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安祖幽谷俯仰生辉 读《揭秘故宫国宝与乐山的生死情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梅隆雪川 参加讨论
张碧秀的《揭秘故宫国宝与乐山的生死情缘》(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以下称《揭秘》)甫一出版就受到广泛关注。令人欣慰的是,关注者中既有故宫学的专业学人,也不乏渴望厘清七十年前故宫文物南迁曲折经历的普通读者。
    读罢《揭秘》,深感这位传闻中“堪与男儿挽臂”的地方志“女史官”,其细密的脉络梳理功夫和交代背景材料的翔实独到,分明正在拓开渴望知情者一个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
    所谓“独立的阅读空间”,首先是指作为对故宫学这一边缘学科的历史事件的外延拓展,这样的读本无疑具有从历史学、社会学等层面拾遗补缺的功绩,让故宫学因更加丰富、完善而逐步成为显学。其次,对文本所反映的史实,由于在漫长岁月里对事件主体的偏颇指认,致使事发当地的公众,始终深陷一块灰色地带的模糊认知。笔者四十年前插队安谷公社时深有体会。当时,话题涉及故宫博物院文物存放地,老百姓均谈虎色变,讳莫如深。便是本书问世的今日,当地官方和民间仍有偏见,认为追叙故宫文物南迁及典藏乐山是给国民政府美誉评功,怎么说也轮不到大陆文化人搜索枯肠,凭吊迷津。
    《揭秘》出版,让模糊认知的荒诞逻辑不攻自破。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其基本精神的世界性即普世价值不言而喻。面对故宫文物,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公民,都责无旁贷应该履行整理、发掘、保护以使华夏文明弘扬光大的崇高使命。
    张著将十五年来广泛搜集的有关史料,“前言”、“后记”之外,安排了二十二个脉络清晰、主题突出、内涵丰富、跌宕有致的章节。难得每一章节除了明确无误回答时间、地点、事件、缘故之外,对重要人物的言论、行动,常常不乏有声有色的叙写。例如开篇第一章说“东三省沦陷·文物离京”,国民政府转移故宫博物院文物命令下达之后,拥护和反对两派阵营剑拔弩张,十分对立。以周肇祥(曾担任湖南省代理省长、故宫古物陈列所所长)为核心的反对派甚至在中南海成立“北平民众保护古物协会”,表示要用武力阻止文物南迁,导致汽车司机、车夫、工人拒绝出工搬运。时任院长的易培基顶着文化界众多友人朋友的竭力反对,一再向国民政府禀报事态濒危。于是蒋介石批复——“国亡尚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则永无补救!”这才将第一路文物立即经水路启运上海。又如第四章藏宝地安谷的选定恰在1939年8月19日。当天,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凌云山俯视乐山城,日本飞机三架一组,三组一队,共四队三十六架,从林森一行头上成品字形飞向乐山城,然后分两路改一字型向乐山城俯冲,离地面约一百米时开始投弹。目睹这一横祸,林森认定凌云寺藏经楼藏宝不宜,遂问山下不远处一片绿色浅丘是何所在,乐山县长回答说是安谷,林森便下令将中路文物存放安谷。
    既言揭秘,作者笔下,类似乐山搬运工人组成的千余乘“牛咡车”大军奇观;文物到乐山的第一个存放点马鞍山码头库房藏宝始末;可供选择的三十五个安谷祠堂中,何以首选朱潘刘祠堂;安谷关隘——鹰嘴岩和关子门扼“川边驿道”咽喉的战略意义;文物典藏乐山之后,中国空军用鲜血和生命护宝的壮烈以及高射炮第一第二第三警备区和独立警备区、水上警备区的严防死守;不可低估其作用的三千六百人六个大队民众防护团和在全省颇负名望的乐山防空指挥部;林森给安谷乡刘钊关于“故宫文物,国之瑰宝,为避倭寇浩劫……汝当率众慎守,以死护之”的密信,如何在乌尤山交给住持遍能和尚藏身袈裟,在安谷乡公所,遍能双手将密信面呈马一浮,马一浮又郑重地交给刘钊;为保护文物,乐山城百姓遭遇“五家连坐”而无怨尤;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16日,在蔡金场学堂坳发现的美国轰炸机B-29第5213号“空中堡垒”残骸的失事内幕等等……
    几乎每一章节都有让读者或意外、或疑惧、或惊骇、或开颜的动人故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于故宫文物牵动的民族精神在一系列文化人物、文化机构上具多维视野的精到表述。新儒学派与文物,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与文物等章节的从容叙写,均有构建文化科学不可漠视的史料价值。此外,尹子文在乐山期间收获颇丰的考古研究和文物搜集,齐白石到乐山指导修复紫檀木家具的掌故,丰子恺到乐山与马一浮交道并留诗二首的经历等等,作者娓娓道来,处处让人不胜感慨唏嘘。
    安祖幽谷,俯仰生辉。去岁初冬,蒙张碧秀、严明请等邀约同行,赴安谷拜访农民企业家王联春。七十出头的王大爷,穷一生积蓄上千万,两年里恢复修建了当年藏宝的一大堆庭院建筑。如今,老爷子发誓让后人铭记文物南迁历史的壮举,已经引来海峡两岸众多有识之士声援。《揭秘》问世,我和成都兰志泉、向丽,北京徐兰清、陈建平,安徽杨立威、蒋少君,上海陈志强、王定云,台北关介玉、范光陵等各界友人,品读之余,屡屡谈及以故宫及其丰富收藏为研究对象的故宫学。可以相信,故宫文物南迁的传奇经历和故宫博物院历史得以丰富两大内容,连同本书,必将成为故宫学关注的对象。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05月14日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05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