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一个喘息的空间——读析《心灵物语》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朱正安 参加讨论

    那时初识朝晖君,知道他是写诗的,莫名的我就有几分崇拜他、敬重他,因为当一名诗人多少要有点被“饿死”的心理准备和勇气。在当今物欲泛滥的经济大潮中,这也是个商人愈来愈多的年代,诗人也就愈加显得珍稀。恰恰我又是一个半专业性的所谓画家,文学是我最大的喜好,读诗自是能引发我一些意境画面,为画面求得几分浓浓诗情,所以我更看重诗歌。偶有心血来潮、头脑发烧之际也尝试堆码些字儿称作散文称作诗歌,能够认识唐朝晖——一个真正的诗人朋友,乃我欣我慰。
    朝晖君的《心灵物语》经过精心锻打终于出版了,在这个太阳黑子高频率出现的炎炎酷夏,加上他诗情的温度,我终于也读完了这本有一定厚重感的诗集著作。傍晚时分窗外刚刚下过一场这个夏季少有的暴雨,此时在淡黄的灯下,感觉心中的一团烈焰方才渐渐平息下来,毋容置疑,这团烈焰燃至唐朝晖的《心灵物语》。
    人们常说诗情画意,可见诗歌与绘画是一对不分家的亲密姊妹,总觉得诗与画,殊途同归,乃都是天地间的神奇妙物,是最能体现个性、理想和神秘的产物,是给人“感”觉,奇妙难以言喻的。《心灵物语》恰恰又是诗和画一次绝妙的组合,朝晖君的两位高参朋友精心编选近百幅前卫风格的美术作品与诗相辅,在诗意的画外音,似乎我们也读懂了那些艺术家们的心。诗美画美,反复的开卷掩卷令人爱不释手。
    不是第一次读他的诗,也不是第一次被打动,却是第一次读他历经四年创作这么多的散文诗,从他力透纸背的诗行张力中,静静地感受着他四年间来轻微地呼吸声息、脉搏的悸动,心与心的起伏与碰撞,倾听着他的内心独白。坐着读、躺着读,不顾晨昏一口气读完。良久的沉默、再沉默,良久的沉默之后我感觉我有些话要说。
    深居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这是个不再升起炊烟的城市,到处是“制造”的大环境,充塞的快餐式机械式的软文化娱乐,在高速资讯、国际网络全球化等新兴科技的助阵下,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是如此的拥挤不堪,呼吸的空气也就越来越稀薄的情形之下,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与机器的交流越来越多,在这奇异的超空间之前,我们会有些莫名而升腾的挑战性,前路也有着无尽的可能性,我们兴奋之余却同时感到了隐隐的颤栗。对诗人而言,是忧心忡忡多于兴奋,此时沉默多时的诗人站出来了,在痛并快乐着的边沿掷地有声地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是诗净化涤尽了这些俗世杂质和纷争,在临近生活窒息的边缘绝境,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空间,让我们多少能够有些安心地活着,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如果没有16年的农村生活,也就没有这组‘心灵物语’。/……也是这16年的农村生活护守着我,让灵魂干净,保持乡村青山绿草的状态。……除了必须的生存外,我每天都与孤独、纯粹、快乐的灵魂相融。”这是前言,“我在追求一条源于生命和现实生活的纯粹的艺术生活道路”。也是隐匿在他诗行背后的心灵物语。从农村到城市,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灵魂不受都市的污染,他丝毫没有丢弃祖辈们传承下来的好品质,依然淳朴、真诚、执着。不同的是从前把庄稼种在田间,而今是把庄稼种在纸上,回报和收获却是相同的,朝晖君依然是从青山绿水之间走来的那个不变的曾经,一直从容地耕作于诗的这片艺术灵壤上。
    也许借上帝之手,天生此材,唐朝晖是为写诗而来的,他有着内外一致具备一个诗人的特征和气质,显得有些文弱的书卷气,透过镜片后面炯炯的双眸闪着烁人的灵光,并有着一颗敏感多思的慧心。“慢慢的,许多事物在手中平淡下来。没有了颜色,没有了想法。淡淡的。/人群渐渐远去(也许就从没有过靠近)。每个人都活在各自的路上,迎雨对雨。”我喜欢这样的诗句,“生命轻轻流过时间的阶梯,向死亡的花圈靠近。”其实我们毫不察觉每天都在做着《死亡练飞》。读他的《归宿》、《招魂》、《幻像》,它们营造的语境仿佛给我们安上了翅膀,让我们巡视生活的同时作了一次低空飞行,在语言的微妙之处寻找、浸入,用明净的心境观照事物的实况,写得具象而生动,看到了诗人对世事达观的一种处世哲学。又诚如他言:“在没有剑的时代,铸剑是一种理想”。我牢牢地记住了它,我心中何尝不是也在暗暗铸着一把理想的双刃剑。
    他的诗是每一次心脏跃动的记录,是个人生存状态的扪心自省,字句简洁平实,意境深远迷。人们常常感叹短诗难写,短而意简的散文诗动人之处,来源于诗人生活瞬间的疼痛和快乐,来自于它的偶然,有时更是一触即发的神来之笔,读者从这些的字句中体味到它们无限深远言外的超然和独立,如国画中的留白,歌曲中的间奏,戏剧中的潜台词,让你去感悟去玩味。诗人这种提炼、节制、简约的文字战术和功夫,是他长时间浸淫诗歌翰海,研习诗林秘笈,打磨出如今属于自己独特个性的散文诗风貌和语境。诗人不做生活的悭吝者,宁做文字的“吝啬鬼”,是可称可道的好风度。
    “我已经着手修建了。/坚守一盏清贫的灯,把世事烟尘,把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血脉和谐地接下来。/我隐隐看见了大厦的轮廓。”他一直坚守着作为一个诗人的灵魂操节。
    摒绝世俗利禄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大厦。《抵达》的是自己心灵的那一片净土家园。“每件事物都有一个面具,谁又能摘下这张脸?我伸出去的手无法把握任意一种真实”。“我害怕什么?我无法言说清楚。我的灵感被生活的蛀虫一点点损毁成屑末。”困惑、迷惘、挫折来来回回在岁月的路上,这些人生起起落落必经的心路历程,既然在“生活”中,我们就无处可逃,唯有战胜自己,才能找一些活下去的借口,才能抵抗病菌侵蚀我们的灵魂。“‘别关心在意这一切,我们正在行走。’她说,‘这点最重要’。”《主题》阐述的是现在进行的眼前现实,我们根植在这片土地之上,必收获在此,有耕耘有收获才能生生不息,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脚踏实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的位置,就在坐下来的瞬间得到。”这是他的《位置》。世界的脸每天都在偷偷的改变着,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异,而诗歌给了我们阐述的权力,生活加给我们以不安的动荡,而诗歌给动荡添加了语言的幻境,我们踏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把梦想投射在诗行,把它转化为一种生命形态来描绘,这是对生命的的诗意内涵的思考,有的是佛陀般拈花一笑的会心。正如艾伦·金斯伯格所言:“我写诗因为没有缘由没有因为所以,我只想自由畅快地呼吸。”我想这也许也是朝晖君写诗存在的理由吧。
    诗路注定是一条与贫匮并驱的寂寞之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纪之交,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诗人还没有“饿死”,他依然为诗歌这个高尚的痛苦而幸福的生活着,依然“坐怀不乱”,漠视飘浮在眼前的尘缘杂虚,执着的在理想的梦幻和世俗的现实中真实地活着,且活出一番别样诗意的况味,这就是他——唐朝晖,血气方刚的英雄本色。
    他的成长之路,抱有的人生信仰,对人生的忧患意识及责任感,“改变只是一种假设。”“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命数:涩苦。”注定了他的命运选择及发展之趋势,正是他甘于物质的淡泊,升华了他诗情的美,形成了他人性化的诗歌空间。人生不乏华美的篇章,正如悲剧的美要比喜剧的美更能震撼人心,留一份悲怆之美让你弥足珍藏。在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它们不是浅尝即止就可以消化的流体速食,需细细嚼咽,总能让我们感受到深邃的生活哲理和他行文阅世的脉搏,他的散文诗载体别具一格,意识流隐喻的痕迹颇浓重,在他近乎于喃喃自语的诉说与寓言式的梦呓中,他一直在对自己的心说,在对自己心中的神说。他的诗让人静坐冥思,一有如回首记忆的从前,有几许复杂的情绪渗揉其中,有着令人心中一沉的东西。在心底默诵着这些篇章,深陷在他白纸黑字薄薄的扉页间,听到了他灵魂最深处的铿锵之音,在五光十色的生活里我们依然常常感到有心碎的感觉,让我们来读诗吧,让诗为我们洗尘吧,从这些短悍直白的语言中,让浮躁的现实也有一份阅读后讶异的惊喜,读唐朝晖的《心灵物语》这是一次备感温暖,令人振奋,又是疲惫笑容里一次意兴阑珊的旅行。
    最后我要声明一下,不,我不是一个诗评家,这不是我能胜任的工作,我只是经受了一次抚摸,是唐朝晖的诗让我有些迷惘压抑的心灵给予了我喘息的机会。所以我无法给他的这些短制断章的散文诗,轻率的下个什么流派风格之类的定义,关于批评指正还是留给其他的诗评家来说吧。我不过是本着对诗歌无法泯灭的爱,以及关注友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态度,是他字字玑珠的真意散落在我心田的心理反应,纯粹是有感而作之言。但是,“但是、不过”,没有办法有时非得要用这样的转折词和语气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不过有些诗作还是令我暗暗汗颜自己的浅薄和领悟力,悄悄告诉你们:其实我也读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学习呀!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如前所言,当然只拣那些读得懂的来讲罗。正如他诗中所言:“我的手终生坚持不欺骗自己的纸。”我希望,我以为我也做到了这一点。是他的诗,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纯净超然的精神境界,为生活涂抹了一笔诗意的浪漫色彩,让我有了一个喘息的空间,我又能舒畅的呼吸了。
    原载:《理论与创作》2001.4
    
    原载:《理论与创作》2001.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