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2009军旅中篇:新一代作者渐成气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殷实 参加讨论

    集中读完2009年的近50件军事题材中篇小说,最明显的感触是:终于都是新作者、新作品了。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虽说年龄不饶人,但军队作家中那个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群落的扩张性存在,似乎维持得有点太久了——说句不太应该的话,他们甚至一定意义上压抑了一批90年代艰难起步、现已届中年的作家们的成长。所以,当我现在数出王凯、朱旻鸢、王凤英、赵宇、王甜这样一些人们肯定还有些陌生的名字时,大家最好不要见怪。
    我记得自己曾经不止一次在某些场合听到过作家们议论说,中篇小说的创作,有时候比长篇小说的创作还要困难。这绝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一部布局得当、叙事充沛、结构精巧的中篇小说,有时候的确比一部扬扬洒洒的长篇小说更具魅力,也更具艺术创造的难度。有时候,一部杰出的中篇小说往往就是一部精致的长篇小说,而一部漫无节制的长篇小说很可能徒有百万千万的字数而什么都不是。只要想一想出自茨威格那样的大师之手的一部胜似一部的“中篇”,我们就会知道,“中篇小说”这个看似不具名份的小说种类,其实是考验一个小说家创造力的最好尺度。
    军旅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的勃兴,多半有赖于中篇小说这一形式。像李存葆、朱苏进、莫言、乔良、苗长水等一大批作家,差不多都是以中篇小说的创作来建立他们的文学基业的,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自始至终就没有涉足过长篇的写作,但这似乎并没有妨碍他们的小说家地位或文学声望。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长篇渐多而中篇衰微,至少是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不多见了,这个受人尊敬的小说种类一度成为文学新人们冲刺“作家”头衔之前的预习作业,不能不说是令人沮丧的事情。
    鉴于当下的许多长篇小说都越写越长,而目的大多不过是在争相为下一步的商业影视剧脚本提供素材,因此而显现出某些堕落情形时,我在此要特别强调中篇小说地位的重要,也要向那些为捍卫小说荣誉而孜孜不倦地写作中篇小说的人表达敬意,并且寻找证据。我知道,这样的工作只有从近年加入军旅文学写作的新面孔着手。
    朱旻鸢的《坝上行》,是最有可能告诉我们今天军队中兵员成分变化消息的小说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已经走进军营,任职于重要或不重要的岗位。在经历了全方位的市场化洗礼和互联网文化塑造之后,他们的心灵和意识状态是怎样的?他们的人生道路将会如何开始?与之前朱苏进、李存葆等人笔下单向度的“军人”不同,朱旻鸢观察到的,是一群触角灵敏、自我意识活跃、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对军队、对责任和荣誉之类的价值,既有所认同也有所保留,他们选择而不是被灌输和强制。新的兵员成分不等于新的军队现实,但至少为我们认识今天的军队和军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一方面,作为生活在预备役部队的一名基层军官,朱旻鸢也注重吸收处理新的生活语言,包括时尚语言、网络语言,行文往往轻松自在,幽默谐趣,有意疏远以往太过作者化的腔调,这让人隐约想起赵树理等前辈作家的可贵努力。在《蓝色沙漠》中,王凯提供的同样是一组不卑不亢的新军人群像。外部的律令和内在的自我相互作用,上升与坠落的诱惑同样存在,在看似近乎荒诞命题中居然生发出诗意:克服平庸的冲动成为完成军人形塑的关键驱动。这是让小说重归于体面的重要努力,因为任何重述或镜子式的反映,都必然将生活本身的瑕疵甚至邪恶带入作品,譬如一些作者乐于在作品中表现的深层的圆滑自私,对人际关系中致命的腐化的纠缠,还有消极的所谓遁世和“看透”之类。王凯的写作已日趋成熟,他的认真和专注是他步步为营迈向成功的关键。
    任教于武警部队院校的王凤英,无论从其小说叙述能力的自在裕如,还是在作品中对道德人格的兀自标示,都透露出一股难以言传的优越和清高。她居然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君子之道、丈夫气概与当代军人的严格自律相对接,而且天衣无缝,直让人猜测她似乎受过只有张爱玲那个时期的作家才可能有的某种“旧式”教育。以军人的正直、正气、磊落等人格力量与军人价值之间密切关系为探究对象的《黛色参天》,显然只是她深厚小说功力的“冰山一角”。即使是科技工作者身份的唐本奇,也出手不凡,他有一部《冬至的饺子》,看上去原本是要让一对突然面临二次择业危机的军人夫妇陷入愁云惨雾,最终却出其不意地以一种自我安顿的平常心,化解烦闷无解的“社会问题”,实现了心灵的自我救赎,获得了对充满竞争性蛮力的生活苦厄的解脱,一瞬间让人心生安慰和平静。这样的小说在军旅作家的笔下并不少见,但分寸往往不容易把握,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所谓新写实小说那样的“烦恼人生”的套路。
    还有更多的作者和作品是无法在此一一列举的,不过这些作者们和他们的作品,注定已在逐步更新军旅小说力量格局的那个长长的名单中,当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的时候,他们将无可阻挡地成为军旅小说创作的核心队伍。这一班新人的写作中如果说有什么需要警惕的话,那就是整个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似乎普遍存在的问题:一种过分的平静和冷漠,缺乏对现实的观察、介入,尖酸刻薄、调皮笑骂有余,激情、想像和理性都相对匮乏。相反,80年代那一批作家能在某种程度上能一时风骚,正是由于他们那种并非与现实同步的理想情怀。文学在很多时候就是理想的同义语,由于渴求理想而寻求文学表达的审美创造过程,是人获得精神净化与提升的关键需要所在,写作因此而有可能达致超凡脱俗。在这个意义上,一种没有热情的、冷冰冰的职业化写作,就等同于实用写作、功利主义写作,当然是无法获得尊重的。另有一种迹象,在这里我姑且称之为新的假大空。即随着所谓大国崛起之类话题的聒噪,人们好像认为经济自信会自动转化为文化的自信、文明的自信,结果容易滋生出近乎虚拟的国家与民族自负来。这种貌似正当的情绪渗入文学表达,则多显示为一种浅薄的国家与民族情绪的宣泄,这反倒远离了惯以忧患、同情、命运与共等挚爱之核为特征的深刻人文关切,与真正的爱国诉求有着霄壤之别。新的假大空还表现在,一些作者热衷于构筑所谓“世家”之类的军人血缘之链,在军人与国家、使命与忠诚、责任担当与功名荣誉之间建立简单的逻辑关系,这都是对文学使命进行不当简化的结果。
    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评奖
     (一)中篇小说
    一等奖
    《坝上行》朱旻鸢
    《勇士》裴志海
    《集训》王   甜
    《蓝色沙漠》王   凯
    《那年那月那几天》王希年
    《黛色参天》王凤英
    《初次回忆的青春》赵   宇
    二等奖
    《连队之河》刘跃清
    《雪季夹着雨季》陈可非
    《我那遥远的故乡小镇》李   骏
    《绝地求生》唐绍密
    《风景在彼岸》刘   云
    《连长树》曾   皓
    《渡江》刘烈娃
    《军代表》中   夙
    三等奖
    《青春树》王伏焱
    《秋日如蓝》王安东
    《冬至的饺子》唐本奇
    《远山的钟声》侯健飞
    《晚风清爽》时晓鸿
    《雨季心情》冉启培
    《海蓝迷彩》余旭红
    《吼山》林朝晖
    《凝眸剪秋水》周 建
    (二)短篇小说
    一等奖
    《正午》王   凯
    《士官的白天和夜晚》曾   剑
    《昔我往矣》王   甜
    《连长彭铁钢》魏远峰
    《点验》王秋燕
    《省亲》王瑞胜
    《光荣之家》阮德胜
    《劳兵的荣誉》冯   辉
    二等奖
    《正午的阳光穿过森林》刘克中
    《雨夜·故事》杨新华
    《人在哨所》李   辉
    《炮痕》周继松
    《默诵》王   棵
    《黄连坑的兵》林朝晖
    《木鱼声声》钟法权
    《牺牲》徐广泽
    《雪过梅花娅》李   娟
    三等奖
    《边关三题》卢一萍
    《红灯笼》王玉珏
    《我是一个兵》邓家喜
    《一封没有拆开的信》葛红国
    《暗城》纪 莹
    《菠萝》黄雪蕻
    《潜艇老兵》李忠效
    《再见!再见!》李潇潇
    《零下十四度》吕怡慧
    《我的儿子叫守疆》石志广
    《寻找沐沐》谢   一
    《我在山寨的日子》张宏伟
    《那风沙弥漫的日子》汪尧臣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全军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
    (一)诗歌类
    《母亲,我有话对你说》杨卫东
    《飞翔吧,中国》王   瑜
    《母亲,我要练习》戴   墨
    《信仰》杨向宇
    《祖国之歌》程宝林
    《版图前的思索》周永杉
    《共和国纪事》(组诗)张   庞
    《我们:献给祖国的组诗》李墨泉
    《十月断想》陈   尧
    《建国的日子想起英雄》康   桥
    《一路匍匐着飞翔》赵宏杰
    《大地漫歌》(长诗)葛红国  张来进
    《一本哨所的诗集》(外三首)何海斌
    《屈全绳诗词选》屈全绳
    《水兵》(外二首)未足赤
    《竹枝词》(八首)陈莱芝
    《越往上越接近太阳》(组诗)麦   戈
    《中国,举向太阳》李庆文
    《十月当歌》海   田
    《士兵与祖国》李   明
    《战士·词牌意象》(组诗)李宣良
    《士兵宣言》宋海巍
    《和平勋章》吴天鹏
    《英雄中国》(长诗)大   兵
    《忘,我写不会的字》王凤英
    《关于故乡》刘雅青
    《祖国,把我给你》丁晓平
    《播洒阳光》黄志凡
    (二)散文类
    《从零开始燃烧青春》向南林
    《接收北平的记忆》马晓丽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韩   光
    《妹妹在山那边》张立江
    《进军路上庆建国》李来柱
    《难忘的淮海大决战》王成斌
    《仁者寿》刘素英
    《泪祭刘公岛》李习成
    《亲历99大阅兵》宁   涛
    《喀什的微笑》张晓中
    《巴尔鲁克的见证》陈靖渭
    《民族团结绝不容破坏》努尔比亚·依明
    《守望英雄山》卢茂亮
    《传承的丰碑》孙   彤
    《今生欠你一个拥抱》陈志辉
    《那人·那岛·那狗》姚   斐
    《原来你一直在这里》林幼卫
    《天堂有颗祖母星》段耀辉
    《祖国的大道》廖   涛
    《六十年岁月如歌》吴永孚
    《墨脱的哭泣》凌仕江
    《烟》罗邦杨
    《以水兵的名义》黄传会
    《海补南沙》朱秀海
    《五伯》邱   刚
    《六十年的心愿》牟向萍
    《家在三峡》姚   华
    《怀念康师傅》李昊霖
    《我设计的空军飞机机徽》李   裕
    《坚守忠诚》姜凡振
    《痛醉雪山哨所》陈可非
    《山沟连队纪事》潘建成
    《铸剑长歌》王继亮
    《活在豫鄂交界处》周大新
    《我们成长的年代》王宏甲
    《桑植故里帅魂归》贺捷生
    《高地上的风景》张国领
    《军营元素》徐通福
    《家在路上》黄   颉
    《说忠谈患》王文杰
    (三)报告文学类
    《决战东北》张正隆
    《遥望苏宁》杜守林
    《永生的刘英俊》胡世宗
    《那一天是历史是未来》张卫明
    《红色经典唱响香江夜畔》王秉伦
    《新世纪大阅兵》李西岳
    《我站在松花江畔》姜   安
    《熔炉》任   真
    《思想的士兵》苗长水
    《我成长我见证》徐洪刚
    《猛虎雄风》桂恒彬  魏文超
    《一位特种兵的荣誉史》葛   逊
    《动撼汶川的色彩》
    张惠峰  乔   晖  曹星光
    《1949土八路进城》葛红国  裴志海
    《飞起来吧我的战机》裘山山
    《守望喜马拉雅》张甲利
    《羌族雄鹰》王   龙
    《迷彩女兵》卢晓渤
    《扫雷十人谈》崔京生
    《水下先锋》郭富文
    《妙手留春》许艾素  赵建强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简   宁
    《党旗上盛开的那抹红》谢   一
    《中国第一朵蘑菇云里的传奇》徐   剑
    《打通二郎山,修路到拉萨》
    马成山  魏   杰
    《银线不再沉默》冯纪隆
    《人民生命大于天》曹   岩
    《爱在近处》钟法权
    《一心追随你》黄向红
    《为了雪域的圣洁》郑   勇
    《西部神话》文   炜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9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