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水经》亦屡读”中的《水经》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亮王勇 参加讨论
苏轼《寄周安孺茶》诗曰:“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今文学史家、郦学专家多以为此《水经》是郦道元《水经注》。如游国恩、萧涤非等主编《中国文学史》;郑德坤《水经注引得序》;陈桥驿《论郦学研究及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郦道元与〈水经注〉》、《水经注研究二集》、《郦学札记》、《郦道元评传》、《水经注研究四集》;谭家健《〈水经注〉的文学成就》;李凭、王振芳《郦道元与〈水经注〉》;周谷城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陈玉刚《中国文学通史》;宋尚斋《中国古代文学史纲》等等。其实这是个误解,苏诗中的《水经》,并不是《水经注》,而是另一部亦被称作《水经》的《煎茶水记》。
     《煎茶水记》 (下简称为《煎》) 是唐代张又新所撰的一部茶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有载。《四库全书总目》 (中华书局1965年版) 著录此书,题曰:“唐张又新撰。……后有叶清臣《述煮茶泉品》一篇……清臣所记,称又新此书为《水经》。案《太平广记》三百九十九卷引此书,亦称《水经》,或初名《水经》,后来改题,以别郦道元所志欤?……”由此可见《煎》又名《水经》。北魏之时,饮茶之风未盛,故郦道元《水经注》虽记载了很多河流,却未涉及茶事,以致叶清臣《述煮茶泉品》 (见左圭《百川学海》,中国书店1990年版) 有“郦元善于《水经》而未尝知茶”之说。自唐代起,饮茶之风大行于世,《煎》应时而出,是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饮茶用水的茶学著作,故文人品泉咏茶诗文多加称引。检两宋咏茶诗文提及《水经》者有数十处,多指此书。如南宋袁说友《过虾蟆泉》 (见《全宋诗》) :“酌饮爰至虾蟆涪,《水经》第四源流长。”虾蟆泉水在《煎》中名列第四,故有此言。
     苏轼是精通茶道的鉴泉品茶大家,从他的众多咏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非常熟悉《煎》的内容。《寄周安孺茶》共120句,句句言茶。在叙述茶的历史和茶的采制、贮藏以及品饮之后,他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道出自己阅读茶书《煎》时的快乐心情。接着他就引述书中内容曰:“陆子咤中泠,次乃康王谷,蟆培顷曾尝……” (见《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陆子咤中泠”一事,见于《煎》记载;“康王谷”、“蟆培”皆是《煎》所录名泉。观苏诗这一节,与《煎》之内容若合符契。由此可见,苏诗中所读《水经》,乃是《煎》无疑。
     将此处《水经》误解为《水经注》,其来有自,清代地理学家、郦学专家赵一清,其《水经注释》 (清乾隆五十九年赵氏小山堂刻本,南京图书馆藏) 附录卷上曰:“一清按:前人极重《水经》,如陆龟蒙诗云‘《水经》、《山疏》不离身'是也。东坡《寄周安孺茶》诗云:‘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清代茶学衰微而郦学盛行,赵氏又深研一门之学,囿于所见,故看到《水经》就想当然地认为是《水经注》。其实在赵氏所引两诗中,不仅苏诗提及的《水经》非《水经注》 (上文已有详论) ,就连陆诗提到的《水经》,亦不是《水经注》。
    原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