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彩缤纷的青少年读物中,刚刚出版的《缘动力》引起教育界的特别关注。倒不是因为这部洋洋40万言的励志散文书有多么有趣,也不是因为数百张配图多么抓人眼球,吸引人的恰恰是一个几乎被我们这个时代失却了的元素——文学情结。作家丁捷在这部书中,试图以一个过去时代的青春个案,和一个当下时代的青春群像,进行描摹和比照,进而完成对青少年成长优秀动力的探究。 文学情结是什么?这个有些老套的问题,拿到网络和影视文化环境中的现在孩子面前,也许会成为他们的纠结。然而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问题不过是孩子们的“想唱就唱”的梦幻大舞台。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热情澎湃地接受文学的海选,一些幸运者得以在文学舞台上一展才情,成为一个时代的光环。丁捷是其中的一个幸运者。多年之后,他对香港文汇报的记者说:“我穿梭在这些文学激情的年轻人中间,自觉几分少年才子的潇洒,几分被拥戴的神气。”那种青春期对非物质的沉湎,现在看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比丁捷更早时代的作家叶兆言,说文学之于人生如同爱情之于婚姻,没有爱情人类照样发育繁衍,但没有爱情的繁衍肯定不美好,文学也是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向往文学,其实就是向往美好。文学作为一种适宜于广泛传播的精神载体,安静地向人类传递善良、正义、真相、才智和感情,以温和而又愉悦的方式,训导社会走向文明。一个懵懂孩子,通过文学来开窍,是再好不过的长大途径。而一个时代的崇文,正好是这个时代的少年儿童信手拈来的幸运,是一种难得的机缘。中国青少年研究课题专家孙云晓跟踪研究发现当年的文学少年,如今人到中年,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几乎都有所作为,根本没有成为人们担忧的“百无一用是书生”。 那么,90年代之后为什么一代代年轻人在抛弃这种情结?毫无疑问,时代在不断变迁,社会多元化引导理想的多元化。当我们举国聚精会神发展经济的时候,我们的实用需求直接引发了我们对人文影响力的忽视。文学显然是不能当饭吃的,即便是文学天才名满天下,也未必能荣华富贵。年轻的才子韩寒为了挑战盗版,最近写了一篇文章,专门陈述文学从业者的艰难。所以天下父母不愿孩子选择文学,自然是一种明智。但是,我们要给这种明智设定一个底限:将来不当作家,不等于现在可以让孩子不读文学,就如同将来不当运动员不等于现在可以不让孩子锻炼身体。 现在不是没有文学情结,是文学情结的表现形式变得散漫多样化了。文学搭载了多种传媒手段,进入歌曲、影视、网络、卡通、游戏、体验馆等等,年轻人畅游其中,就如同他们的父辈畅游在铅字中。20年的浮沉,社会和人心在物质主义的过度漂染后,从疲乏到平淡到再生,是必经过程。丁捷说《缘动力》是自己“进入世俗社会历尽沧桑后的顿悟,是心灵回归文学的收获”,这句话看似说的是他个人,其实说的也是社会,是时代。著名作家范小青说,阅历的丰富和思想的深度,是作家丁捷的宝贵资源,而他本人在后记中讲,《缘动力》是要让过来人对自己的冲动青春不悔,让今天的孩子能够有更新鲜、更出色的青春冲动。 《缘动力》 丁捷 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原载:扬子晚报 2011年05月25日 原载:扬子晚报2011年05月25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