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重建网络文学的人文向度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杨拓 参加讨论

    在媒介爆炸的时代下,雅俗文学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文学和文化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起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NET)这个名词已经逐渐在媒介世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电脑技术和互连网的发展,“网络文学”这个人文和技术的结晶诞生了。“网络文学”虽然只是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但它的发展势头已经远远超过许多人的想象,其表现出来的虚拟性、互文性及多媒体性让众多读者甚至作家爱不释手。“赛博空间”(英文称之为cyberspace,即网络上的虚拟空间)中自由而为、率真而发的精神更是人们在技术世界里难以寻觅的,网络文学在诞生伊始就注定要充当重建人文向度的大使。
    一、  什么是网络文学
    “新名词的出现总标志着新的问题,标志着新的思想、新的商榷论争的题目。”[1](P4)网络技术处在不断的发展、普及和变化之中,这带动了网络文学成为一种开放型的文学种类。我们看到了围绕在它身边的种种为争夺网络文学发言权而进行的权力纷争,也正是在这种争论的过程中,“网络文学”才获得了自己今天的含义,才能够同所谓“传统文学”形成理论上的对比和呼应。
    在中国,网络文学兴起的源头,是一些海外留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描写留学生生活和思乡的文章。第一个在互联网上进行文学虚构活动并且把自己的文字加以传播的人,或许是在一种偶然的激发中手忙脚乱地完成了自己的举动。但他发表“作品”的行为本身却成为一个巨大的召唤,众多人开始模仿他,纷纷在网络上进行着自己的书写活动。于是就有人把出现在网上的所有文学作品都叫作网络文学,这是对网络文学最初的定义,而显然这个定义在现今看来是有失偏颇的。
    与此相对应的一种认识是把网络文学定义为:“网络上发表的,面向网友的作品”。[2]相对于把网络定义为“出现在网络上的所有作品”,这一表述更注重网络文学的原创性和网络文学对互联网的先天依赖性。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特质在这种界定中还是没有被充分体现出来。网络技术对于网络文学的影响不只局限在作品传播这一个环节上,它对于文学的影响甚至已经达到了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程度,而且这种全面渗透已经深入肌理,是发生在文学创作的深层面的。因此就有学者给网络文学下了第三个定义:“利用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和Web技术创作出来的,以互联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3](P11)从上面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的创作手法是新的,物质载体是不同于以前的,作品的传播途径是新的,互文性也成为网络文学突出的新特点。
    然而这个定义在设定之初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缺点,“网络文学”从修辞学的角度属于复合式中的偏正结构,“网络”作为一个修饰词修饰中心词“文学”,如果一味地强调技术的重要性,那文学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人文价值而成为技术附庸,“网络文学”就应该改名为“文学网络”。文学的终极价值在于其所表征的人文向度,这是文学价值的最后底线和最高标准。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人文向度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早在1993年,《上海文学》就发表了王晓明等五位学者有关“人文精神危机”的对话。对于人文精神危机,持论者有这样的表述:“我们所感受到的人文精神的危机有两重。首先,我们正处在一个堪与先秦时代比肩的价值观念大转换的时代。举凡五千年以来信仰、信念和信条无一不受到怀疑、嘲弄,却又缺乏真正建设性的批判。不仅文学,整个人文精神的领域都呈现出一派衰势……。”[4]对人文精神的讨论及其种种回应,体现了当代知识者的活力,体现了他们对人文价值的近乎本能的向往和追求。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对已经十分脆弱的人文精神打上一剂兴奋剂还是直接雪上加霜地把其推下万丈悬崖?笔者认为:网络技术的交互性、自由性和文学追求自由的人文向度是不谋而合的。
    网络文学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网络的渴望;不仅仅具有感性需要,还具有人文精神的需求。进入网络生活当中,网民们不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其中,举手投足之间就有了浓厚的“网络特质”,而互联网与文学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依存的,既要让网络技术的特质在文学中得到有力体现,也要让文学的最高价值即“人文向度”在互联网这个崭新的平台上得以充分展现。
    二、  网络文学现有的人文品格
    新的文学体例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新的人文特征的出现。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后工业文明社会,“后现代”这个名词也变得时尚起来,然而生活在后现代的人们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和困顿,在机械复制和媒介爆炸的年代里许多人感到深陷其中而迷失了自我,网络文学这个后现代文明的艺术产物,充满着后现代的人文特征,这种独特的人文特质是会让人们越陷越深呢,还是破而后立地带领人类突出生存的困境,找寻自我的确证?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讨论的。
    新生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存在着种种问题。随着对网络文学研究的深入,一些传统的文学研究者就开始质疑网络文学对于文学特征的改变,以及它是否真的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存在方式。他们认为网络文学的虚拟性,以及低门槛和几乎不审查状态,很容易生成自由的无责任感。作者自由地抒发喜怒哀乐,尽情释放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这是隐藏在虚拟性后面的无责任感,或许也是虚拟性带来的自由性。大多网络小说的作者是20到30岁左右的年轻人,基本属于“80后”一代。“80后”一代生活在一个物质需求显得唾手可得的时代,充分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物质性满足。他们基本上是玩网络游戏长大的,长期迷恋和追求着感官的刺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功底都明显不足,作品的深度和文字力度也不够,可是借助于网络平台,或是建立自己的写作基地、文学网站,或是参与一些网站的写作竞赛,造成一定的影响后再转而出书,他们成了流行文学和时尚写作的“新贵”。而这些写作的“新贵”恰恰缺乏传统的文学底蕴,缺乏最基础的人文特征,它们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平面化、快餐式的后现代人文特征。
    而支持者则从网络文学独有的形式与内容出发,认为网络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与阅读心态,即阅读方式由读书转向读屏。而读者的阅读态度也从沉浸转向浮躁,从思索状态转向快感需求。这些转变决定了网络文学的人文特征即游戏性、虚构性和民间性。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参与权利(主要是发表传播权)为代价。而网络文学的出现恢复了绝大多数人这一权利。人们畅游在赛博世界中,自由、率真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更多的人可以在网络上用文字构建自己的梦,游戏于比特构成的文学中,网民们找回了自己失去多年的童年梦。玄幻小说、仙侠小说、科幻灵异小说、历史言情小说就这样以百万计的出现了。这些小说最大的共性就是虚构性———天马行空的虚构。接受主义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指出,文本的核心特征是虚构性,文本生产在本质上是一种作为跨界行动的虚构。“所有这些在虚构文本中被我们细致区分开来的虚构化行为,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一言以蔽之曰———越界。”[5](P34)所谓“越界”,即一种跨越疆界的行为,其本质是“在同时性的占有和超越对象要素的过程中自成新生命”。在众多的网络小说中看不见传统小说中的“启迪民智”、“救亡图存”、“解放思想”的重大社会责任感,这些小说也基本不受科学依据或物理、事理的束缚,写手们可以海阔天空、恣意纵横地想象和虚构,而这种虚构可以说是来自于“民间”写手们的集体梦,“网络文学”这个新生命在集体梦中就这样孕育了出来。网络文学的民间性这里的“民间”一词不同于民间文学中的“民间”,后者是当代文学研究中比较明确的概念。前者并不被传统和民族大众的审美倾向所束缚,并不以之为指归,在时间上不指向过去。它的任务不是传承、挖掘和在时间中自然变异,而是进行以艺术为本的自由创造。网络写手李寻欢曾说:“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涵是隶属于网络而不是隶属于文学的,它于文学的最大意义是使文学回归民间……”[6](P27)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小说为他们进行语言和叙事方法的实验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文学始终需要新奇的创新经验,需要富有活力的挑战,没有这样的写作,文学的生命力也就终结了。网络小说的创作刚刚兴起不长时间,解读它们的秘密并修正它们的偏差,不过是为了让网络写手们或者称之为年轻一代的作者们更好地写作。对于这些作者,我们的内心仍然是充满期待的:他们或许可以创造出“图像时代”人们独特的审美趣味,为文学的发展开辟出独特道路,文字的力量毕竟比任何力量都来得更内在和更温馨些。
    三、  对网络文学的人文期待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7](P338)四百多年前,思想家李贽就强调作家要敢于摆脱世俗传统的束缚,敢于把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写出来。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可被认知的、实在的感性直观,直接摆脱了一切现实社会中的规则束缚。即使作为一种游戏方式,网络文学也是人的一种自我理解方式。伽达默尔认为:游戏在自身中含有一种意义内容,具有一个自身独有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游戏活动中已投入了一种独特的甚而是神圣的严肃,然而,在游戏行为积极活动此在的所有目的关联并不是简单的消失,而是以特有的方式化出的”。[8](P147)网络文学的发展在游戏和喧闹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用一种特定模式延伸着人类精神的地平线。
    首先,情感的宣泄和对生命本真的向往。网络文学大多是宣泄的、张扬的,较少见到含蓄、内敛的作品。在网络上许多文学门户网站上都有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穿越小说、鬼怪小说等一些最能吸引大众眼球的所谓“俗文学”,这些“俗文学”正是众多网络写手强烈情感浸润于字里行间的表现。在网络上,他们把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东西,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发泄出来,用最为本真的心性写作出来,激荡读者的心灵。一群掌握科技和人文双重特质的民间写手带给大众以狂欢的喜悦。它带给文学的是勃勃生机,是生命力的人文跳动。网络文学情感色彩至少有两个特征:其一,不加任何掩饰的情感。网络写手往往都是匿名的,他们以虚拟的网名替代生活中的本真身份,在网络上纵情地发出自由之声。大家登陆上网后无论是对待别人还是自身的作品都直言不讳,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很多网络小说的创作中,写手们把自己刚刚创作出来的新章节贴出来后,马上就有读者不断地对新章节进行即时评论,这种互动完全都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且不带有任何外在束缚的因素。大家就犹如参加假面舞会一般,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自由讨论任何问题,在这个“舞会”上,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未加掩饰的本色情感。其二,网络文学所表现的情感是虚拟世界的真实情感,艺术都是虚拟的,而网络却有着更加真实的虚拟性,因为它可以把虚拟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作者以最无我的方式袒露出最真我的情感本色,甚至表露出自身最为隐秘的心灵暗角。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的人文意义,主要在于它是对生命力一种肯定和释放,对生命欲求的善待和高扬。
    其次,自由精神的绵延。网络的出现,为人类精神活动提供最为广阔的虚拟空间,给众人以最为广泛的话语权,布迪厄认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倚赖于符号体系的共享,“符号权力是建构现实的权力,是朝向结构认知秩序的权力”。[9](P67)网络文学对自由意义,就在于它给予了每个人以平等的符号权力。在网络中,文学传播载体的日益廉价和便捷所诱发的文化民主,把文学的主导权交给了民众手中,给文学以回归民间的契机,“人人都能当作家”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另一方面,网络给了人们以文学话语权的自由,同时也给了人们舒展自我的自由。网络使文学失去的是束缚,而使人类得到的却是文学与精神的双重自由。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表现人的全部生命的权利,让人们在虚拟空间的畅游中忘却了生存的烦恼和现实的喧嚣。这充分展示出人类本体真我的延续性和无限性。
    最后,网络文学下的人文重建。文学艺术发展到今天,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各种文学理论甚嚣尘上,人类的精神之维在如此猛烈的冲击下变得无所适从,从“上帝之死”(尼采)到“作者之死”(巴特)再到“人之死”(福科)。波德里亚看来“在这个后现代社会的空间里,模态和语码决定了思想行为、娱乐、信息和传播等媒体则提供了较诸乏味的日常生活更加强烈和更有包容性的经验。……个人放弃了‘现实的沙漠’而转向超级现实中的狂喜以及由电脑、媒体和技术经验构成的新的领域”。[10](P505)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放弃了对哲学的思考和上帝的崇拜,人们在不停转换的影像、符码中得到消费的快乐。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否认科技的存在是不现实的。人类在担心科技暴政的同时不断逃避现实,甚至有些激进分子逃离现实社会,去孤岛上建构一个自我封闭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赛博空间的诞生,使人们在这个新型的空间里找到了暂时躲避的港湾。而可笑的是这个空间的诞生也是科技的成果,人们开始反思我们对待科技是否只能一味的逃避。例如现在众多网络文学的创作就呈现出了高科技与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交织。网络文学的出现给当代文学中的人文向度的发展却注入了更多的科学气息。
    如果说网络媒介文化发展只是让我们找到了拥抱科技的勇气。那么孤独的现代人却要借助中国的“道”文化来找回那丢失许久的本体性。面对消解一切人文深度的网络,人们却又只能寄希望在虚拟的符号中找回自己失去的本真。这种精神上的虚无空白带来的负面体验是现代文明的一大顽疾,物质的极大丰富却在心理上陷入了绝境,这种二律背反的逻辑关系显然和西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汉学家威廉·白瑞德说:‘事实上,人类遭遇空无之际的情绪和反应,随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而有很大的差异。中国道家觉得虚无使人安详、和谐、甚至愉快。……’”[11](P8)在《庄子》的《秋水》篇中,庄子曾和惠子在桥上有一段关于“知鱼之乐”的争论,庄子之所以能知鱼之乐是因为他此时的心境已摆脱了现实的束缚,精神达到了最大程度的解放和自由,人、鱼已处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之中,在“游”中庄子获得了现实中领略不到的“乐”的状态,达到一种精神进入自由解放的情境,这种自由的情境实质就是“至乐”、“天乐”的审美境界。在庄子看来,现实社会中,人无法获得自由,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限制,根本无法达到“至乐”、“至美”的情境,为此就必须设立一个超越于现实的理想环境,在此环境中作逍遥之游。而在网上,人类也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今天,在中国出现了众多年轻的网络写手,他们冀希通过网络的世界摆脱现实的束缚,感受《庄子》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自由体验,在精神绝对放松的网络世界中找寻着“至乐”、“天乐”的最高审美感受。第2期杨拓:重建网络文学的人文向度59
    [参考文献]
    [1]弗·杰姆逊.唐小兵.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马丽荣.E时代的网络文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3]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王晓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J].上海文学,1993,(6).
    [5]沃尔夫冈·伊瑟尔.陈定家,汪正龙.虚构与想像——文学人类学疆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许鹏.新媒体艺术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H·G·伽达默尔.王才勇.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9]布迪厄.吴飞.论符号权力[A].学术思想评论:第5辑[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10]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商务印书馆,2004.
    [11]杨林.网络文学禅意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原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原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