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的繁荣是无可置疑的,文学评论功不可没也是无可置疑的。但我的看法是,新时期文学评论的批评性正在陷落。远的不说,就看新世纪的这近十年,我们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多少垃圾,看看充斥于报刊上的大块小块文学评论,你想看到一篇有分析、有见地、通俗易懂的批评文字“何其难也”。使人伤心的是,不少“著名”的评论家发表在主流或不主流媒体的文学评论,可能有的连评论对象——作品都没有细读,就一味在花哨的评论语言的笼罩下叫好了。即使指出一点点不足,也是躲躲闪闪、蜻蜓点水地在末尾捎带出几句言不由衷的话作为点缀而已。更有甚者,有的评论家已被市场所左右,只要有利益在,就能出席“××作品研讨会”,就能应承为某某著作写文章,真可谓“好话说尽,红包拿绝”;还有,不少评论家已被哥们儿姐们儿义气所绑架,陷入庸俗的小圈子中不能自拔,等等。寄希望于《文艺报》拿出勇气,本着真正有益于培养作家、鼓励新人,坚守良知、弘扬正气,宣传佳作、繁荣创作的目的,发表出艺术鉴赏性高、思想引领性强的文学评论,促进文学事业健康发展。目前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是减少杜绝虚假的吹捧,让文学批评真正发声。实事求是的发声,回归理性的发声。声音大些,再大些。只要不是“毒草式的讨伐”,多做“抠烂苹果”式的工作,文学批评就能减少误解,不出偏差,走上正确的轨道,被作家和广大读者所接受。这方面,《文艺报》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5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