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书斋文化》书香味浓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邓伟志 参加讨论
《书斋文化》  朱亚夫、王明洪著  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
    前些时候,我正在陋室“热月书洞”中看书,文友朱亚夫寄来他和王明洪先生合写的大著《书斋文化》,顿时陋室增添了一阵浓浓的书香味。
    我和朱亚夫先生相识相交多年,知道他原在某报社主持副刊,采编之余,勤于读书写作,涉猎颇广,于杂文写作、老年社会学、老年旅游诸方面都有所建树,出过十多本著作,因此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但我最欣赏的是他对书斋文化的研究。书斋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可惜对此研究的人不多,可朱先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甘坐十年冷板凳,曾先后编著了《名人书斋》、《中华名人书斋大观》、《名家斋号趣谈》、《名家斋号印赏》、《〈历代书斋记〉选粹》等书。他或埋首古籍,或踏访名家,或荒原探故居,或高山觅遗迹,查名人印谱,考斋名缘由,拍书斋照片。感其所诚,我曾书“集斋名之大成者”相赠。他倒是个有心人,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在书斋上做足文章。听说他为此还请教过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经他指点,朱先生读了不少园林美学著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终于又向读者献出了新著《书斋文化》。
    《书斋文化》以古今文人的书斋为主题,集有关书斋的各种知识于一书,读后令人有“书里乾坤大,斋中岁月新”之感。它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书卷气浓,情趣盎然。《书斋文化》与作者的前几本作品不同,前几本书注重研究名家斋号的缘由来历,分析他们书斋的建筑风格和布置特点,往往是一家一文,犹如画廊展示式。而《书斋文化》,则是纵论中华民族的书斋文化的发展脉络,考证斋名的起源及其演变,分析历代书斋的文化特征,评议书斋必备及其书卷气,探索书籍、书名与书斋、斋名的关系,注重整体把握,综合分析,好像全景鸟瞰式。全书写得脉络清楚,文气贯通,书卷气重,书香味浓,让人品味再三。二是资料翔实,真实可信。为了求证历史或采访书斋的主人,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据悉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寻觅,如画家张大千的斋名颇多,为了择善而从,作者翻阅了厚达千页的《张大千传》;又如梁启超的“饮冰室”闻名遐迩,但真正知道这个斋名来历的却并不多,为此,作者翻阅了《饮冰室全集》,才弄清了它的来龙去脉。有时为了获得一张书斋的照片或是一枚小小的斋名印章,还多次往返奔波,直到如愿为止。
    三是图文并茂,装帧新颖。该书刊登了大量的照片、图片,如明代画家唐伯虎的书斋“梦墨草堂”画作、山东淄博蒲松龄的“聊斋”风貌、大文豪鲁迅书斋生涯、著名画家丰子恺“缘缘堂”风采等等,书中都有精彩照片展示,其中不乏古今名画名作。《书斋文化》还刊有大量的书斋印、书斋匾额,以及名家题词等等,使读者在阅读之余,还能欣赏到名家的书法、国画、篆刻等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另外,此书装帧时尚,版式新颖,让人开卷之后,备感清新、亲和、亲切,爱不释手。
    当今的社会上,冠于“文化”的帽子满天飞,且不说什么殡葬文化、蟋蟀文化、袜子文化、竹文化、莲文化等等,就连小小的纽扣,也被冠之以“文化”大名,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我们细读这本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书斋文化》,便会深深领悟到“其实世上最有‘文化’之处,莫过于书斋”。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02月05日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02月0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