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太平经合校》标点拾误(二)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 柯 参加讨论

    (62)下古之人反相敕力学死丧之具,豫与(当为“兴”,二字繁体形似)凶事以待之,日死不以其寿,几灭门矣;而不自知过误,临时呼天号地,自言冤,王治不平,使我失年内行自得之。(卷四九《急学真法》,164页)
    “日”属上读,前面逗号应移于后,“以待之日”犹言以待其日。“几灭门矣”句绝,其后分号应改为句号。“王治不平,使我失年”为句中引语,前后应加引号,其后“内行自得之”另为一读;“内”义为实际上、本质上。
    (63)学人以德,才使其仁;学人以仁,才使其平平保;其故不敢相欺夺人财物也。学人以平平,以失法也……(卷四九《急学真法》,165页)
    “其故”属上读,应于其后标逗号,删去前面分号。“学人以仁,才使其平平保其故,不敢相欺夺人财物也”,语意与前后并列,后应改为分号。
    (64)今为子眷眷其善,究于神明之心,吾不言不行,恐逆天意。(卷五十《去邪文飞明古诀》,168页)
    “善究”,善于探究,不应逗断,“今为子眷眷其善究于神明之心”为一读。
    (65)见事当觉,不觉天地神明,当更求亿亿万万、千千百百、十十一一、事皆当相应,然后乃审可用也。(卷五十《去邪文飞明古诀》,169页)
    下“事”字属上读,应于其后逗断。“亿亿万万、千千百百、十十一一”等重叠数字,本书用来表示两两相应之意,此处作定语。
    (66)凡移徙转行之文,天行书也,阴阳交合,天文成。(卷五十《移行试验类相应占诀》,171页)
    “阴阳交合天文成”,熟语,中间不应逗断。
    (67)此审得天地之分理安,王者不疑也。民臣不失其职,万物各得其所,不若此书言,乱邪之文……(卷五十《移行试验类相应占诀》,171页)
    “安王者不疑也”为一读,“安”后逗号应移于前。此句止于“各得其所”,不止于“不疑也”,两处逗号、句号应对调。
    (68)……皆已知天道意,而故为之犯者,死多不寿而凶,正此也。(卷五十《移行试验类相应占诀》,171页)
    “死”属上读,应于其后逗断。
    (69)比其气相加(当为“和”),兄弟地也。其人民好恶同。又诸色禽兽草木相类,此即同气地也。以此分明,地审相应,不水气兄弟者,其鱼鳖相类,以此为占,分别其所出……(卷五十《移行试验类相应占诀》,171页)
    “比其气相和”句,至“此即同气地也”止,其中两处句号均应改为逗号。“以此分明地审相应不”为一读,且句绝;“分明”犹言辨别,以“地审相应不”为宾语,动宾之间不应断。
    (70)或有鬼神所使书文,不可知而治愈者,是人自命禄为邪之长也,他人不能用其书文也,以此效聚众刻书文也邪?乃可刻而尽使之无人之野处也,是文宜一一而求之……(卷五十《丹明耀御邪诀》,172页)
    “以此效聚众刻书文也邪”意谓以此效果聚众检核书文乃是邪妄,“邪”非疑问词,其后应改为逗号。“乃可刻而尽使之无人之野处也”句绝,后应改为句号。
    (71)如不知要文,但言天下文书,悉可用也。故十七中以下皆为邪,不与三瑞相应,为害其(当为“甚”之坏字)深。(卷五十《生物方诀》,174页)
    “但言天下文书悉可用也”为一读,中间不应断。“故十七中”为一读,意谓所以只有十分之七合用,语意承前,且句绝,其前应改为逗号,后应加标句号。
    (72)贤明共失天心。又去圣人流久,遂不能得其分理,此名为乱道。所以然者,经道凡书记,前后参错,为天地谈。(卷五十《去浮华诀》,176页)
    “贤明共失天心”语意未止,后应逗断。“前后参错为天地谈”为另一读,中间不应逗断;“书记”谓书写记录,动词。
    (73)今后生皆用命少,未睹一周,何知大小中三周哉?古常神道乎?故遂失正路,睹须臾之间,又未通洞古今神文,遂从偏词,自言是也。正犹春儿生而死,不睹秋事……(卷五十《天文记诀》,177页)
    “故遂失正路”承前而言,且句绝,后应标句号,“正犹春儿生而死”云云亦承前而言,前面应改为逗号。
    (74)非神圣之人,不能豫知周竟,故天更生文书使记之,相传前后,可相因乐,欲使其知之以自安也。(卷五十《天文记诀》,178页)
    “使记之相传”为一读,应于其前后分别逗断。“因乐”不辞,“前后可相因”为一读,“乐”属下读,“乐欲”本书常语,不应逗破,应于其前逗断。
    (75)天道有常运,不以故人也。故顺之则吉昌,逆之则亡。天道战斗,其命伤,日月失度,则列星乱行;知(当为“和”)顺时气,日月得度,列星顺行……(卷五十《天文记诀》,178页)
    “不以故人也”语意启下,后面应改为逗号;“以故”,因为。“天道战斗其命伤”,熟语且韵,中间不应逗断。
    (76)故欲乐知天道神不神,相应与不也,直置一病人前,名为脉本文,比若书经道本文也。令众贤围而议其病……(卷五十《灸刺诀》,180页)
    “故欲乐知天道神不”为一读,“神相应与不也”为另一读,中间改为顿号。“神不神”之类正反并列结构,在汉以前尚未出现。又,下“神”字抑或涉上而衍。“令众贤围而议其病”语意承前,前面句号应改为逗号。
    (77)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卷五十《神祝文诀》,181页)
    天上所有者乃是“神圣”,而非“要语”,“要语”与“时下”为一读,应于前后逗断。“授人以言用”为一读,“言用”犹言言语,构词与“财用”、“费用”同,其前逗号移后。
    (78)十九中者,真神不到,中神到,大臣有也。十八中者,人神至,治民有也。(卷五十《神祝文诀》,181页)
    “真神不到中神到”中间不应断,逗断并不妨害文意,只是不能体现原作语句节律。
    (79)人虽(当为“离”,二字繁体形似)天遥远,欲知其道真不?是与非相应和,若合符者是也,不者非也。(卷五十《神祝文诀》,182页)
    “是与非相应和”意不可解,“是与非”与前“真不”并列,应读作“欲知其道真不、是与非”,其后逗断。“相应和若合符者是也”为另一读,“相应”后逗号删去。
    (80)故得其人能任,长于声音者,然后能和合阴阳化也。(卷五十《诸乐古文是非诀》,184页)
    “故得其人能任长于声音者”为一读;“任长”义为胜任掌管,不当逗破。“然后能和合”、“阴阳化也”各为一读,中间应逗断。
    (81)古文众多,不可胜书。以一事况十,十况百,百况千,千况万,万况亿,亿况无极;事各自有家属类,皆置其事本文于前……(卷五十《诸乐古文是非诀》,184页)
    “以一事况十”意谓“以一事况十事”,文有省略,后同,故应读作“以一事况十、十况百、百况千、千况万、万况亿、亿况无极事”,“事”字属上读,应于其后逗断。承前省略和探后省略结合使用,亦为文法一例。
    (82)书卷上下众多,各有事,宜详读之,更以相足,都得其意,已毕备,不深得其要意,言道无效事,故见变不能解阴阳战斗。(卷五十《诸乐古文是非诀》,184页)
    “都得其意已毕备”为一读,中间不应逗断。“言道无效”为一读,“事”属下读,此“事”乃“是”之声误,“是故”,常语,不应逗破。
    (83)吾道即甲子乙丑,六甲相承受。五行转相从,四时周反始。(卷五十《诸乐古文是非诀》,185页)
    “甲子乙丑”比喻周而返始,用以状貌“六甲相承受”,偏正之间不应逗断。“六甲相承受”、“五行转相从”、“四时周反始”三语并列,“承受”后应改为逗号。
    (84)吾恐惊骇,不知可先后,当以何能正得此书实哉?(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187页)
    “不知可先后当以何能正得此书实哉”本为一读,意谓不知当以何所先、何所后方能正得此书实质哉?“可”,所也。但其句式特殊,为使意义明晰,亦可点作:“不知可先后当以何、能正得此书实哉?”
    (85)天文圣书时出,以考正元始,除其过者置其实;明理凡书,即天道也。(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188页)
    “除其过者”属上读,前面逗号应移于后。“置其实”于意属下,后面分号应改为逗号。
    (86)……故使贤明共疑迷惑,不知何从何信,遂失天至心,因而各从其迕是也。使与天道微言大相远,皆为邪言邪文,书此邪,致不能正阴阳……(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188页)
    “因而各从其迕”句绝,“是也”属下读,后应逗断,此“是”字指代上文所云杂乱文书。“书”属上读,应于其后逗断。
    (87)吾见子问之,积眷眷不忍,故反覆为子具道其意……(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188页)
    “吾见子问之积眷眷不忍”不应逗断;“不忍”意谓不能忍止。“积眷眷不忍”者,“子”也,依原读,则为“吾”,主语易人。
    (88)吾今虽与子相对二人而谈,以为小事,内乃为皇天是正语议,不敢苟空妄言,其咎在吾身罪重,不可除也。(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189页)
    “二人而谈”自为一读,前应逗断。“罪重”属下读,其后逗号应移于前。
    (89)“……子敢随吾轻辞便言,若俗人陈忤相高上也。”“唯唯,不敢也,见天师言,且骇且喜,诚得尽力,翼得神祗之心,以解天下忧,令使万物各得其所,是吾愿也。”(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189页)
    “子敢随吾轻辞便言,若俗人陈忤相高上也”,反问句,后应改为问号;“随”,与也,介词。“且骇且喜”句绝,后应改为句号。“诚得尽力翼得神祗之心”为一读,中间不断;“翼得”犹言求得。
    (90)……而吾先人子孙尽以死亡,而吾独得不死。诚受厚命,惭于仓皇,无以自效,报之复之也……(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189页)
    “诚受厚命”语意承前,前应改为逗号。
    (91)……即仰而呼皇天,诚冤诚冤,气感动六方。故致灾变纷纷……(卷五四《使能无争讼法》,202页)
    “诚冤诚冤”句中引语,应加标引号,并删去前面逗号。“故致灾变纷纷”语意承前,前面应改为逗号。
    (92)是以古者将为帝王选士,皆当问视,试其能,当与天地阴阳瑞应相应和不?不能相应和者,皆为伪行。(卷五四《使能无争讼法》,204页)
    “试其能”属下读,后不当逗断。
    (93)子不贤,不肯为父深计;臣不贤明,不肯为君计。是少年者,即是其人身邪,其人邂逅吉凶者,流后生,此格法也。(卷五四《使能无争讼法》,207页)
    “即是其人身邪”,问句,后应改为问号。
    (94)事各有可为,至光景先见,其事未对,豫开其路。(卷五五《知盛衰还年寿法》,209页)
    “至”属上读,前面逗号移后。“事各有可为至”谓凡事皆有所目的而出现。
    (95)以是为明证,道审而言,万无一失也。(卷五五《知盛衰还年寿法》,209页)
    “道审而言万无一失也”为一读,不应逗断。“道审”谓道经过验证而无误。
    (96)夫道如此矣,故有其人星在天,时有明,堕地反无光……(卷五五《知盛衰还年寿法》,210页)
    “故有其人”后应逗断,“星在天”自为一读。此句谓“有其人,则星在天……”。
    (97)今惟天师乃为帝王解先人流灾承负,下制作可以兴人君,而悉除天下之灾变不祥之属。(卷六五《断金兵法》,224页)
    此句本应一读,但文字较长,可于“为帝王解先人流灾承负”逗断,“人君”后逗号删去。“下制作”意谓作出规定、制度。
    (98)……地气数动,有妖祥,故当急绝灭云。兵类勿赐金物兵类,以厌绝不祥此也。(卷六五《断金兵法》,225页)
    “兵类勿赐金物兵类”未能点断。今考“云”字,乃“去”之形误,上“兵类”为“急绝灭去”宾语,动宾一读,中间句号应移至其后。下“兵类”乃“金物”之文中自注,可不断。“此也”自为一读,前应逗断。
    (99)为真人重说,使子察察知之。天之格法,父母见贼者,子当报怨……(卷六五《断金兵法》,225页)
    “天之格法”为“知之”宾语(“之”字无义,仅补衬音节),动宾一读,前面句号应移至其后。“天之格法”指五行相克,依原读,“父母见贼者,子当报怨”云云则成了“天之格法”,此其误矣。
    (100)南方为夏,夏最四时养长,怀妊盛兴处也,其德最大……(卷六五《断金兵法》,228页)
    “养长”与“怀妊盛兴”二词并列,后不应逗断;“长”下、“妊”下标顿号亦可。
    (101)今思其古今要意,为化民臣之大义,当奈何?因以各养其性,安其身,如此者,大贤儒莫不悦喜也……(卷六五《王者赐下法》,229页—230页)
    “为化民臣之大义当奈何”为一读,“为……当奈何”乃固定结构,中间不应逗断,又,此非问句,后应改为逗号,此句至“安其身”止,其后应改为句号。
    (102)然,凡文善者,皆可以赐之,使其诵习象之,化为善也。(卷六五《王者赐下法》,230页)
    “象之”属下读,应于其前逗断。
    (103)夫饥者思食,寒者思衣,得此心结,念其帝王矣,至老不忘也。思自效尽力,不敢有二心也。恩爱洽著民间,如有所得奇异殊方善道文,不敢匿也。悉思付归其君,使其老寿,故当以此赐之也,此名为周穷救急。(卷六五《兴衰由人诀》,230页—231页)
    “夫饥者”句至“恩爱洽著”止,其后应加标句号,句中“至老不忘也”、“不敢有二心也”后句号均应改为逗号。“民间”属下读,其后不断。“不敢匿也”语意未止,后面句号亦应改为逗号。
    (104)今天乃自有四时之气,地自有五行之位,其王、相、休、囚、废自有时,今但人兴用之也。安能乃使其生气,而王相更相尅贼乎?(卷六五《兴衰由人诀》,232页)
    “安能乃使其生气而王”为一读,应于前后逗断。此问承前而言,前面句号应改为逗号。
    (105)夫天地之为法,万物兴衰反随人故。凡人所共与(当作“兴”,二字繁体形近)事,所贵用其物,悉王生气;人所休废,悉衰而囚。(卷六五《兴衰由人诀》,232页)
    “故”属下读,应于其前逗断。“其物”亦属下读,其后逗号移前。
    (106)故人……兴用金钱则金钱王,兴用财货财货王,天下人所兴用,悉王自生气,其所共废而不用者,悉由……(卷六五《兴衰由人诀》,232页)
    “悉王”属上读,应于其后逗断,与后“悉由”相对(“悉由”乃“悉囚”之误),“天下”谓天下万物。
    (107)今真人尚乃不能深知,是人能使物兴衰进退,俗人比于子,冥冥与盲何异哉?(卷六五《兴衰由人诀》,233页)
    “是人能使物兴衰进退”,“知”之宾语,前面不应逗断。“冥冥”属上读,应于其后逗断。“俗人比于子冥冥”谓俗人比于子为冥冥无知。
    (108)此乃天道不远,三五各自反也。(卷六六《三五优劣诀》,236页)
    “不远三五”为一读,意谓不超过三五之数,应于其前后分别逗断。
    (109)天生凡物者,阳气因元气,从太阴合萌生,生当出达,故茂生于东;既生当茂盛,故盛于南;既茂盛当成实,故杀成于西。(卷六六《三五优劣诀》,237页)
    “从太阴合”属上读,且句绝,前不应逗断,而后应标句号;“从”者,就也。“萌生”别为一读。
    (110)宜各论真道于究,各思初一以自治劳病,即其复优,尽令有之矣。(卷六六《三五优劣诀》,239页)
    “各思初一以自治”、“劳病即其复”、“优尽令有之矣”各为一读,应各于其后逗断。“初一”,根本;“复”,除复;“优”,优长,劣之反。
    (111)今大柔道人,或默深知之,著其腹中,不肯力以教人也。(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43页)
    “或默”属上读,其前逗号应移后。
    (112)夫人畜金银珍物,多财之家,或亿万种以上,畜积腐涂,如贤知以行施予贫家,乐名仁而已。助地养形,助帝王存良谨之民。(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46页)
    “如贤知以行施予贫家乐名仁”为一读,“贫家”后逗号应移至“名仁”后,此谓以实行施予贫人欲求仁名。“而已”谓而已经,属下读,后不应断。
    (113)明王圣主闻之,见助养民大喜,因而诏取,位至鼎辅……(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46页)
    “闻之见助养民”为兼语结构,“见助”犹言相助,“闻之”后逗号应移于“养民”后,“大喜”另为一读。
    (114)无故埋逃此财物,使国家贫,少财用,不能救全其民命;使有德之君,其治虚空。夫金银珍物财货作之用,人功积多,诚若(当作“苦”)且劳,当为国家之用……(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48页)
    “贫”后不当断,“贫少财用”谓缺乏财物用度。“夫金银珍物财货”后应逗断,“作之用人功积多”别为一读。
    (115)其德乃之(当为“至”)助天养欲生之物,助地养欲长之物,又好助明王化民,使为谨,不复知其凶恶。(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0页)
    “使为谨”属上读,“又好助明王化民使为谨”为“[动]……使/令……”结构,语句较短时不应逗断。
    (116)此不成善人,自成盗贼,死尚成恶鬼,用力强梁,其死皆不得用。道理人莫不共知之,而自易不为善,污先人之统……(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0页—251页)
    “死尚成恶鬼”句绝,后应改为句号。“其死皆不得用道理”为一读,应于其后逗断,“用”,以也。
    (117)是故常力之人,日夜为之不懈,聚之不已,无大无小物,得者爱之。(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1页)
    “物”属下读,应于前逗断。“物得者爱之”谓凡物之能得到者皆被珍爱。
    (118)见天师连说,今更眩不自知,以何为觉,以何为不觉也。(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3页)
    “今更眩”为一读,后应逗断,“不自知”属下读,其后逗号应删去。
    (119)故吾之为道常乐,上本天之性戒,中弃未夭之性也。生凡物本者常理,到中而成,至终而乱……(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4页)
    此例文字错乱。“常乐上本之天性”为一读,应于前后逗断;“本之”原误倒。“戒中弃末”为一读,句绝;“末”原误作“未”。“天之性也”为一读,且语意启下,后应改为逗号;“天”原误作“夭”。“生凡物”为一读,后应逗断。
    (120)“今子有疑。”“夫随师所言,不敢有疑也。”(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4页)
    “今子有疑”语未完足,下“夫”字当为“乎”,形近致误,“乎”属上读,表疑问,句末改为问号。
    (121)今神人既为天陈法,何不但得人而已,布于民间,必当上下乎?(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6页)
    “布于民间”属上读,“而已”之“已”应为“己”。“何不但得人而己布于民间”,问句,句末改为问号。
    (122)观子之事植辞,如无一知者。夫为子乃不孝,为民臣乃不忠信,其罪过不可名字也。真人乃言,何一重者等也?真人之学,何不日深,反日向浅哉?(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7页)
    “植辞”即置辞,属下读,其后逗号应移于前。“何一重者”句中引语,应加标引号。“真人乃言‘何一重者’等也”意谓真人所言与“不信”、“不忠孝”相同,此非问句,且语意承前,其前应改为逗号、后应改为句号。“等”谓相同、相等,非谓何等。
    (123)真人幸独为天所私得寿,而学反未尽,乃及天禁,宜事者慎之。(卷六七《六罪十治诀》,257页)
    “得寿而学”为一读,应于前后逗断。
    (124)子六人连日问吾书,道虽分别异趣,当共一事。(卷六八《戒六子诀》,258页)
    “道”属上读,应于其后逗断。“书道”,本书常语。
    (125)故万物至秋冬,悉落下归土也。人民蚑行至秋冬,悉入穴而居。(卷六九《天谶支干相配法》,265页)
    “悉落”属上读,前面逗号应移于后。“人民蚑行”语意承前,前面句号应改为逗号。
    (126)然天之为法,阴阳虽行,相过事者各自有家。(卷六九《天谶支干相配法》,266页)
    “相过事者”属上读,前面逗号应移于后,“各自有家”谓各有类属,别为一读。
    (127)然地者,但比于天,为纯阴独居,同自有阴阳耳。天与地法,上下相应:天有子,地亦有子……(卷六九《天谶支干相配法》,273页)
    “为纯阴”属上读,“独居”属下读,应于其间逗断;“比于天”与“独居”是地的两种状况。“法上下相应”为一读,其后逗号应移于前;“法”,名词状语。
    (128)今为子意善惓惓,倲倲无虑,为其规矩,令各有限度可议,以为分界而守之也。(卷七十《学者得失诀》,276页)
    “倲倲”属上读,应于其后逗断;“惓惓倲倲”形容意态执着,“善”,甚也,副词。“无虑”属下读,其后逗号应删去;“无虑”,莫约、大概,表示推度。
    (129)夫学之大害也,合于外章句者,日浮浅而致文而妄语也,入内文合于图谶者,实不能深得其结要意,反误言也。学长生而出,合于浮华者,反以相欺也;合于内不得要义,反陷于大邪也。(卷七十《学者得失诀》,277页)
    “夫学之大害也”以下分述数“害”,其后应标冒号提示。“日浮浅而致文”后应逗断,“而妄语也”别为一读,此一“害”止,后面逗号应改为分号。“反误言也”,二害止,后面句号改应为分号。“学长生而出合于浮华者”为一读,“出”者,外也,后不当断,此第三害。
    (130)……求道,自言得之不还,反有问者,非也。凡去者悉还,有教问者是也,而无教问者,而容死也。(卷七十《学者得失诀》,278页)
    “反有问者”属上读,“还反”同义连文,不应逗断。“悉还”属下读,应于其前逗断;此“还”字与上文“还反”同义,犹言回过头来。
    (131)一事者各分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异文密用之,则共为一大根,以神为使,以人为户门。(卷七一《真道九首得失文诀》,282页)
    “密用之”属下读,后面逗号移前。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