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一曲古老中山的颂歌与战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庞 参加讨论
今年1月中旬,我接获青年作家程雪莉新著《故国中山》,这是一部为战国中山立国立言的历史散文力作。捧读这本书,先是为之愕然,继而叹为观止,再之击节称赏。因患眼疾,足用七天时间品味全书,并写下一篇4000字的《中山文化故国情》读后感,刊发于北京军区《战友报》。作者故乡河北灵寿,缘于故国与故乡的叠加,经历无数次的文化穿越,终于酿成这部长达30万言的浩浩历史长卷,为历史文化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经验和艺术探索的新天地。
    《故国中山》分为四辑,一、二辑谓之寻史,三辑谓之怀人,四辑谓之忆事。书中所寻所记,所忆所感,皆为耳闻目睹,亲历考证,隔着岁月的长河,对千年故国感同身受,读来别开生面。
    寻史部分,作者历数战国中山扑朔迷离的故事。在“青灯黄卷”中感受故国怀抱的温存,在艰辛寻访中奋力泊向旧都的彼岸,“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山国的王陵和都城灵寿古城发掘后,湮没已久的战国中山自己跳出来了,一个绚丽的中山国呈现在世人眼前”。书中将一个起于公元前506年,灭于公元前295年,几乎贯穿整个战国时代的古老中山,全景式地呈现于世人面前,体现了当代作家的文化担当。犹如“打开电视看电影”,作者通过“文学频道”,让读者走入地平线下的“洞穴世界”,不失为历史散文创作的开拓意义。有专家论称:“过去的创造是向未来的一种投影。”作者笔下的中山,既有考古视角的严谨细微,又有文学作品的洒脱飘逸,显示了历史大散文的特有风采,展现了年轻散文家驾驭重大历史题材的基本功和面向未来的创作激情。《故国中山》是古老中山的颂歌与战歌,可谓“一部中山史,半部华夏史”,一路读来,兴味盎然,让人颇生怀想。
    怀人篇章,记述了中山国的先贤哲人。不少经典故事,读者耳熟能详,而置于故国故乡境地,便生出了几分泥香和水灵,抬头一望,走近了许多。一篇散文短章,无法展示人的完整一生,作者却用她的浓郁之情、简约之笔,以素描写意方式演绎故乡故人故事的一出出“折子戏”,生动的细节让笔下的人物活脱脱站起,读来有呼之欲出的快意。
    同时,该书还是一部古老中山考古工作者的颂歌与战歌。书中记录了考古学家张守中先生“守中取正,朴素人生”的清爽心情,在与废墟下先人的对话中,成就了一部部厚重的古文字巨制,以及张守中考古又“考新”的严谨精神(见该书159页),令人肃然起敬而又可亲可爱;记录了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自己开办了一家“中山青铜厂”,倾心研究复制中山国的精美文物,因为造了“告别田赋鼎”而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一个个饱含作者文化道德责任和浓郁考古之情的“墓后”故事,以及凝聚着中山魂魄的感人群体的事迹,令人掩卷不忘。这对于克服当前文坛某些道德缺失、追逐名利、生活肤浅、写作浮躁的不良风气,无疑是富有积极意义的。
    忆事部分,不少篇章也是涉笔成趣,咀嚼起来,有滋有味,意味着中山故国传承下来的优秀民风世代相袭,不可阻隔。作者情系中山,年龄上属“70后”,情深的被写者和深情的写作者融为一体,成就了历史文化散文无年龄差别的创作态。
    一部历史长卷的持久写作,考验和消费着作者史学知识的存储和积累。书中我们窥见到作为“红迷”和读书人,作者二十八岁时粗读了《史记》,细翻了《资治通鉴》等经典史籍,捧着《红楼梦》读了十来遍。难怪她在浩瀚的史海泛舟,摇曳悠然!还有对书写语言与表现手法的调动,有一种“左手握笔”的亮感与“磁性”,增加了作品阅读的重量、气息和色彩;作者对书法、绘画、诗词、摄影的广泛涉猎与较深造诣,似乎亦成为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散文创作元素;而步量奥地利、罗马、法国、荷兰等异域小镇的行走脚步,以及穿梭般往返于灵寿、满城、平山、正定等古老中山的匆匆身影,作为游资阅历的准备,堪称“书外功夫”。她将这些生命体验引入历史文化散文创作,如鱼得水,势在必然。相信这次富有鲜明个性的成功之作与创作实践,作为艺术“支点”,必将撬起其后续创作的“历史天空”。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