庆元五年进士,中词科。拜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卒谥文忠。《四库全书》收录其著作有:《四书集编》、《大学衍义》、《西山读书记》、《心经》、《政经》、《西山文集》、《文章正宗》和《续文章正宗》。众多著述中,真德秀本人最珍视《大学衍义》。他的门生王迈在《诸门生祭真大参西山先生文》中说“此老述作万卷,珍重璠玙最留意者《衍义》一书”[1]。《大学衍义》自成书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宋元明清各大书目对其都有著录。
    一、历代著录《大学衍义》版本情况
    1、宋元书目所著录的《大学衍义》
    晁公武、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拾遗》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真文忠公德秀为户部尚书日所进也。”[2]
    元脱脱《宋史·艺文志》卷一经部礼类载有“《大学衍义》四十三卷”[3]。
    2、明代书目所著录的《大学衍义》
    杨士奇原本,清傅维鳞重编《明史·艺文志补编·经·四书类》著录了“《大学衍义》”,又卷一经部礼类有“《大学衍义》四十三卷”[4]。
    孙能传、张萱等撰《内阁藏书目录》卷四之总部集部载“《大学衍义》八册全,宋真德秀著”,又“十八册不全”,又卷八《杂部》载录了《真西山读书记》中《大学衍义》的存阙情况[5]。
    王圻《续文献通考》著录了“《大学衍义》。”[5]
    朱睦㮮《万卷堂书目》卷一经部礼类有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5]。
    陈弟《世善堂藏书目录·卷上·经类·四书类》载“《大学衍义》一百二十卷”[5]
    祈承㸁《瞻生堂藏书目·经部》“《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十册”[5]
    高儒等撰《百川书志·卷一·经·大学》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6]
    晁瑮撰《晁氏宝文堂书目·卷中·经济》P71“《大学衍义》”[5]
    徐𤊹《徐氏家藏书目·卷一·经部·学庸类》载录“《大学衍义》四十三卷”[5]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经部载“《大学衍义》,十二册”[6]。
    3、清代和近现代书目所著录的《大学衍义》
    《四库全书》的子部儒家类记载有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
    于敏中等编《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六·经部》有元版“《大学衍义》四函二十册”,又有明版“《大学衍义》二函二十册四十三卷”。又“《大学衍义》四函二十四册篇目同前”,又著录“《大学衍义》三函十五册,篇目同前”[5]。
    彭元瑞《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据清光绪十年长沙王氏刻本)载有明版“《大学衍义》二函二十册,书四十三册卷。”[5]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三之子部儒家上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7]。
    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卷一之子总类P351载“《大学衍义》”又“真德秀《大学衍义》”[5]。
    范懋敏《天一阁书目·卷一之二·经·四书类》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刊本”又“《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刊本,宋学士真德秀撰并自序,明史馆陈仁锡评。”又“《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嘉庆堂重刊本。”[5]
    卢文弨撰《经籍考》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5]。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五十六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5]。
    孙星衍《平津馆鉴藏书籍记续编》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5]。
    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书目》卷一十三子部儒家类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刊本,二十四卷”[5]。
    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卷一经部黄字四格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本。“又一部八本”又“一部八本”,又“一部四本”[5]。
    钱曾著、瞿凤起编《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之子部儒家记载了“《真西山大学衍义》四十三卷”[8]。
    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的子部儒家类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明长洲陈评刊本”[5]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所载“《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刊本”,又载“《西山先生经进大学衍义》四十三卷,明弘治刊本”,又“《大学衍义》四十三卷,明嘉庆刊本,西溪朱氏藏书”[5]。
    丁仁《八千卷楼书目》卷十的子部儒家类有“《大学衍义》四十三卷”[5]。
    张金吾《爱日经庐藏书志》载“《大学衍义》四十三卷”[5]。
    杨绍和《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卷三著录了“宋本《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八册四函”[5]。
    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六载“《真西山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四十三卷”[5]。
    陆心源《宋楼藏书志》卷四十的子部儒家类有“《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刊本”,又“《西山先生经进大学衍义》四十三卷,明宏治刊细字本”,又“《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读书记乙集》十六卷,宋刊本”又有“《西山先生经进大学衍义》四十三卷,明宏治刊细字本”[9]。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七的子部总类记载有“《大学衍义》,元巾箱本。十二行二十二字,黑口左右双阑,序七行(南皮张氏藏书,壬戌春文德堂见)。又“《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真德秀,元刊本,十一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双阑”(翰文堂见,壬子)。又“《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真德秀,残本,元刊本”(癸丑)。又“《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真德秀,元刊本,精印。有安乐堂、小脉望馆藏印”(滂喜斋藏书,丁卯)[10]。
    孙殿起《贩书偶记》卷二十八儒家类二载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11]。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目提要》的子部儒家类载有“《真西山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残存九卷,三册,宋刻元印本”,又有“《西山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残存十一卷五册,宋刻元印本”,又“《大学衍义》,残存九卷,三册,元刻本,存卷十八至二十六。卷内有:‘清乐轩’‘姜氏图书’等印记”[12]。
    二、《大学衍义》版本小结
    1、名称
    《大学衍义》一书,原只是《读书记》中的乙记上。端平元年真德秀在进京途中,把它从《读书记》中独立出来,刊修而成。因此,《大学衍义》自成书以来就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系统。一是作为单本流行的《大学衍义》。二是作为《读书记》中的乙记上流行的《大学衍义》。缘于此,《大学衍义》的别名就有:《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真西山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西山读书记乙集上大学衍义》、《西山先生经进大学衍义》、《真西山大学衍义》等。
    2、卷数
    各大书目所著录的《大学衍义》,其卷数大都为四十三。另外有著录为册、函、本,还有无卷数的著录。虽然卷数册数本数或函数叫法和分法不一,其实内容多少相同。
    3、版本
    《大学衍义》的版本情况较为复杂。从朝代看,有宋本、元本、明本和清本《大学衍义》。从刊刻者来看,有官刊本、坊刻本和私人刻本。刊刻看有:南宋刊本、司礼监重刊本、陈仁锡评并重刊本、明弘治刊本、元刊本、光绪十三年(1887)柏经堂刊、嘉庆堂重刊本、清康熙中家祠重刊本、吉澄复刊本、元仿宋刊本、宋刻元印本、弘治十五年同津刻本、明万历二十六年金学曾景贤堂刻本、明万历四年吴倩刻本、明崇祯十一年杨鹗刻本、明嘉庆六年明坊间翻刻本、元刻明修本和金学曾所刊清王胤元重修本等。从版式看有巾箱本、细字本和手抄本等。
    4、归类
    元脱脱《宋史·艺文志》归入经部礼类,明杨士奇原本、清傅维鳞重编《明史·艺文志·补编》划入经部四书类,明孙能传、张萱等撰《内阁藏书数目》纳入总部集部,祈承㸁《瞻生堂藏书目》并入经部,高儒《百川书志》归入经部大学类,晁瑮撰《晁氏宝文堂书目》归入经济类,徐𤊹《徐氏家藏书目》归入经部学庸类,《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归入子部。虽归类各异,但大都归入经部。
    三、从历代书目的著录,看《大学衍义》的文献价值
    《大学衍义》自成书以来,各大书目对其书名、卷次和归类的著录大体相同,而版本情况较为复杂。可见,《大学衍义》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历代帝王的青睐。宋理宗十分称赞此书,说它“备人君之轨范”[13]。元武宗认为“治天下此一书足矣”[13]。明太祖“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宋濂举《大学衍义》,乃命大书揭之殿两壁”[13]。明世宗特命司礼监重刻《大学衍义》,并亲自为其写序。清乾隆皇帝认为《大学衍义》是真德秀“平生所著书悉心力而为之者”,并称之为“集群书之大成而标入道之程式”[13],这从《大学衍义》的架构就可以看出。《大学衍义》全书分为纲目两部分。纲再分为二: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本;目再分为四:格物致知之要、诚意正心之要、修身之要、齐家之要。简而言之,全书是以二纲四目来贯串。而且在“每条之中,首之以圣贤之训典,次之以古今之事迹、诸儒之释经论史有所发明者录之。愚臣一得之见,亦且附焉。”如此,《大学衍义》便建立了一套供君主参考的治国方略,一套明体实用的帝王之学。“体”指本体、主体或道德修养;“用”指作用、功用或经世致用。坚持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末,清楚地说明了政治服务应当是个人道德自然生发。言外之意是,居于领导地位之人必须恪守严格的行为规范,以求与其预期崇高的地位相称。在政治文化领域,这种以修身为本的要求导致了显而易见的结论:政治道德不可分,且道德优先于政治。其实质是一种以圣人正义论为基础的圣人政治文化,由此而希望成就尧舜似的圣人政治,使政治转向有人性的秩序,一个沉浸在礼乐之中的世界。以此圣人经世论而言,则必然要推行总体性的道德主张。这就需要帝王们的一番内圣外王的内省功夫,具体落实在君心的正否上。他说:“首之以帝王为治之序者,见尧舜汤文武之为治,莫不自心身始也。次之以帝王为学之本者,见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学,亦莫不自心身始也。此所谓纲也。”[14]真德秀首举尧舜汤文武为例,欲人主取法以成太平之治。但不管是帝王为治之序还是帝王为学之本,皆是自心身开始。所以在真德秀看来,君主一身一心之正,实是天下国家致治的根本。他说:“道即理也,天下虽大,人君所为循吏则治,悖礼则乱,故曰治之在道。四海虽远,同此一心,人君心正则治,心不正则乱,故曰治之在心。一理可以贯万事,治大不在小乎?一心可以宰万物,治远不在迩乎?”[14]因为治之在心,所以,心的正否关系到国家安危治乱。那么,正君心自然是最重要的课题。
    从历代书目的著录中,《大学衍义》体现出来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大学衍义》的版本目录状况,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理学在宋元明清的兴衰繁荣轨迹。由朱熹集大成的宋代理学,是宋以后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御用哲学,统治了封建社会后期整个思想文化领域。但在南宋宁宗统治前期一度遭到禁锢。真德秀、魏了翁等后学崛起后,极力推崇理学。理学在最高统治者的扶持下,很快取得了正宗地位。元明两朝理学繁荣,特别是明代,仅《大学衍义》一书的版本见诸于书目著录的就有十种以上,依稀可见当日理学的兴盛状况。清刊本《大学衍义》种类大大不如明代,这与理学在清代的衰落息息相关。《大学衍义》的版本兴衰,折射着理学在宋以后的盛衰起伏,乃至学术思想演化的精神历程。就其发展过程而言,与理学的发展状况一致。理学的最初源头在于唐代中期的儒学复兴,确立于北宋中后期,极盛并分化与南宋后期至明代前期,衰落于明代中后期,总结于明清之际。
    再次在于真德秀以衍义来传达其理学思想这种形式,对后世有筚路褴篓之功。形式本身构成了由旧到新、由传统到反传统的一个辩证发展的系列。新的形式总会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虽然全祖望说真德秀的论述仅仅“依傍门户,不敢自出一头地,盖墨守之而已”[15],(《宋元学案·西山真实学案》)但他以衍义来宣传理学思想的方式,类书似的资料汇总的匠心,使理学从纯哲学的圣坛上走了下来,加速了其平民化的进程,让广大读书人有能力看懂它,理解它,进而接受它。据此,扩大了理学及理学家们的影响,奠定了朱熹在理学历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以致影响尔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五、六百年之久。真德秀本人也因此成为从祀孔庙的贤哲。在他之后,还出现几部衍义之作。如,嘉靖初南礼部尚书杨廉的《大学衍义节略》,邱𣿰的《大学衍义补》,隆庆间徐栻的《大学衍义纂要》等。
    参考文献:
    [1] 王迈.䂂轩集[M].四部丛刊本.
    [2] 晁公武,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拾遗[A].四部丛刊本.
    [3] 元脱脱.宋史·艺文志[M].中华书局,1975.
    [4] 杨士奇原本,清傅维鳞重编.艺文志补编[A].明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5] 孙能传,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A].续修四库全书·917·史部·目录类[C].上海古籍出版社.
    [6] 高儒等.百川书志[Z].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7] 钦定续文献通考[Z].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8] 钱曾著,瞿凤起.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Z].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9]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M].中华书局,1990.
    [10]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M].中华书局,1983.
    [11] 孙殿起.贩书偶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2]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目提要[A].中国丛书综录[C].上海图书馆编,1982.
    [13] 真采.西山真夫子年谱[A].真文忠公全集[C]·附.台湾文友书店,1974.
    [14] 真德秀.大学衍义札子[A].真文忠公全集[C]·附.台湾文友书店,1974.
    [15] 黄宗羲原本,黄百家纂辑,全祖望修定.宋元学案·西山真氏学案[A].四部备要本[Z].
    [孙先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2级博士生。]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