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缅怀越剧《红楼梦》编剧徐进时的联想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耿法 参加讨论

    去年10月,知名剧作家、越剧《红楼梦》编剧、原上海越剧院副院长徐进先生因病驾鹤西去,享年87岁。众多越剧爱好者为这位优秀剧作家的离世深感悲伤。在由《红楼梦》改编的所有戏剧作品中,越剧《红楼梦》无疑是最成功的,影响也最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金玉良缘将我骗,害妹妹魂归离恨天”,许多经典唱段已深入人心,无论大江南北,无数观众熟悉并倾心越剧《红楼梦》。徐进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将曹雪芹百万字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浓缩成3个小时的舞台剧本,既抓住了原著的精髓,又十分契合越剧擅长生旦戏的艺术表现传统,得到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在人们心目中,《红楼梦》已成了越剧的象征。徐进创作的优秀剧作还有《秋海棠》《浪荡子》《沙漠王子》《木兰从军》《葛嫩娘》等数十部,并参与整理、改编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盘夫索夫》《劈山救母》等多部作品,他还和谢晋一起创作了描写越剧艺人生涯的电影《舞台姐妹》。徐进对越剧艺术的卓著贡献,使他获得了2006年上海市颁发的“百年越剧特殊贡献艺术家”荣誉奖。
    然而,这位深受广大越剧爱好者爱戴的杰出的剧作家既非家学渊源、书香门第出身,也无名师传授、高等教育之类背景。徐进1923年出生在浙江慈溪,家境贫困,中学没念完就到上海一家西药房当小伙计。业余时间他刻苦读书,靠自学成才,他十分喜爱家乡的越剧,自己学习写起戏来。1943年春,越剧艺术家袁雪芬的雪声剧团招考,徐进拿着自己的剧本去剧团应试。后来,袁雪芬回忆当年徐进报考自己剧团的情景时说:“第一次来我没见到他,就听说有个很文雅清秀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拿了剧本来,托人转交给我,剧本名字叫《月缺难圆》,剧本被转交给剧务部后,编剧蓝明觉得唱词写的比自己的还好,结果很快录用了他。”于是徐进成为考进雪声剧团的头名“状元”,走上了专业编剧的创作道路。徐进的成功首先在于其自身的刻苦努力和卓越才华,但人生的机遇也很重要,如果这位西药房的小伙计当年不是幸运地遇到袁、蓝二人,而是遇到嫉贤妒能、刚愎自用之辈,其日后的艺术道路走向还难以预料,甚至一颗明珠埋没在泥土里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一艺苑佳话流传至今,在深切缅怀徐进先生时,笔者不禁产生一些感触和联想。
    其一是亏得袁雪芬和蓝明当年慧眼识人。对徐进这样一位既无学历又无背景的西药房小伙计,袁、蓝二人目光犀利地看到了他身上蕴藏的艺术才华,不拘一格,不设门槛,惟才是举。编剧蓝明破除了文人相轻那一套陈规陋习,极其认真地审读一位无名小卒的剧本,对年轻后辈的才华毫无嫉妒之心,高度评价剧本所显示的文学才华,坦率地承认“他写的唱词比自己的好”,真诚地向团里推荐这位新秀。而剧团的当家人袁雪芬则不仅迅速决定录用这位西药房的小伙计,而且很快将他创作的《月缺难圆》一剧搬上舞台,且自己亲自出演剧中人物。
    其二是那时的剧团用人机制多么灵活,工作效率多么高。凭一部剧本问路,经编剧推荐,剧团当家人拍板,一个没有学历、背景的年轻人就能立即被知名的剧团录用,根本不用层层审查,级级报批。此事表明,灵活的市场体制对发现和培养人才十分有利。
    三是袁雪芬和蓝明完全是出于公心,一心一意为了越剧艺术的振兴发展,才能如此不拘一格用人。倘若掌舵人被私心缠绕,即使有灵活的机制,也会走上邪路,宁可任用平庸无能的心腹之人,也决不启用才华横溢的“外人”。艺术家的职业道德与人品素质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21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