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低门槛的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具有自由和开放的特点。在目前的中国,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一些网民开始在网络中传播鲁迅并讨论关于鲁迅的话题,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被笔者命名为“网络鲁迅”。 下文将尝试分析网络鲁迅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一、网络鲁迅产生的原因 概括来说,网络鲁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互联网为网络鲁迅的形成提供了外部的技术条件。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作家,一直影响着众多的中国人,但是这些受到鲁迅精神影响普通的民众,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却很少有机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表达出自己对鲁迅的多元化的看法。可以说,没有互联网这一大众媒体,也就没有网络鲁迅的产生。 2,鲁迅的影响力为网络鲁迅的形成提供了内部条件。鲁迅不仅生前就在中国影响巨大,而且至今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资源。进入网络时代后,他又吸引了中文网络的讨论。这些关于他的评论比较多元化,有继承,有批驳,但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鲁迅依然能够成为网民讨论的热点话题。 3,不同的心理动机共同促进了网络鲁迅的产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心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中文网民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身份比较复杂,他们在网络中传播与讨论鲁迅的心理动机也可以说比较不同:有的网民是为继承和弘扬鲁迅的批判精神,类似于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需要”;有的网民是为了学习鲁迅的反抗绝望的思想,类似于马斯洛所说的“求知需要”;有的网民是想获得一定的知名度,通过哗众取宠达到其他的目的,类似于马斯洛所说的“尊重需要” (外部尊重,希望自己有威望)。网民带有这些不同的心理动机,一些官方机构则带有宣传动机,一些商业网站带有营利动机,这些因素不仅共同促进了网络鲁迅的产生,而且也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网络鲁迅的多元性。 二、网络鲁迅的特点 网络鲁迅是一种在中文网络中产生并发展着的文化现象,因此,网络文化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虚拟性、民间性、狂欢性、交互性、口语化等也体现在网络鲁迅这一网络文化现象之中。 1,虚拟性与真实性交织。互联网是一个由文字、图片、视屏、符号等组成的虚拟空间,是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赛伯空间(cyberspace),但网民通过互动却可以得到一种真实的感受。有学者借用波德里亚的“仿像”理论研究互联网,指出互联网有“仿像”的逻辑,可以营造出“一个与现实无关,但是比现实感觉还要真实的超现实”: 尽管网络行为是以符号而不是以真实的行动为手段,但是互动带来的网民和网络社会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却和真实世界中的人认知自然、改造自然的关系有着惊人的相似的。更重要的是,这两种行为给网络主体带来的心理感觉是相似的,甚至完全一致的,尤其是在一些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方面,比如受尊敬的感觉,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等。那么,网络的虚拟性就有了革命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真实世界的某种指称,而且它本身就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它的虚拟性是通过对网络社会的改造这一实践活动来完成的,尤其重要的是,由于感觉的一致性使得这种原本虚拟的符号行为具有真实行为的意义。 (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第249-250页。)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网络鲁迅不仅是网络这一虚拟空间的文化现象,也是现实社会中关于鲁迅的各种话题在网络空间中的反映,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例如,一些网民热衷于在网络中发表仿写鲁迅的文章,借此达到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端的目的,这些文章虽然是在虚拟空间中发表的,但却是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端的,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2,民间立场为主。在网络中,虽然有一些官方机构和一些商业网站介入鲁迅的网络传播,但是,网民是从事鲁迅网络传播工作的主力军。虽然从事鲁迅网络传播工作的网民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复杂,其中还有几位是从事鲁迅研究的专家,但他们在网络中基本上都是从民间的立场来传播鲁迅或讨论鲁迅的,因此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传统的鲁迅研究而言,网络鲁迅就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传统的鲁迅研究在鲁迅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走下神坛,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势微,脱离现实社会退入书斋,成为一种学问,网民却关注现实和底层人民的苦难,批判现实社会的各种弊端,这些文章虽然研究水平不高,但在精神上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贴近现实、贴近大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大众的心声,因此也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 此前长期承担着官方意识形态功能的鲁迅走下神坛,很少再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一个传声筒,并逐渐走向边缘,而此前处于边缘、或被压制的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发起了对正统鲁迅的批判。一些网民热衷于在网络中批判鲁迅,甚至用各种暴力语言来攻击鲁迅。这些言论虽然没有多少价值,但也是一种从民间而非官方立场解读鲁迅的一种表现。 3,互动性较强。传统的鲁迅研究受制于传播媒介的局限,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大多都是单项的传播,互动较少。而在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跨越时空,很方便地形成双向互动。这一特点鲜明地体现在网络论坛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鲁迅的网络传播范围。网民可以通过跟帖和原作者交流,或赞同,或质疑,甚至参与进来,和原作者一同写作。例如,网民“梁由之”在写作《关于鲁迅》这篇长文时,不仅和网民多次讨论,并且还吸收了一些网民的意见。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的中文网络空间还不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不过是一个门槛较低的较为平等的公共空间,网民固然可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发表观点,但从整体上说,鲁迅话题的讨论水平普遍较低,网民还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4,主要使用口语化语言写作。传统的鲁迅研究成果大都是发表在报刊上或在出版社出版,因此大多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写作,而网络鲁迅中的许多文章大都是发表在论坛、网站或博客之中,在总体上来说是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表达。 网络语言是网民在交流中创造并使用的,口语化的语言是网络中通行的常用的语言,基本能满足网民交流的需要,甚至一些带有鲜明的网络色彩的网络常用语言已经被现实社会所接纳和使用。在此,既不能用传统鲁迅研究成果所使用的语言的规范来要求网络中发表的那些关于鲁迅的文章,贬低其价值,同时也不能把网络语言所具有的口语化的特点扩大化,突出其诙谐幽默的价值,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中发表的那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使用口语化的网络语言的不足。对鲁迅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口语化的语言的确无法准确地阐释出其博大精深,这也是网络鲁迅的局限所在。 三、网络鲁迅与传统鲁迅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在分析了网络鲁迅的上述特点之后,需要再进一步分析网络鲁迅与传统的鲁迅研究的关系。首先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 1,传播媒介不同。传统的鲁迅研究成果通常在报刊、图书等纸质媒介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上传播,而网络鲁迅的内容都是通过网络发表传播的,两者在传播媒介及由此产生的传播效果方面形成较大的差异。 2,研究立场有所不同。传统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学者的一种职业化工作,目的在于学术研究,在整体上是一种精英文化;而网络鲁迅的成果基本上由网民业余完成,一部分是在阅读鲁迅之后所撰写的,另外一部分是借用鲁迅的思想和语言批判现实社会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行动实践来传承鲁迅精神,更多地体现出民间色彩,整体上是一种草根文化。 3,使用的语言有所不同。传统的鲁迅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进行写作,在语言的使用方面比较准确规范;而网络鲁迅的成果基本上都是用比较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写作,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不太严谨。 4,学术水平差异较大。传统的鲁迅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不仅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研究者,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正在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鲁学”;而网络鲁迅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虽然谈论鲁迅的网民有一定的数量,但他们对鲁迅的认知水平在整体上都比较低,大部分网民在网络中发表的讨论鲁迅的文章只能算一种浅层次的阅读感受,不是学术研究。 5,影响力差别较大。当前传统的鲁迅研究成果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已经与现实社会逐渐脱节,并逐渐成为书斋中一门貌似高深的学问,主要面对学术同行,影响力大多局限于学术圈中,很少能对普通民众产生影响;而网络鲁迅虽然学术水平较低,但较为密切地关注现实问题,批判现实,或抒发自己阅读鲁迅作品的真实感受,比较贴近大众,因此能在网络中影响到一批关心鲁迅话题的网民。 其次,网络鲁迅与传统的鲁迅研究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1,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传统的鲁迅研究主要面向学者同行,也有一部分面向普通读者,网络鲁迅则主要面向网民,但这种不同并不是对立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两者都是在做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工作,只是侧重点不同。 2,传统的鲁迅研究对网络鲁迅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的角度来说,传统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一些网民提高对鲁迅的认知水平,一些网民出于研读鲁迅著作的需要而参考传统的鲁迅研究成果,从中吸取一些可为己所用的有益内容,如于仲达在研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就阅读了大量的鲁迅研究著作,从而提高了自己对鲁迅的理解水平;从负面影响的角度来说,传统研究中的某些成果可能比较陈旧和僵化,可能影响一些网民对鲁迅的评价,认为他是官方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从而对他产生敌意,当然也有可能促使一些网民通过亲身阅读鲁迅作品,来感知真实的鲁迅,如范美忠就是因为不满关于《野草》的传统研究而另加解读的。 3,网络鲁迅目前还未对传统研究形成影响。网络鲁迅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继承鲁迅的批判精神,关注当下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批判性,相对于已逐渐退居边缘的传统研究来说更具有活力,可以承担起刺激传统研究的任务。但目前的网络鲁迅在整体上还处于水平较低的状态,不仅没有产生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仍然处于网民自发的状态,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尽管已经引起了一些鲁迅研究专家的关注,但影响也仅此而已。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鲁迅"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见报时有所改动。) 原载: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27日 18 版)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06月27日18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