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权且利用”的平民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赵新丽 参加讨论

    对于网络文学批评可以有两种解读:“网络”文学批评、“网络文学”批评。前者可以理解为网络上的文学批评,后者则是对“网络文学”的批评,本文主要针对前者。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在诞生之日起,就以其鲜明的平民化特点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网络文学批评是一种大众文学批评,平民化的写作群、平民化的批评群、平民化的读者群、平民化的点击参与让每位生活中或伟大或渺小的普通大众自由驰骋在了曾经神圣的文学殿堂。“大众的艺术是‘权且利用’的艺术”[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33页。德塞都的这句话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即资本主义时代的大众文化生产)而言的,但把它移用到网络时代民众在理解和批评中对现成文化资源的“权且利用”应该也是基本适用的。
    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和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趣味和生活常识以及切身相关性,在网络上对经典的文学作品作出一种新的解读,或对大众文化本身(网络文学作品、流行歌坛、影坛等)跟上一帖,拍上一砖,就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毋庸置疑网络文学批评是“权且利用”的平民批评。一
    从正统的文学评论角度看,我们很难说网络上的批评是文学评论,是批评文章,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是最自然、最原始的批评活动,我们可将之称为平民批评。这种批评实际上是对广泛的日常批评活动的一种回归,诸如我们品茶,是在感受品评着茶的品质,我们品酒是在回味酒的真醇,除了“品”,日常生活中游览名胜、听笑话、看电影、挑衣服……无不伴随着这种日常的批评活动。
    网络文学批评的平民性与它的受众密不可分,网络的低门槛更是促成了平民文学时代的到来。在前网络时代(即网络没有出现之前)并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批评的权利,只有极少数社会的精英或所谓知识阶层或媒体掌控者,才能在批评的舞台上一显身手,而一般的平民大众只能在一旁干瞪眼。说得难听点,以往的评论就是“戴着镣铐跳舞”,不愿戴这样的镣铐,或戴上了而跳得不好的人,是没有资格在上面发言的。这个镣铐就是名目繁多的格式、语言规范、字数限制等,三言两语是不行的,不能用情绪化的语言,要用术语,论文是要解决问题的。到了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批评可以对这些望而生畏的东西说再见了。正如张兴军所说:“在互联网上,不必担心自己作品的幼稚,学术的浅薄,不要去煞费苦心地申请出版号,不要筹措高额的印刷费,更不害怕这个权威的品头那个作家的论足。”张兴军:《沟通无极限·序》,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页。语言和形式的空前大解放也不是完全没有要求,但它的要求只是不要写得太枯燥,要使人感到亲切,不能过长,这些要求实际上是使批评更能接近大众,同时也更人性化。于是就出现了“灌水”和“板砖”。“灌水”区是平民社会的平民区,“灌水”评论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例如下面这组针对今何在的《悟空传》的灌水评论:
    ——由悟no空评论于2008 09 0902:07评论id(6054621)
    喜欢大话的一定更喜欢悟空传不知这两部作品是谁先谁后呢
    ——由十二月逍遥评论于2008 08 2822:39评论id(6052078)
    人真的不可以改变命运吗?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为什么会有生离死别。
    ——由十二月逍遥评论于2008 08 2821:56评论id(6052069)
    冷眼旁观,却还是被带入;本来以为可以无爱,却还是被唤醒。
    ——由林静薇评论于2008 05 2713:52评论id(6035618)
    最爱今何在!这一生的知识是谁也无法完全掌握的凡人,神仙?自然虚无当这个虚无有虚无以意识为中心的世界开始了
    ——由柒浊月评论于2008 04 2921:11评论id(6019458)
    很伤感!!!!!!!不错!!!!!!
    ——由mengqingsi评论于2007 12 0301:22评论id(5906604)
    原来一生一世那么短暂,原来当你发现所爱的,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因为生命随时都会终止,命运是大海,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尽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到来,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
    ——由单行道的跳蚤评论于2007 08 2504:30评论id(5741782)
    一沙一世界……每个人看了都是不一样的世界……(引自榕树下-评论《悟空传》(完全版)http://www rongshuxia com/rss/view_artcom rs?aid=26500)
    这样的规模在纸质媒体上简直算不上文章,还不如传统批评的一个摘要。虽然这样的长度很难深入全面,却具有重要的网络意义,倒是专家式的评论,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在网上谁有耐心听你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啊?“灌水”这种“数量策略”很容易提高点击率,一个帖子贴出去,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马上有人作出反应,楚狂接舆说:“很多网友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帖子在坛子里贴出来以后,就急切地盼着别人跟,一旦发现后面有人附和,那种兴奋的心情简直无法言说;而假如没有引起任何注意的话,则感觉有些沮丧。”楚狂接舆:《关于论坛的传播学分析》,见刘学红:《网上江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218页。论坛和BBS是这些评论的载体,在百度上搜“论坛”大约有100 000 000篇相关网页,搜“BBS”大约有81 100 000篇,在google上搜索“论坛”更多,达770 000 000个相关网页,“BBS”有1 090 000 000项(于2008年10月9日搜索)。几乎每个网站上都有论坛专栏。
    网络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板砖”,我觉得这个比喻实在形象,因为,在网上看到许多次打架进入最后阶段便有点像群殴,大家口不择言,怒发冲冠,像极了面红耳赤、耳目恣裂、手握砖块四下挥舞的场面,谁红就拍谁,“板砖”也显示了网上流行的大部分是“骂批评”。“文学批评从根本上看,就是一种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多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思维活动。”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18页。一些传统学术期刊上的批评文章简单照搬西方文论套评中国作品,比如很多论及大众文化的批评文章将后现代主义奉为圭臬,每评必用,普通读者甚至创作者本人根本不知后现代为何物,理论界说周星驰是后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而熟悉他的大众又有几人知晓什么是后现代?一篇批评文章从时代背景到理论背景洋洋洒洒,却很少有对作品本身的感悟阅读和细节品评;发表周期长,无法与创作产生互动;发表阵地局限在几家有限的学术刊物,与普通读者隔膜。而网上批评的方便、快捷、互动、不留情面、一针见血等特点使得批评活动更灵活推及得更广。“所谓‘批评’当然不一定就是指出缺点,批判荒谬,但这样的意思一定包含其中,甚至还是批评一词的主要含义……纸媒体的批评往往极少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的。要指出一篇作品的不足,往往要先说一大堆好话,然后才仿佛不无遗憾地道出那么一两点不足之处。……说一句极端的话,你要让中国人完全说实话,还非得网络这样的媒体环境不可。”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241242页。虽然板砖还处在文字交战的低级形式,我想网络上“骂批评”的风气对批评界的逆转之风应该有些推波助澜的作用。“90年代文学批评的回顾与研讨”座谈会上,大部分与会者认为: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作品研讨会、新书首发式等日渐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方式,由于批评和创作关系过于亲和,“文学批评”变成了“文学表扬”。在网上有话直说,不必躲躲闪闪,确实骂得痛快,于是就有了恶作剧式的捣乱。恶意的粗俗,肆意的笑谑是网络批评中很常见的喧哗和嘈杂。由于网络文学批评对主流意识形态普遍采取回避和解构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使人们将它与巴赫金有关民间节日狂欢的理论联系起来,于是乎粗俗、猥亵、语言的“下半身”便成了有些人笔下的网络文学批评。“猥亵披上俏皮的外衣,就更隐蔽了自己的意向,使它更能为文化意识所接受,好的笑话需要听众。它的目的不仅在于回避禁戒,而且在于赢得听众,用笑去赢得,在笑中造就同盟者,这样似乎能使罪孽社会化。”[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2页。应该说网络评论的方式很多都适合巴赫金所说的引起笑谑的目的。诚然,网络被某些人称为“藏污纳垢”之地,我们更不能否认它粗俗的一面,但是如此广大的空间除了物质肉体的关注,也有对精神空间的追求。汶川大地震以来,各文学论坛填满了人间的真情。“除了真情,我们一无所有!”一家文学网站的告白颇有代表性。一切都凭自己的真性情,高度个人化色彩是向人的真性回归。当然也就免不了牢骚发泄式的低层次的情感投入。将过去那种近乎客观的、逻辑的、“深刻”的评论,变成一种趣味的、心情的、透着强烈个人爱好的“谈论”,即平民的“谈话”式批评。二
    《CNNIC年鉴》的数据显示,网民的学历层次有所下降,网民的受教育程度逐渐趋于分散。谢新洲、周锡生主编:《网民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这一切也决定了网络文学批评更多的是局限在感性回味的领域,网民的在线实时评论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条件,比如兴趣、爱好、性格等进行的感性投射。网民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文化资源和知识储备与我们所说的严肃的、神圣的、主流的文学并无二致,从各种媒体、学校、家庭甚至社会的认可度来说,仍视各种“名著”为真正的文学,而视各种武侠、言情为不入流的东西,但就网民的兴趣取向和价值取向而言,他们又不愿驯服在这种体制的语言和陈词滥调里,于是,“大众必然凭借他们手头拥有的东西度日,而他们所拥有的便是文化(和其他)工业的产品,大众文化的创造力与其说在于商品的生产,不如说在于对工业产品的生产性利用”[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对网络文学自身的关注是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很多网络文学名作都与网络批评有很大关系,初入网络的新写手很多都是经历了网友的鼓励和大家的期待坚持一路走来的,蔡智恒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之后名声冠满全球华文文坛,才有了之后的《雨衣》、《爱尔兰咖啡》、《槲寄生》、《夜玫瑰》和《孔雀森林》。宁肯在谈到他的《蒙面之城》创作时说:“我是说在公共空间连载的日子里,读者的心情、平等的参与、批评与真知灼见使我体会到一种彻底的平等、自由与互动的现代人际关系……这里我特别感谢的是网友teemin先生、阿lulu_500先生,以及黑雪01、玄武岩、wengjw123、iceburg15、wuhoya、泡泡茶、forrmb、zicq、麦齐尔、sflii、sflii、waiiya等诸位先生。你们不懈的关注无疑将构成本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宁肯致新浪网友:传统的寂寞:http://edu sina com cn/wander/2000-10-23/14228 shtml(2008年10月6日查询)。当你在网络上看到一篇不错的故事时,如果可能,请不要吝惜你的掌声。当代批评家几乎没有关注目前的网络文学作品,即使有也主要针对版权保护和言论自由以及道德伦理之类的问题,对具体的作家作品的批评远没有传统作家作品那般精细,目前针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大多数评论还是集中在网络的跟帖评论中。网络批评最能激发交战的欲望,我觉得这是促进论坛发展、培育写手成长的最佳渠道。看几个高手用文字交战、用学识争论、用道理服人无疑是一种享受。
    网络文学批评的价值还在于它对人们自身相关性的关注。对于青年人来说,爱情是与他们最为密切的切身相关性,另外现实的逼仄,也使很多人把兴趣转移到这些东西上来。对于武侠,除了快感和趣味以外,它的流行性恰恰是切身相关性的反面,因为它是最不具有切身相关性的一类文学,对它的阅读,可以使人暂时忘却繁重复杂而劳累的现实生活,沉浸在一种虚构的价值世界里。“宝玉处于大观园内,百花丛中,在与黛玉倾心相恋的同时还在众姐妹中流连忘返。这并不是说他对黛玉的爱是虚假的,只是他对女孩子有着天生的尊重和喜爱。……小李的这种‘博爱’的精神贯穿全文,融汇进了自己的武功当中,所以小李飞刀可以无敌于天下,那一刀的风情可以迷倒天下所有的武侠迷。……兰特的爱情也许是众多男人的梦想,但是撇开现实中的法律因素不说,我无法想象面对众多的妻子,怎样去分我的爱情……”(《看宝玉,李寻欢和兰特的爱情》湘鹤于2001 02 1609:47发表在随笔小札)从传统专家、学者的眼光看,这算不上文学评论,从正统的文学研究看甚至觉得可笑,这只是一些武侠迷们富有兴趣的谈资,一吐为快而已。网络上的言情评论数不胜数,有张爱玲热、琼瑶热,还有网络写手的网恋故事及其随后的数以万计的跟帖评论,对今何在的玄幻小说《悟空传》读者最有发言欲望的也是针对悟空与紫霞、八戒与阿月的生死绝恋,神仙的无奈与彷徨更能引起凡夫俗子的共鸣,用充分体现切身相关性的情爱,来阐释自己的爱情观倾诉自己的情感历程,分享快乐与伤痛。
    除了对网络文学和自身相关性的关注,网络批评对正统文学的新解也有不少趣味投射。网易文化频道在2003年2月统计的鲁迅论坛帖子为23 267个,而网上大红大紫的安妮宝贝也不过794个。据《网上鲁迅》编者葛涛统计,在2000年12月9日开始的“一个世纪的鲁迅”在线讨论会期间“网上捍卫鲁迅、理智清醒地看待鲁迅的网友还是处于弱势的”葛涛:《网上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即使不是“反鲁派”其声音和角色也有别于主流、正派的评论,赞美其硬骨头,并非传统解释而是他骂人骂得痛快:“我最佩服的就是他老人家骂人一针见血,像是刮骨疗毒,爽啊!”(飒爽《我佩服鲁迅》)赞美其国民性思想也是和评论者亲身经历联系在一起,“只要良心未泯,并有一双睁开的眼睛,就会看到贪官污吏、地痞无赖、江湖骗子、封建、迷信、无知等鲁迅与之作战的社会丑恶现象还是那么多……无论贫富贵贱、平民高官、文盲或者大学生,都那么敬畏神佛。”(luxun《热爱鲁迅》)赞美他的孤独精神也与评论者个性有关,一切从自身感受出发,绝对见不到钱理群教授《与鲁迅相遇》的那种深度和理性。或者直接选择趣味式话题,鲁迅和许广平、朱安的关系,鲁迅与周作人的关系等,散发着浓厚的平民色彩,将自己知识储备中“民族魂”的形象贴上了自己的色彩,利用文化资源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
    “网上批评者”更像是解释者而不是批评者,不能以专业的学术水准一概要求,其实以单纯的爱憎来评价文本不失为一种解读方式,也是网络上不可多得的风景,专业人士大可不必太惊慌。许多学者对网络文学批评的虚拟文学景观心怀疑虑,对现阶段对于它的界定不置可否,要么用沉默来对抗网上的众声喧哗,要么干脆对其品位嗤之以鼻:“上网比上床容易,人一上网就马上变得厚颜无耻,胆大包天。”(莫言语)其实专业人士要关注的不是指责和不屑,而是要考虑一下实际问题,诸如:如何能让网上文学批评更大程度地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如何引导大众层次的审美向一个更理想的程度进步,如何通过批评提高大众创作、欣赏的水平……目前没有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来阐释日新月异的网上新景,一些已有的研究传统文学的理论应用于网络只能是权宜之策而已,把指责的精力用于构建一些更实际的大众能接受的理论来阐释网上的喧哗也许会更有必要。
    陈思和教授曾提出“媒体批评”和“学理批评”的概念。这里的媒体主要是指以报纸等为主的大众传媒(当然包括网络),媒体批评以新闻性(即时性或时间性)为突出特点,是社会性最为广泛而内涵也最为驳杂的文学批评,几乎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公众和社会的流通载体之上;相对而言以文学学理性为主要阐释依据和阐释目的的专业(性)文学批评(学理批评),它的价值取向当然也是多元的,并不以某种固定的学理或意识形态原则(立场)为唯一的归宿或目标。现行的网络文学批评无疑属于前者,采取怎样的态度进行批评是存在的一个问题。网络批评缺乏真正严肃的态度,是不是要适当遵循一下“学理批评”的走向?是不是要进行必要的自我积累,而不是随心所欲?是不是加上一些限制就出离了网络自由的本性,最终与传统批评合二为一?当然不能让人人摆起学究的架子,引文要标出处,篇幅要合要求。可以骂,但不能谩骂,可以短小,也要“精悍”。“权且利用”是一种“游击战术”,以己之长避敌之强,不讲究战略的,所以根本也做不到传统批评的每个要求。这种“媒体批评”对于传统批评就目前来看,还是襁褓之婴之于壮硕成人,自可以用活泼天性赢得空间,不时“偷袭”一下成人的软肋,“偷学”几招学理的套路为我所用。
    只有在自由的土地上,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当网络文学批评向所有人敞开后,它必然会成长为参天大树,网络文学批评可能会有和学理批评并驾齐驱的一天。它有其存在的价值,可以作为主流批评的参照,通过镜像反射察看到传统批评的一些局限和问题,在舆论和传播角度,主流批评也日益依赖于网络的舆论和传播,传统文学批评家也在网上开博客、发帖子,谢有顺、葛红兵、李建军、陈晓明等批评大家都有自己的博客。虽然大量期刊媒体文章通过网络获得了更大范围的阅读,但是还远远不够,网上有关网络文学的评论也不过是各类期刊中有关网络文学批评文章的收集和整理,很多都是需要付费的专业性网站,普通大众很少有人愿意购买,一些即使挂出网站也只是空链接,在这种状态下批评根本无法发挥它应有的规范和影响。当然批评本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有其丰富的个性领域,论坛发帖、跟帖、博客都可以尽其发挥,我们应该期待着它的与时俱进。
    原载:《现代中国文学论坛》(第二卷)
    
    原载:《现代中国文学论坛》(第二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