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当代价值谫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于峻嵘  参加讨论
“文献”一词,原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指重要的典册、书籍;二指有德识的读书人。《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汉代训诂家郑玄注云,此“文献”含义是“文章贤才”。宋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杜泽逊先生《文献学概要》专列一节详释“文献”之义,并引证语言材料说明郑注。其谓:“贤才,指那些博学多识的人”。现在,“文献”的含义逐渐缩小,只偏重其“有价值的书文记载和方策”的意思,这是因为,语词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变化,能够保留并流传后世的文字材料成为了文献的主体。
    文献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对其研究的学问日益受到重视。文献学作为通向历史宝库的门径之学,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古典文献学研究重视发掘文献的内涵,诠解前人,贴近当代,使文献学研究的当代价值得到展现。它可以广泛含纳不同的解释,能够切合当世生活。当今,文献学研究更是展示出新的时代意义。它讲求海纳百川,倡导群体的参与精神;讲究互助互济,承延理性的变革精神;主张个体参与,为发展新的文化提供动力……研究实践中我们体会,文献学研究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它能够含纳异质,为人们完善自身提供参照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矛盾,相互作用,贵和尚中,万物生存。人们对这一思想的重新解读,才产生了当代社会的“和谐文化”理论,并由此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献学研究需要研究者追求传统价值的忠实心地,具有“德、才、学、识和创新精神”,并且能用这一精神影响众人。这样,在专业学者的解读下,象《论语·颜渊》倡导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记·礼运》“讲信修睦”等主张,就会对世风民心发挥积极影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错综复杂、利害冲突等现象渐渐消弭,当代社会理想的协调人际也会逐渐实现。
    我国历史文献众多,堪称浩繁。古代文化海纳百川的特质,突出地表现在其对参与精神的倡导上。正是因为它允许不同视角的解读存在,才能够在群体的参与中薪火相传,在专业学者的引导下,传统理念合理融入时代思潮,从而为发展新的文化、完善时代价值体系提供参照。要做到充分发掘宝藏,文献学的研究与文献本身的宏富相应,采取多元视野,接纳新的研究路径。研究自有深奥的一面,所谓群体的“参与”重在参与的“过程”。作为学生,要自觉走进文献,接受文献学的入门训练和教育熏陶;作为老师,要摒弃当下的功利阐释,自觉继承古典文献学的朴学之风。文献学的传播者,也应博学笃行,砥砺志意,诠释经典,使我国宝贵的文献资料能够为不同时代、更多层次的人们接受吸收,在中国传统历史的继承和发扬中,真正树立起世代传承、坚韧有力的精神支柱。
    二、它强调互补合济,为承延和谐精神提供导向
    我国传统文化讲求互补合济,融会贯通。千古同此心,古今可对话。以物质生命的传递为本的“孝”,就是讲求互济互助的例子。《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个“本”是什么呢?指“孝”。《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人由己及人,由家而国,由人伦至于社会,“孝”自然地被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尺来看待。《论语·学而》也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看来,天地世界的简明就在于此,有“孝”之本心,就可与天道同在;能够“推恩”,就可以承天之任,这是古人讲求融会贯通、互助相济的例子。古人重“仁”,《论语·八佾》:“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古人善“辨”,《孟子·公孙丑上》:“诐言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正如《孟子》所述,人能对片面的、过头的、偏邪的、避闪的言辞做到明辨,知道它的蒙蔽、不足、邪恶、屈曲所在,就能在自己的言行中避免缺失,也就是掌握了正确的道理了。这就是说要对正确的道理及时吸收,见到不足懂得纠正,融会贯通,明白道理。能“辨”则能“变”,变革不足,才能趋于完善。
    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示古人思维之机敏,更在于自信与气节等宝贵精神的传递。无论是讲求君子风范、“仁”、“和”从我做起的《论语》,重视德行教化、倡导“务学”与“进学”的《礼记》,也无论是善养浩然之气、胸怀天下大志的《孟子》,还是明辨义利荣辱、审知学问气象的《荀子》,都展示出理性变革以求进步的精神。《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文献的现代价值里十分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变革精神。学习文献先要抑制浮气,专心古文端正态度,理性思辨。文献学研究要做到融会贯通,所学所接互相启发,要努力把典范著作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读书、写作、教学生活中去,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变革与发展互动,在当今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最突出。从事文献研究、传统文化教学的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尽到自己地责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它承延民族精神,为发展新的文化提供动力
    民族的文化总是带着历史的力量在本土生长,始终牢牢守住一个核心,一个终极的价值理想——即所谓“道”。《易·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道”是阴阳的运行,人们由此天道变化而得到的“善”是因为人性的存在获得完成和显现的。阴阳和合成道,任何一方都不是完美的,都需借助外力,向完备的方向发展。这种阴阳亲和、力量转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当今人文工作者努力要将反映我国民族特征的历史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实践依据。宋·张载《岁寒堂诗话》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都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文献显现。《论语·里仁》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适应当代要求,积极投身于文献研究,摒弃功利,努力推动民族复兴。
    文献学研究是连接华人世界的知识桥梁,也是连接民族精神的桥梁。大陆和港、澳、台湾拥有的是同一种文字记录下的同一部历史,科学振兴时代的文献学研究就要抛弃对民族文化的陌生和疏离,重新强调自觉的文化归属和民族自信。《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只有积聚德行,才能如天道健劲,地势坤顺,自强不息而行事无忧。文献中传递给我们的协调精神、创造精神、乐观精神、坚毅精神、进取精神……,鼓励人们自省自立,奋斗不息,规范行为,光大明正,讲究方法,摆脱困境等等精神,都会因为时代学者的科学解读,真正起到启示人们思考的作用。经学家深入其里,得乎肯綮,能够采用科学的解释方式来承延文献精神,为人生导向提供参照。
    一个人,若想拥有典雅文明的底蕴,就要深入元典,审视内心,完善自我。我国古典文化聚凝几千年来的智慧人文,之所以绵延至今,持续引导世事民风,在于它对不同演绎的包容性。在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文献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则用教育的力量倡导国学阅读来营造创造精神建设的健康氛围,用文献学研究的成果影响社会价值的取向,使得先秦时代主动修养身心、严肃品格锻炼成为年轻群体的自觉行为,已经成为时代的自然而迫切的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在文献学者的关怀下,人们的当代科技理念、社会发展坐标、人际关系指导等都会受到积极健康的引导,社会人文精神的价值规范也自然地走向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
    2.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周振甫:《怎样学习古文》,中华书局1992年版。
    4.翦伯赞:《史学理念》,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08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