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殊的场所。这里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这里有正义与邪恶、美丽与丑恶的激烈碰撞。然而,这里又是一个灵魂改造所,时时刻刻都会有一双双眼睛关注在押人员灵魂的一举一动,有一颗颗热切的心不会让在押人员感到孤单,还会有一盏盏灯照亮所有在押人员回家的路……” 长年从事公安和推理题材创作的作家李迪在作品中这样描述丹东市看守所带给他的感受。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体验“铁窗”生活,李迪在今年春节走进了丹东看守所,与干警一起度过了这个本应阖家团圆的日子。4月16日,他再次来到看守所,与干警们同吃同住,过了一个月才离开。丹东看守所近日向中国作协发来信函,感谢作协派李迪这样的好作家到他们那里深入生活:“他谦虚谨慎,踏实采风,深受我们全体干警和在押人员的尊敬。” 记 者:您为什么选择丹东看守所作为深入生活的对象? 李 迪: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投入公安题材创作,发表过中篇公安侦破小说《傍晚敲门的女人》等一系列作品。几十年来,我一直对这个题材情有独钟。去年11月,中国作协、公安部监所管理局等单位共同主办了“中国作家进警营”采风活动,我有幸跻身于采风队伍之中。活动第二站就去了丹东,当时丹东看守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守所在常人眼中是个“恶的世界”,实际并非如此。在这里关押的人或者走向释放,或者走向死亡,一幕幕鲜为人知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可以说是写作的绝好素材。我在这里定点深入时期,往往被这里发生的真实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辗转难眠,以后还会再来这个地方扎根体验。 记 者:您在看守所深入体验的时候,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见闻和收获? 李 迪:我举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例子。在看守所里,有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女在押人员,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最后的岁月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孩子自小跟她前夫生活在一个新的家庭里,跟她已不相识。看守所为了安排这次会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见面的场景也十分催人泪下。我和那个在押人员谈了三天,一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流着泪听她讲述往事。这次采访得到了很多感人的宝贵细节。这样的交心是浅尝辄止的采风很难做到的,这也是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好处。 在看守所与干警们同吃同住时期,很多故事和细节在不经意间“飞”来。比如我在院子里看到在押人员遛狗,便诧异地问你们怎么还能养狗呢?结果我从大家的介绍中得知,有位在押人员在被收监前与这只名叫花花的小狗相依为命,为了她的“念想”,干警把这只小狗收留在看守所里。我以此为素材写了《有一只小狗叫花花》。还有一次我在看守所的相机上下载图片,意外发现了一组干警救助车祸的照片,便据此创作了《停车!救人!》这篇文章。 记 者:作为这批定点深入生活作家的“先行者”,您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可以分享给大家? 李 迪:我认为,定点深入生活首先不能给采访对象添麻烦。作为基层单位,给他们添麻烦是“不落忍”的事情。定点采风要实实在在深入进去,受访对象才会和作家交心。另外,我们作为作家,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做点事。比如我在这一个月来帮助看守所写了十几篇通讯,还与服刑人员促膝谈心,分担他们的苦恼与忧愁,给予他们应得的尊重。时间长了,他们也就认可了我这个朋友,抢着帮我洗衣服,在我离开时送我到最后一道大门。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可以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到了自己。 积累的过程是“亲切”的。我谢绝了住宾馆,谢绝了出游,白天采访,晚上创作,上飞机之前还在写稿。这些天来,我积累了两大记录本的文字、三百多张照片以及很多采访工作人员、服刑人员的录音。为了调查伙食方面的细节,我连厨房的大师傅都采访了。但是我觉得远远不够,比如那里厚厚的女监日记,我花一个月时间也没看完。在看守所的一个月,我尝到了定点深入生活的甜头。我还要继续挖掘那里的故事,把它们呈现给读者。 记 者:能否介绍一下您目前的创作情况? 李 迪:我考虑写一个“十日谈”形式的报告文学,一天谈一个关于干警和在押人员的故事。我原本打算写一部小说,而我在那里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故事超出想象。面对可歌可泣的事迹和流泪的倾诉,我决定把自己原先的创作计划放一放,用报告文学作品来回报那里的人们,让大家知道在这样的角落有这样的一群人,正在活生生地上演人间的悲喜剧。 原载:《文艺报》2010年06月07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6月07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