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王勃《释迦佛赋》乃丁暐仁作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詹杭伦 参加讨论
清人董诰等编撰的《全唐文》卷一七七收录有署名王勃撰写的《释迦佛赋》,张金吾编撰的《金文最》卷一收录有署名丁暐仁写的《释迦成道赋》,这二赋其实是同一篇作品,分别冠在唐代和金代不同作者的名下。这篇赋是否为王勃所作,牵涉到佛学史、唐代科举史和律赋发展史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作一番考辨。
     为了说明问题,我先根据《全唐文》把署名王勃的《释迦佛赋》过录于下,并用《金文最》中署名丁暐仁的《释迦成道赋》(以下简称“丁赋”)作一个简要的校勘。王勃《释迦佛赋》(丁赋题作《释迦成道赋》):
     原夫佛者觉也,神而化之。修六年而得道,统三界以称师(“师”字,丁赋作“尊”,今按:“师”字押韵,“尊”字非是)。帝释梵王,尚犹皈□(《全唐文》注:“缺一字。”丁赋作“敬”,可据补);老聃宣父,宁不参随?
     昔如来下兜率天,生中印土。降神而大地摇动(“降神”,丁赋作“降身”),应迹而诸天拥护。九龙吐水,满身而花落纷纷;七宝祥云,举足而莲生步步。
     盖以玉辇呈瑞,金轮启图。恩沾九有,行洽三无。宝殿之龙颜大悦,春闱之凤德何虞?方知灌顶之灵心,兴王后嗣;必为万类之化主,作帝中枢。
     岂不知海量无边,天情极广?厌六宫珠翠之色,恶千妃丝竹之响。雪山深处,全抛有漏之身心;海月圆时,顿悟无为之法相。
     莫不魔军振动,法界奔惊,觉阎浮之日出,睹优钵之华生(“华生”,丁赋作“花生”,是,可据改)。十方调御,皆来圆光自在;六趣含灵,尽喜金色分明。
     暨乎万法归空(“暨”字,丁赋作“既”),双林告灭。演摩诃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普光殿里,会十地之华严;耆阇山中,投三乘之记别。
     是知灵觉无尽,神理莫闻。芥子纳三千之国,藕丝藏百万之兵(“兵”字,丁赋作“军”,依韵可从)。目容修广于青莲,寒生定水;毫相分明于皓月,照破迷云(“破”字,丁赋作“彼”,与上联失对,不可从)。
     群机而不睹灵踪,万世而空留圣迹。嗟释迦之永法将尽(“永法”,丁赋作“末法”) ,仰慈氏之何日调伏?我今回向菩提(“回”字,丁赋作“迴”),一心归命圆寂。
     由上两篇赋的比对可见,这两篇赋虽然名称略有不同,个别字句也小有差异,但内容则完全是一样的,可以肯定是同一篇作品。那么,这篇赋到底是谁的作品呢?
     一 王勃作此赋的疑点之一
     王勃(650—676)是初唐时期重要的诗人、辞赋家。《旧唐书》卷一九〇上和《新唐书》卷二〇一都有他的传记。当代学者论及王勃赋,多据《全唐文》称其存赋十二篇。但这十二篇赋作,只有十一篇见载于《四部丛刊》本的《王子安集》,而《释迦佛赋》一篇在本集中却不见踪影。不仅王勃本集未收,而且收采唐代律赋很多的《文苑英华》也未见收录,说明《释迦佛赋》有可能出现较晚。这是王勃作《释迦佛赋》的疑点之一。
     二 王勃作此赋的疑点之二
    《全唐文》中署名王勃的《释迦佛赋》是一篇按照八字韵脚限韵,而且依照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格式的典型律赋。尽管《释迦佛赋》题下没有标注限韵,但我们可以根据各段押韵的情况,把这篇律赋的限韵推测出来,试列韵字如下:
     之、师、随(上平声,四支)
    土、护、步(去声,七遇)
    图、无、虞、枢(上平声,七虞)
    广、响、相(去声,二十三漾)
    惊、生、明(下平声,八庚)
    灭、诀、别(入声,九屑)
    闻、兵、云(上平声,十二文)
    迹、伏、寂(入声,十二锡)
     清代赋论家王芑孙在《读赋卮言•官韵例》说:“官韵之设,所以注题目之解,示程序之意,杜抄袭之门,非以困人而束缚之也。”可见限韵的目的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解释题目,二是立下行文的格式规范,三是为了防止科场作弊和统一录取标准。根据限韵解释题目的功用来推测,《释迦佛赋》很有可能是以“随步图相,明灭闻迹”为韵,完全遵守四平四仄,相间而行的规范。在律赋发展史上,一般认为这种规范的律赋出现在中唐以后,到宋代才完全定型化。宋人王楙《燕翼诒谋录》记载:“国初进士辞赋押韵不拘平仄次第,太平兴国三年(978)九月,始诏进士律赋平仄次第用韵;而考官所出,官韵必用四平四仄。辞赋自此齐整,读之铿锵可听矣。”此规定又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太平兴国三年)九月甲申朔,诏自今广文馆及诸州府礼部试进士,律赋并以平侧依次用韵。”由此可见,四平四仄乃北宋官方规定的律赋押韵规则,自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以后,律赋用四平四仄押韵始成惯例,在王勃时代便出现四平四仄押韵整齐的律赋是很难想象的。这是王勃作《释迦佛赋》的疑点之二。
     三 王勃作此赋的疑点之三
     显然,《释迦佛赋》是《全唐文》编者新编入的王勃作品,他们认定的依据何在呢?
     查考有关著作,宋人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卷七记载:“道诚,慧悟大师,钱塘人,居月轮山。天禧中,撰《释氏要览》三卷,又注王勃所撰《释迦成道记》。”又,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四所载道
     诚事与此全同。又,康熙刊本《浙江通志》卷二四六经 籍六子部中释藏著录:“《释迦如来成道记》一卷,《百川书志》:唐太原王勃撰,钱塘慧悟大师道诚注。”今按:上述三家皆言王勃曾撰《释迦如来成道记》(该文今载《全唐文》卷一八二,第1850页),并未言及王勃曾撰《释迦佛赋》。
     再查阮元撰《古清凉传二卷、广清凉传三卷、续清凉传二卷提要》:“唐释慧祥撰《古清凉传》、宋释延一撰《广清凉传》。《续清凉传》,宋张商英、朱并 (按:据《续清凉传》,当作“朱弁”,即《风月堂诗话》作者) 所撰。《广》《续》二编,藏书家多未著录,惟《古清凉传》,见《宋史•艺文志》。凡方域名胜及高僧灵迹,莫不详载。延一收捃故实,推广祥《传》,更记寺名胜迹以及灵异药物,其中多涉及儒家,且有六朝人文,如晋释支遁《文殊像赞序》,又殷晋安郄《济川赞》,并世所希见,而遁《序》尤足补本集之所佚。若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释迦佛赋》,今《四杰集》、《文苑英华》俱无之。是编或以为金大定时寺中藏板,末附《补陀传》《峨嵋赞》,乃元人所集,明释又从而附缀之也。”(《揅经室外集》卷二《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根据阮元所说,署名王勃的《释迦佛赋》,先见于宋张商英、朱弁等合编的《续清凉传》。张商英、朱弁皆北宋知名学者,如果王勃《释迦佛赋》真是由张商英、朱弁采入,则可信度甚高。但是,仔细检查该书,我们发现,张商英、朱弁其实只是各写了一篇五台山菩萨显灵的传记,附于《清凉传》之后。张商英所作虽名《续清凉传》,其实只是一篇文章,而非书名(该文载《五台山清凉传》第230—245页;朱弁所作名《台山瑞应记》,载同书第268—272页)。他俩并未承担编书的任务。《续清凉传》实际的编者是明朝的和尚。在该书所载王勃《释迦佛赋》之前,有一段文字叙述刊刻源起:“大明天顺六年正月初一日,京都大兴隆寺提点修广徒弟慧、徒孙善实,发心募缘,率众重刊《释迦赋》、《帝王崇教事迹》、《成道记》、《补陀传》、《清凉传》,合部印施。”(《五台山清凉传》,第277页)这清楚表明,署名王勃的《释迦佛赋》是由明朝僧人收录入《续清凉传》的。
     根据《全唐文》卷首材料可知,该书的纂修,经始于嘉庆十三年,编成于嘉庆十九年。当时朝廷曾开设全唐文馆,由董诰领衔,知名学者阮元、徐松等参预其事。我们有理由相信,署名王勃的《释迦佛赋》是由阮元从《续清凉传》摘出,编录入《全唐文》的。由于阮元错误地认定《续清凉传》乃北宋知名学者张商英、朱弁所编,所以将署名王勃的《释迦佛赋》摘出编入《全唐文》。但是,最早确认王勃撰此赋的是明朝和尚,并非宋人,这就不无可疑,因为某些和尚拉扯名人来造势,那是佛学史文献中常见之举。
     上面三个疑点说明,王勃《释迦佛赋》的著作权受到严峻的挑战。下面,我们换一角度来探讨丁暐仁作此赋的可能性。
     四 丁暐仁作此赋的可能性之一
     张金吾在《金文最》卷一丁暐仁《释迦成道赋》后,加了一段小注:“谨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恭录。”这段小注说明,张金吾将《释迦成道赋》列在丁暐仁名下,是有出处的。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八十九卷《佛菩萨部•艺文一》,金丁暐仁《释迦成道赋》果然在录,而且赋题下注明:“绍兴二十年正月望日。”(宋高宗绍兴二十年,为公元1150年,当金海陵王天德二年)该赋之前是宋人孙觌的《普贤应梦记》,之后是明太祖的《释迦牟尼佛文》,时间顺序清楚。说明张金吾收录此赋确有所本。这是丁氏作此赋的可能性之一。
     五 丁暐仁作此赋的可能性之二
     金朝是一个科举重视律赋的朝代,据《金史》卷五一《选举一》:“金取士之目有七焉。其试词赋、经义、策论中选者,谓之进士。”“凡诸进士举人,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廷,凡四试皆中选,则官之。……凡词赋进士试赋诗策论各一道。”
     查《金史》卷九〇丁暐仁本传,知丁氏皇统二年(1142)登进士第。仕至同知西京留守事,迁陕西西路转运使。大定二十一年(1181)卒官。《金史》赞其有“首兴学校,以明养士法”。金朝科举考试用律赋,丁暐仁有进士登第的资历,而且有“首兴学校”之功,其能写作律赋,自是意料中事。
     六 《释迦成道赋》与现存的金朝律赋之比较 我们还需要把《释迦成道赋》与现存的金朝律赋作一比较,以旁证其产生于金朝的可能性。金朝律赋由于兵乱之故留存很少,目前可以用来比较的只有赵秉文《心静天地之鉴赋》一篇,载《滏水集》卷二。赵秉文赋题下也没有标注限韵,我们也可以根据各段押韵的情况,把这篇赋的限韵推测出来,试列韵字如下:
     空、通、中(上平声,一东)
    主、睹、取(上声,七麌)
    驰、移、斯、遗(上平声,四支)
    炳、影、静、景(上声,二十三梗)
    声、清、明、生(下平声,八庚)
    变、眩、键、见、辨(去声,十七霰)
    渊、天、传、先(下平声,一先)
    在、待、海(上声,十贿)
     首先比较限韵。由上可见,《心静天地之鉴赋》很有可能是以“中主斯静,明见渊海”为韵,完全遵守四平四仄,相间而行的规范。这种押韵方法与《释迦佛(成道)赋》(以“随步图相,明灭闻迹”为韵)是完全一致的。而王勃的《寒梧栖凤赋》,题下注明“以孤清夜月为韵”,只是四字韵脚。又卒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的蒋王李恽(唐太宗之子),其《五色卿云赋》以题为韵,是五字韵脚。从限韵上来比较,《释迦佛(成道)赋》产生在金朝的可能性比产生在初唐为大。
     其次比较句法。六朝骈赋中隔句对很少,唐代律赋始以隔句对为其句法特色。铃木虎雄早已观察到这种现象,他在《赋史大要》第二章论述六朝骈赋时指出:“此期文章,骈文中主四六体,多用隔对;然赋于初则四字六字之单对为多,隔对则否。至梁时曾入北周之庾信,始见赋中用四六隔对。以齐梁四六文之盛,谓于赋亦多四六隔对者,恐止想象之词。”隔句对是律赋的句法特征,总的规律是初盛唐律赋隔句对较少,一般一篇之中的隔句对在五联以下。中唐以后,律赋中隔句对较多,一般在七联以上。我们看《释迦佛赋》共有七联隔句对,除了末尾一韵外,每一韵都有一联隔句对,这种情况远较一般初盛唐律赋为密。比较赵秉文《心静天地之鉴赋》,使用隔句对达到十联以上。这就是说,赵赋不仅做到每韵一联隔句对,而且有时一韵两联隔句对。不过,赵赋隔句对的句式变化较多,比《释迦佛赋》在句法上显得更为精致。如果把《释迦佛赋》体认为金朝前期的律赋,把《心静天地之鉴赋》体认为金朝后期的律赋,从句法方面是说得通的。
     再次比较平仄声律。律赋之学是讲究平仄的声律之学,如果不懂赋句平仄声律格式,则不能通过试官的考核。如《册府元龟》卷六四二《贡举部》品评举子赋云:“卢价赋内‘薄伐'字合使平声字,今使侧声字,犯格。”我们试比较《释迦佛赋》和《心静天地之鉴赋》在平仄声律运用上的特点。发现它们基本上都遵照“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平仄声律规定。律赋在平仄声律运用上基本遵循由粗而精的发展规律,中晚唐律赋比初唐精密;宋金律赋比唐赋精密;清代乾隆年间的律赋就比前代更为精密了。从平仄声律运用的情况来看,也可认定《释迦佛(成道)赋》与《心静天地之鉴赋》是约略同时期的作品。
     结 论
     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考证,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全唐文》中署名王勃的《释迦佛赋》应当是金代丁暐仁的《释迦成道赋》。如果本文的考证成立,建议《新编全唐五代文》据以剔除《释迦佛赋》这篇作品,而《新编全金文》,则可取署名王勃的《释迦佛赋》来对丁暐仁的《释迦成道赋》作校勘。学者在论述佛学史、唐代科举史或律赋发展史时,如果没有足以推翻本文结论的新证据,建议不要再举王勃的《释迦佛赋》作为初唐已有八字韵脚平仄相间律赋的例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原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